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MR和CT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至2010年收治的27例明确诊断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CT、MR影像资料表现。结果患者脑静脉窦血栓发病7d,CT检查的阳性比例是9/17,发病12d内的阳性为7/10,总阳性为16/27,患者静脉窦表现为内条带状或三角形高密度影,诊断为脑水肿征象,脑梗死或出血性梗死。再行MR检查,平扫后诊断为脑水肿征象,引流区域深、浅静脉迂曲扩张,皮层出血性梗死结果,患者的阳性比例为26/27。结论采用CT筛查诊断脑静脉窦血栓非常有效,阳性发现时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MR能弥补CT的不足,在阳性检出率、病灶分布方面准确率极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探讨副鼻窦轴位扫描能否代替直接冠状位扫描。方法对20例能合作的患者,均行副鼻窦轴位及冠状位扫描。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得到冠状位、矢状位重组图像;直接冠状位扫描获取冠状位图像;将同一患者的两组不同冠状位图像比较,主要观察各鼻窦窦壁及窦口。结果轴位扫描后重组所获图像亦能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清楚显示各鼻窦及窦口。结论重组冠状位图像与直接冠状位扫描图像效果相同,可以取代直接冠状位扫描。避免后者检查时头部后仰造成的不适,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仰卧式头架螺旋CT副鼻窦冠状扫描时机器摆动角度对冠状成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2004年9月~2007年10月11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行副鼻窦冠状位扫描,采用仰卧式头架,对部分病例采用近似冠状位扫描。结果:与OML线成67°~90°的近似冠状位扫描基本能满足依赖冠状位副鼻窦CT图像诊断的需要。结论:近似冠状位扫描在某些情况下是切实可行的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橡胶工业》1995,(2):119-119
上海工程橡胶厂冠状橡胶支垫通过鉴定上海橡胶制品公司工程橡胶厂开发的结构新颖的橡胶支垫--UG冠状橡胶支垫近日通过上海市化工局、橡胶制品公司、城建设计院、市政设计院、公路管理处等8个单位的专家鉴定。UG冠状橡胶支垫属国内首创。它是在圆板式橡胶支座的顶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冠状切口下治疗全面部骨折,探讨冠状切口下治疗全面部骨折的优势和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确诊的全面部骨折患者90例,采用冠状切口及附加其它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随访1年,通过观察患者的解剖复位、咬合关系、张口度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手术的疗效。结果 90例患者1年后解剖复位、咬合关系和张口度恢复都达到90%以上,并发症的主要类型是切口疼痛、脱发疤痕畸形和面部麻木,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在6%以内,患者的满意率为100%。结论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全面部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四新技术     
四新技术桥梁冠状橡胶支垫开发成功一种结构新颖、性能优良的桥梁用UG型冠状橡胶支垫,已由上海橡胶制品公司工程橡胶厂开发成功,最近通过了上海市有关部门专家进行的技术鉴定。UG型冠状橡胶支垫,是在圆板式橡胶支座的顶部加一纯橡胶珠冠,以承受桥梁的载荷,并调节...  相似文献   

7.
含氟芳胺是一类引人注目的化合物。它们是合成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二芳基二胺是合成一些冠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目前王冠状化合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它们可用作相转移剂、离子萃取剂,还可在离子输送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方面,以及在化学和生物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时域、频域、吸引子及混沌特征参数相关维和Kolmogrov熵研究了液固并流系统动力学行为,揭示了液固并流系统是由拟周期过渡到混沌的。在拟周期行为的液固并流系统中引入气体,结果表明:低气速下,床层中只有冠状气泡,它表现为拟周期行为。随着气速的增大,床层中小气泡的出现及浆料湍动的作用使拟周期冠状气泡过渡为混沌,进而整个系统通向了混沌。  相似文献   

9.
大型电站冷却水管冠状膨胀节问世一种供大型电站(包括核电站)使用的冷却水管缓冲冷热伸缩冠状膨胀节,最近由上海胶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试制成功。根据上海电站铺机厂要求试制的这种新产品,状如轮胎,内径1.69米,外径近2米。对于如此结构的大型橡胶制品,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与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CVT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①临床特征包括头痛、癫样抽搐、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视乳头水肿、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和发热等。②影像学资料:10例均行头颅16层螺旋CT检查,正常4例,异常6例,10例均行头颅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检查,全部显示1个或多个静脉窦充盈缺损。其中3例同时行MRV检查,3例进行DSA检查,均与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结果相符。结论对有头痛、呕吐伴或不伴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的青壮年患者及CT表现可疑CVT的病例,可以尽早作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检查,以达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降低CVT病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大路  周屹 《影像视觉》2010,(5):38-41
一滴牛奶滴落在桌面,飞溅出完美的皇冠状,这样的图片你也许曾在各种摄影杂志、网站看到过,并为之惊叹,但你是否想过亲自拍到这样的图片,留住神奇瞬间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动手操作一下。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微阵列结构制品熔体充填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微阵列结构制品熔体的充填特性,设计直径为500 μm的微圆柱阵列结构制品模型,并加工注射成型模具,对微圆柱结构制品熔体的充填规律进行实验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微结构制品熔体的充填过程和流动前沿形态的实验结果与模拟分析虽然在趋势上比较一致,但在微圆柱成型过程中,流动前沿的形成过程和充填高度的模拟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有一定偏差;实验还发现,前期充填阶段对微圆柱成型的贡献较小,微圆柱内流动前沿的形成受到熔体流动速度、微圆柱模壁、熔体流动惯性影响较大,熔体流经微圆柱结构时产生向上的流动涡流,流动前沿形状呈偏心椭球冠状并逐渐发展成球冠状。  相似文献   

13.
阐明了络合与逆络合的比率常数、稳定常数及其方程等概念,然后就多足配体(Podands)、冠状配体(Cornands)、和穴状配体(Cryptands),在具体的实验条件下,与碱金属及碱土金属阳离子进行络合作用的稳定常数及选择性分别进行了对照与比较。  相似文献   

14.
阐明了络合与逆络合的比率常数、稳定常数及其方程等概念然后就多足配体(Podands)、冠状配体(Cornands)、和穴状配体(Cryptands),在具体的实验条件下,与碱金属及碱土金属阳离子进行络合作用的稳定常数及选择性分别进行了对照与比较.  相似文献   

15.
美国化学家已经发现一种能够去除废液中铅、汞、镉及锌之类有害物质的方法。这种处理方法是利用一种称之为冠状醚的分子来“捕住”金属离子。虽然有些部门已经在生产中应用这种物质来清  相似文献   

16.
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碳源,以硝酸铁为催化剂前驱体制备洋葱状碳纳米颗粒。采用酸化方法使洋葱状纳米颗粒变成不稳定的球冠状态,在高温下使球冠进行重新组装,转化为形状不规则的碳纳米管,实现了材料转化。并详细分析了洋葱状碳纳米颗粒形成与转化为碳纳米管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正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华新人的心。自疫情爆发以来,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迅速行动,采取必要措施,切实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同时,华新展现百年企业责任担当,全力以赴紧急驰援抗疫一线,除第一时间为武汉、黄冈等地"小汤山模式"医院建设保供优质水泥外,还在国内  相似文献   

18.
由于纳米材料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使其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领域迅速发展,被广泛用于酶、多肽与核酸等的吸附载体。然而,众多研究表明纳米材料自身具有潜在的毒性,且当纳米材料与蛋白质相互结合时会发生多种不良副作用,如粒子的聚合、非特异性吸附等,都可能会造成生物功能的紊乱。因此,选择合适的表征方式对蛋白质冠状物的各种特性进行分析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光敏树脂表面楔形冠状织构的摩擦学性能,以C-UV9400A光敏树脂为材料,利用3D打印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制备表面光滑和具有不同织构面积占有率的楔形冠状织构试样。在MRTR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检测表面织构化的光敏树脂的摩擦学性能,利用体式显微镜观察织构宏观形貌。探究不同载荷(5,20 N)、不同转速(100,200,300 r/min)对不同织构面积占有率(10%,15%,20%,25%,30%,35%,40%,45%,50%)试样的摩擦学性能影响。有限元分析软件Fluent分析表明,织构的存在使得油液内部产生空化现象,抑制了负压的形成;油膜正压力升高,有效提高了油膜承载能力;织构内部存在涡流现象,对于吸附磨屑起到积极作用;转速的升高导致油膜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与光滑表面试样相比,具有织构的试样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织构面积占有率为35%时在大部分工况下具有最佳的减摩抗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依然严峻的情况下,网课已成为教学模式中的普遍形式。教师由线下课堂教学转变为线上上课,再加上网络快速发展为线上上课提供了便利,高校理工类学科线上教学也顺利开展。结合学生线上上课的问卷调查情况,针对高校理工类学科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法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