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体共混改性对树脂基摩阻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尹斌  滕杰  陈振华 《矿冶工程》2006,26(4):72-75
研究了树脂基摩阻材料的基体共混改性对树脂基摩阻材料/喷射沉积铝基复合材料摩擦副在干摩擦状态下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着重探讨了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与丁腈橡胶(NBR)的比例对摩擦副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制备出了用于1∶1台架制动试验的树脂基闸片。结果表明: 对于铝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摩阻材料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与丁腈橡胶的最佳比例为1∶1, 同时, 1∶1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树脂基摩阻材料可以很好地适用于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 满足200 km/h高速列车的制动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N-N'-4,4'-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BMI)改性丁腈橡胶,并将其增韧的酚醛树脂应用于聚合物基摩擦材料中.通过对同一摩擦材料配方体系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改性树脂得到的摩擦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如冲击强度、吸油、吸水性能及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表征,对比研究了采用不同BMI改性工艺后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指出以8%BMI改性的制品较为优良.  相似文献   

3.
树脂-橡胶共混体系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酚醛树脂和丁腈橡胶共混是摩擦材料中最有效的增韧体系 ,并可提高材料的耐热性。本文研究了树脂和橡胶含量及其共混比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粉末丁腈橡胶增韧改性简化了工艺 ,适用于摩擦材料生产 ;改性树脂和丁腈橡胶的含量为 2 0 %~ 2 5 %、并保持 2∶1的共混比例时 ,所制得的摩擦材料具有良好摩擦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液态酚醛树脂溶液中引入不同粒径的CuO-TiO2低温烧结氧化铝陶瓷粉体、陶瓷-芳纶-金属混杂纤维以及硅烷偶联剂,探讨了陶瓷粉体、混杂纤维以及偶联剂等对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因数与磨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粗大氧化铝陶瓷颗粒的引入,有助于提高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并降低其磨损率;将Ti/Cu摩尔比为4.0的低温烧结氧化铝粉体引入到酚醛树脂中,可获得摩擦因数0.54、磨损率0.22×10-7cm3/N·m的良好摩擦性能;适量硅烷偶联剂的添加能有效提高摩擦因数并降低磨损率,过量的陶瓷粉体与混杂纤维虽然可以提高摩擦因数,但因造成树脂相对含量的减少而使得复合材料的整体结合力变小,从而恶化了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5.
树脂-橡胶共混体系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酚醛树脂和丁腈橡胶共混是摩擦材料中最有效的增韧体系,并可提高材料的耐热性,本文研究了树脂和橡胶含量及其共混比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粉末丁腈橡胶增韧改性简化了工艺,适用于摩擦材料生产;改性树脂和丁腈橡胶的含量为20%-25%,并保持2:1的共混比例时,所制得的摩擦材料具有良好摩擦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树脂基摩擦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定速摩擦试验机、洛氏硬度计等研究压塑料制备技术对摩擦材料显微结构、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状与片状压塑料均可获得密实的摩擦材料显微组织。控制压塑料形状和尺寸可改善树脂基摩擦材料的热衰退性能和摩擦磨损稳定性,降低材料磨损率。当片状压塑料尺寸为10 mm×10 mm×2 mm时,摩擦材料综合性能较优,平均摩擦因数为0.39,平均磨损率为0.181×10~(-7) cm~3/(N·m),洛氏硬度为62.2 HRM,剪切强度为19.5 MPa。  相似文献   

7.
以复合摩擦材料中的玻璃纤维为研究对象,硅烷偶联剂KH-550作为改性剂,探究了干法改性玻璃纤维对树脂基摩擦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测试、台架试验、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检测等对玻璃纤维改性效果、摩擦性能、作用机理和耐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法改性工艺能够较好地将硅烷偶联剂KH-550包覆在玻璃纤维表面,改性玻璃纤维有利于稳定摩擦因数,改善摩擦材料的热衰退和抗磨损性能。当硅烷偶联剂KH-550用量为1%时,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μ1、μmax和μmin均得到提高,磨损量降低8%。KH-550增强了玻璃纤维与树脂的结合力,能较好地保持纤维在摩擦材料中完整形态,延缓了摩擦材料中树脂的分解,改善了摩擦材料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硼改性树脂及其用量对制动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与普通酚醛树脂对比实验表明,采用硼改性树脂作为粘结剂的刹车片在高温、高速时不会出现热衰退现象,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摩擦因数和较低的磨损率,随着树脂计量和测试强度的加大,都能更明显地体现出硼改性树脂作为基体的刹车片的优良高温性能和较低的磨损率。  相似文献   

9.
设计压力施加顺序不同的热压成型工艺,研究其对树脂基摩擦材料物理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材料成型后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采取变压的成型压力施加工艺,制得的试样在摩擦时会形成较好的摩擦转移膜,能够提高树脂基摩擦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并增强其表观洛氏硬度;采取升压的成型压力工艺,制得的试样有着良好的基体联结结构,气孔率为5.78%,工作摩擦因数高而稳定,磨损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采取恒压的成型工艺,制得的试样具有较好的气孔率和磨损率,其磨损机理主要为黏着磨损;采取升压的成型工艺,制得的试样密度大而不均,各种原料在高温高压下不能充分流动,磨损后出现凹坑与纤维掉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摩擦材料用树脂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毅  顾宜 《非金属矿》1997,(3):66-68,56
0前言摩擦材料一般由增强材料、有机高分子基体辅以其它各种性能调节剂、添加剂、填料而构成的三元体系,其中基体树脂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因素,对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和摩擦性能有直接影响。随着现代交通工具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基体树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较高的热分解温度、足够的摩擦系数和良好的热恢复及耐磨性等。本文综述了国内用于汽车制动材料的树脂种类、性能及树脂对制动材料性能的影响。1用于汽车制动材料的树脂1.1种类线型酚醛树脂,水溶性热固型酚醛树脂(Sr树脂),三聚氰胺改性酚醛树脂,苯胺改性酚醛树脂,腰果…  相似文献   

11.
从暂堵原理出发,研制了一类新型油溶性树脂暂堵剂,室内评价结果表明其油溶性好,封堵强度高,不会对油层造成永久性伤害,渗透率恢复值可达86%以上.  相似文献   

12.
褐煤蜡树脂是褐煤蜡的一种伴生组分,对褐煤蜡产品质量和后续利用影响较大。为了研究不同溶剂对提取的树脂组分是否有影响,本文采用溶剂萃取法分离树脂组分,将宝清褐煤蜡分别用甲苯、乙醇、NICE绿色萃取剂3种不同溶剂分离出树脂组分,利用全段GC-MS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树脂的化学组成,同时分析其物理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溶剂树脂提取物化学成分组成非常接近,仅在部分化合物含量上略有差异,主要是由C18-C30的烷烃、酮类、醇类、酯类、烯烃、醛类及醚类等物质组成。甲苯提取物含较多烷烃类物质,乙醇提取物含较多酯类物质,NICE绿色萃取剂提取物含较多醇类和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13.
在巷道围岩渗水严重地段, 树脂锚杆锚固力往往低于理论计算值, 锚杆支护的可靠性难以保证。结合现场测试, 在实验室研究了钻孔流水和钻孔内积水两种情况下, 水对树脂锚杆锚固力的影响程度。经过分析表明, 当孔壁渗流水不大时, 树脂锚固剂在搅拌过程中, 通过摩擦挤压作用, 能够堵住某些裂隙出水点, 但是一些分散到树脂胶泥中的水滴, 会影响锚杆的锚固力。而当钻孔内水量较大, 甚至有压力的喷水时, 树脂锚杆锚固力会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非晶粉体的退火温度、纳米晶粉体的含量及复合材料的退火温度对复合材料起始磁导率iμ和电感L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经550℃×0.5 h退火的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粉体为组元的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最大,电感最大;随着纳米晶粉体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增大,电感增大;去应力退火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  相似文献   

15.
防水树脂锚固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绿刚 《煤矿安全》2008,39(3):11-13
普通树脂锚固剂在煤矿锚杆支护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遇水或者淋水的硐室中,由于水的作用,使得普通树脂锚固剂的性能降低,造成安全隐患。依据防水型锚固剂的基本原理,通过试验选择锚固剂的树脂类型、速溶剂、促进剂、阻聚剂的材料和配比,研究合成出新型的防水型锚固剂。经过试验对比,认为防水型锚固剂的性能指标均能达到要求,能解决在有水情况的锚网支护问题,提高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6.
以有机硅树脂与酚醛树脂的共混物作为摩擦材料的黏结剂,用TG、DSC及定速摩擦实验机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共混黏结剂较纯酚醛树脂黏结剂有更高的耐热性,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系数及磨损率等均比采用纯酚醛树脂时稳定、热衰退较小、磨损率低,冲击强度提高,硬度适中。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环氧树脂/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和FT-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插入到经季铵盐(CTAB)有机化改性的蒙脱土片层中,蒙脱土在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剥离成无定形的纳米级片层,并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形成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一种吸水性高,耐盐性好,耐酸碱性好,重复使用性好,热稳定性高的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文章研究单体浓度、中和度、引发剂用量及其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保水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多种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单体浓度为10%,引发剂用量为0.3%,引发剂配比为2:1,中和度为85%,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65℃,转数为600r/min的条件下制备的保水剂,在蒸馏水中吸水倍率可达1 721.5g/g,在0.9%的盐水中吸水倍率可达131.4g/g,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超声波作用下碱液和硫酸溶液解吸负载氰化物的201×7树脂回收氰化物的工艺过程。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溶液解吸树脂上吸附的纯氰离子效果较好,但不能解吸配合物离子。超声波作用下硫酸解吸树脂上吸附的氰化物效果较好,硫酸浓度在0.25%~0.5%为宜。超声波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大,但加快产物氰化氢的逸出速率,即超声波有利于HCN的吹脱。  相似文献   

20.
煤矿井下主风、水管路使用年限长,长期受到水的侵蚀,管壁容易生锈、腐蚀穿孔,锈层脱落阻塞防尘喷头及其它管路设施等。通过对环氧树脂涂层复合钢管使用进行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该钢管比普通无缝钢管优势明显,可以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