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普通"、"净浆裹石法"和"砂浆裹石法"3种搅拌方法,以自燃煤矸石为粗、细集料制备混凝土。通过对自燃煤矸砂与自燃煤矸石、自燃煤矸砂与天然碎石、天然河砂与自燃煤矸石和天然粗细集料4种组合集料制备的混凝土进行稠度和强度试验,考察3种不同搅拌工艺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砂浆裹石法最适合天然砂石制备普通混凝土;砂浆裹石法和净浆裹石法都适合自燃煤矸砂与天然碎石制备自燃煤矸砂混凝土,净浆裹石法对后期强度的发展更有利;净浆裹石法最适合天然河砂与自燃煤矸石制备的自燃煤矸石砂轻混凝土;附加水使二次搅拌工艺对自燃煤矸砂、石制备的全煤矸石集料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大流动性自燃煤矸石全轻混凝土的配制要求,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粉煤灰取代率、减水剂掺量、砂率3个配合比因素对自燃煤矸石全轻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及硬化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取代率对拌合物工作性及硬化强度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减水剂掺量和砂率.用粉煤灰取代率15%、减水剂掺量0.72%、砂率42%为参数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可使设计强度为C20的自燃煤矸石全轻混凝土在保持拌合物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的前提下,既实现预拌混凝土大流动性的目标(H>160 mm),又保证了硬化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索预拌全轻混凝土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燃煤矸石骨料具有孔隙率大、吸水率高的特点,使其含水状态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天然骨料。利用气干、湿润和饱和面干状态的自燃煤矸石骨料配制备混凝土,通过混凝土稠度和强度试验,揭示自燃煤矸石骨料含水状态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按普通混凝土设计方法确定单位用水量,气干状态自燃煤矸石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干稠不能满足大流动预拌混凝土施工要求,加强振捣后硬化混凝土强度比普通混凝土高两个等级;按轻骨料混凝土设计方法确定单位用水量,即饱和面干自燃煤矸石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出现泌水、离析现象,强度降低一个等级;当自燃煤矸砂掺入吸水率60%的附加水、自燃煤矸石掺入吸水率80%的附加水,且提前1 h润湿,配制的混凝土流动性和抗压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当。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铁尾矿砂用作混凝土细集料的可靠性,将不同比例的铁尾矿砂与天然砂混合制备铁尾矿砂混凝土,进行了铁尾矿砂颗粒级配调整、混凝土稠度和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铁尾矿砂取代天然砂取代率的提高,其细度模数逐渐增大,过粗颗粒逐渐增多,级配曲线逐渐偏向右下角。选取一定比例的天然砂与铁尾矿砂混合后,颗粒级配得到明显改善;当铁尾矿砂的取代率为50%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良好,达到了预拌混凝土大流动性的施工要求;掺入铁尾矿砂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且随着尾矿砂取代率的递增,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也递增,但劈拉强度表现出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5.
原状尾矿砂粗颗粒较多且颗粒级配差,但以适当比例与细砂混合后可使级配得以改善,适合配制混凝土.试验表明,尾矿混合砂作为混凝土细集料使用,会增加新拌混凝土的需水量,但通过掺加高效减水剂,在保持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使混凝土拌合料坍落度达到(180+20) mm,取得与天然中砂混凝土相同的施工性能.用7∶3尾矿细砂混合砂配置C30混凝土,28 d强度比天然中砂混凝土提高8.7%.尾矿混合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值较天然中砂混凝土大.然而随着混合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的改善,尾矿混合砂对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陈智 《西部探矿工程》2004,16(1):152-155
通过工作中的一些体会,阐述了非连续级配粗集料在配制混凝土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拌合物工作性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对非连续级配粗集料的一般认识和应用时的一些改进建议,以利其在应用中更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7.
未经精细化破碎、筛分处理的钢渣中存在粗、细2种颗粒,单独取代砂或石会造成骨料级配不佳,拌合物和易性下降。为寻找一种适合不同来源钢渣制备水工生态框混凝土的方法,以宝钢钢渣为研究对象,将钢渣骨料分为粗颗粒和细颗粒,分别进行级配分析,据此设计适宜的配合比;对适宜配合比下制备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及安定性测试,分析并确定钢渣骨料在水工生态框混凝土中的最大掺量。结果表明:宝钢钢渣骨料中粗颗粒级配介于5~16 mm连续级配和5~20 mm连续级配之间,与5~25 mm连续级配碎石复配后,可基本满足5~25 mm或5~20 mm连续级配碎石的要求;细颗粒级配不满足Ⅰ区、Ⅱ区或Ⅲ区要求,需要与中砂进行搭配使用,细颗粒取代Ⅱ区天然河砂的比例不宜超过25%,最高取代比例不应超过45%。钢渣与砂石骨料的表观密度差异较大,钢渣骨料取代砂石用于制备水工生态框混凝土时,细颗粒和粗颗粒应按体积百分比分别取代砂和石。以上述方法制备的钢渣骨料水工生态框混凝土试块,混凝土拌合物均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试块28 d抗压强度提升10%~20%,56 d电通量降至700 C以下。但钢渣骨料体积取代比例超...  相似文献   

8.
自燃煤矸石粗集料的多孔性使其吸水量比天然碎石大,当自燃煤矸石部分替代传统粗集料时会对混凝土耐久性产生影响。本试验通过对自燃煤矸石替代30%粗集料的煤矸石混凝土试件在持续压荷载作用下的吸水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荷载水平对煤矸石混凝土吸水性的影响,并与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荷载水平对混凝土和煤矸石混凝土的吸水性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当荷载水平较小时,试件的吸水能力会降低,当荷载水平较高时,试件的吸水能力会显著提高;煤矸石替代30%的粗集料不会对试件的吸水性产生明显影响,反映出煤矸石掺量较低时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姚文杰 《煤炭技术》2006,25(7):88-90
大流动性混凝土,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于或大于160 mm的混凝土。配制大流动性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较大,不仅增加水泥用量,还容易造成拌合物离析、泌水,影响工程质量。随着混凝土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流动性高强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研究了大流动性混凝土的配制、配制的优化、及粉煤灰对大流动性混凝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洗选煤矸石具有杂质多、孔隙率大和吸水性强的特点,由其制备的混凝土流动性差、强度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对洗选煤矸石细骨料混凝土的拌合工艺开展优化试验研究。首先对洗选煤矸石细骨料进行预湿处理,然后通过一次投料法来拌合混凝土,研究附加水量和预湿时间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及硬化后强度的影响,最后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预湿处理工艺对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借助Image J软件对微观图像进行灰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附加水量的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呈现上升的趋势,7 d和28 d抗压强度均随之增加;煤矸石细骨料预湿时间越长,拌合物坍落度越大,7 d和28 d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预湿处理可以促进生成更多的C—S—H凝胶,改善混凝土的微孔结构,提高密实度。洗选煤矸石细骨料按饱和吸水率的100%加入附加水,预湿60 min后拌合的混凝土,可获得较好的坍落度和较高的抗压强度。研究成果有望为洗选煤矸石混凝土的商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张利 《金属矿山》1996,(3):35-38
本文基于树脂型芯易产生粘砂笔金属渗透这种特有的铸件表面缺陷,从大量的生产实践中研究分析了产生这种缺陷的原因及各种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这种缺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立式砂仓工作模式充填效率慢,放砂浓度低且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连续高浓度稳定放砂的工作模式,储砂高度的保持是此工作模式的关键。本文先通过离心试验探究了底流浓度随储砂高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再通过静态沉降试验得到进料参数,以流体力学软件对立式砂仓储砂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验证其函数关系的可行性,并运用动网格技术对不同储砂高度放砂过程的放砂浓度、溢流浓度和砂面高度变化进行模拟监测,综合探究最佳储砂高度,为立式砂仓连续放砂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值与函数关系计算值没有显著性差异,底流浓度随储砂高度变化的函数关系是可行的;11.8m为立式砂仓连续高浓度稳定放砂的最佳储砂高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粉尘提取机出砂率低问题,根据气固两相流原理,建立了粉尘提取机分离模型。通过FLUENT进行数值分析,利用试验设计方法,得到了进风口风速、粉尘出口压力、溜料板角度及粉尘出口截面直径对出砂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进风口风速与粉尘出口压力、进风口风速与粉尘出口压力、粉尘出口压力与粉尘出口截面直径之间的交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当进风口风速为15.26m/s,粉尘出口压力为-628.39Pa,溜料板角度为90°,粉尘出口截面直径为1000mm时,出砂率最佳,为95.35%。该试验分析为粉尘提取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机制砂生产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俊利  贾希娥等 《矿冶》2001,10(4):38-42
介绍了国内外砂石市场状况和国内砂石业面临的产品质量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我国亟须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 ,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生产工艺和高效破碎新设备 ,改造原有生产线 ;提高产品质量 ,尽可能就地取材 ,扩大机制砂生产规模 ,加速我国机制砂产业的发展 ,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朱英 《煤炭技术》2008,27(3):153-154
从质量、成本、效率三方面论述推广、使用树脂砂新技术、新工艺的必要性。以及阐述了树脂砂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振动挤密砂桩消除砂土液化和提高单桩承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 ,采用以灌砂率为参数的方法设计振动挤密砂桩处理液化地基 ,经检测 ,不仅消除砂土液化且提高了单桩承载力 ,为减少混凝土桩提供了必要条件 ,从而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含黏砂土流动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延春 《煤炭学报》2008,33(5):496-499
设计了砂土流动性试验,用于研究含黏砂土的流动性,并分别对5%~20%含黏量的细、中、粗砂土样进行了流动性试验.结合其它土工试验,认识到含黏砂土具有渗漏自愈性,漏斗出口直径是砂土能否稳定的关键因素.获得了破坏渗孔直径与混合料d50之比,粗砂约为10;中砂约为20;细砂为73.观测到中砂混合料流量随含黏量增大而明显减小,而细砂混合料流量随含黏量增大而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针对砂(上)样易扰动的特点,研制了HYS-1型单动回转压人式取砂器,并从钻取、退样、试样制作的全过程各工序对取样质量进行控制,解决了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中深埋砂层取原状样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程实践,根据机制砂的性能特点,系统地对机制砂在摩天岭隧道混凝土施工中的生产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给机制砂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0.
煤层气井机械捞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井压裂投产后,地层出砂而砂埋产层导致生产中断。根据煤层气井的低压特点,提出了通过机械捞砂来清砂的技术。本文介绍了油管捞砂和绳索捞砂,该捞砂技术能有效清除井底沉砂,不产生储层污染和地面污染,省时高效,得到了现场验证,建议在煤层气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