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某市A区域交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该区域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根据区域内主要道路节点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流向分布,提出了节点群立体化升级改造方案,以打通交通瓶颈,解决该区交通拥堵问题。模拟结果表明:节点通行能力提高后,主干道通行能力不再受节点制约,区内快速化道路增加,路网结构指标得到一定改善,道路总体服务水平提高、拥堵指数降低,交通运作更加顺畅。  相似文献   

2.
城市主干道投资时机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投资资金的使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在城市主干道项目的决策中往往注重效益的大小,而忽视了对最佳投资时机的选择。本文首先建立道路通行时间模型来研究城市主干道上通行时间与交通量的关系,从汽车通过城市主干道的时间与交通量的关系着手,再通过建立城市主干道交通量预测模型,基于城市智慧交通综合管控系统来估计城市主干道上未来的交通量,从而确定未来城市主干道上的交通密度,交通密度等于或者刚超过最佳密度的时间就是城市主干道的最佳投资时机。最后,以某市琴台大道罗七路为例,对城市主干道投资时机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城市主干道工程正确地进行项目决策,适宜地选择最佳投资时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钦  李旭宏  朱彦东 《山西建筑》2007,33(27):274-275
结合郑州金水路疏堵工程来分析贯穿式主干道的拥堵成因,从交通组织、道路设计等多个方面提出主干道交通改善策略,最后引入通行能力冗余百分比的评价指标,利用前后"有无"对比分析方法进行改善方案的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4.
对西安市大学城周边交通节点交通量进行了实地调查,在交通节点交通量的数据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道路车流密度、道路通行能力、高峰小时系数等交通参数,在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中总结了西安市大学城周边交通节点的交通特性,针对西安市大学城周边的道路交通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措施建议,对西安市大学城周边城市道路建设及交通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嘉定区南门为S5快速路、G1501高速公路与地面道路实现交通转换的重要区域,交通区位敏感。该区域高速公路、快速路与地面道路形成交叉口,拥堵状况严重,对地面道路和高速公路、快速路的通行带来极大的交通延误影响。结合现状交通调查,评价交叉口上游路段交通特征,分析区域路网结构存在问题。针对拥堵形成的因素,提出相应的疏导对策。  相似文献   

6.
长沙市城市道路交通量空间分布呈现中心区高负荷,依次向外围递减,过江交通高负荷,并以橘子洲大桥和银盆岭大桥为中心沿湘江向南北依次递减。芙蓉路作为市区惟一贯通的纵向主干道,集过境、进出及内部集散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本文针对芙蓉中路的交通状况展开全面的调查,试图找出造成芙蓉中路拥堵不畅的关键因素,即诊断出芙蓉中路“道路血栓”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道路拥堵问题,通过分析梳理出道路交通拥堵的成因是道路不满足日益增多的车辆通行需求和行车的不规范行为,提出通过限制车辆数量及车辆通行、规范行车行为和提高道路标准及车辆利用效率等方法来疏堵交通。  相似文献   

8.
针对房山区燕化星城周边道路拥堵现状,结合星城小区出入口分布位置、内外路网等级、周边现有路口交通组织形式以及交通量调查结果,进行综合有效的分析,提出疏堵工程设计方案,并对路网建设、小区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够给城市道路疏堵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已进入大规模老路加宽改造阶段,改造过程中如何对老路进行良好的交通组织设计,尽量保证道路服务水平及交通的顺畅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国内的资料还比较少.主要是改建路段的交通组织和周边路网的分流,即现场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施工期交通组织是在项目实施时统筹考虑施工交通流与现状交通流,研究合理的组织方案,尽可能地减少项目实施对区域交通的干扰.降低对项目沿线居民生活、社会运行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交通量特别大的城市主干道.应结合周边路网进行交通调查,预测.评价.提出有针对性而周密的施工期间交通运营方案.制定详细而准确的交通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0.
赵懿琼 《市政技术》2011,29(1):35-37
对山西省王庄堡—繁峙高速公路直接影响区内的公路交通断面各车型车流量进行了连续24 h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路线方案走廊带内与拟建公路项目相关的公路历年观测统计资料、其他运输方式相关线路的调查,得出基年OD表,并分析主要干线公路观测交通量各站点的特点和项目通道交通量以及其他运输方式相关线路的交通量,为远景交通量的预测、道路类型和等级的确定、互通立交的设置等提供了定量依据,进而为交通规划的完善和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和物流运输的需求、汽车工业的发展,既有高速互通收费站受建设时设计规范、设计理念的局限,其整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已不能满足当前交通量组成变化需求,甚至成为交通"瓶颈"。结合衡阳至永州枣木浦高速公路互通匝道收费站改扩建工程设计实例,就收费站道路工程平面部分,分析总结既有互通收费站交通瓶颈成因,浅析收费站改扩建道路工程中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在交通枢纽区域地铁施工期间,科学设计交通疏解线路和制定更优的交通疏导方案,不仅有利于地铁的施工建设,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市民交通出行的影响,避免加剧城市交通拥堵。文章结合杭州地铁6号线火车东站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工作,将交通组织分为区域交通调查、流量分析、优化道路、周边道路改造、路口渠化等,通过对施工道路合理交通组织与优化,将地铁施工对枢纽区域交通的影响减小到最小。  相似文献   

13.
《市政技术》2019,(6):17-19
简要阐述了交通拥堵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介绍了交通运行总体特征、主要拥堵路段和节点分布,详细分析了交通拥堵成因,进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交通拥堵改善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结合"南京江北新区青龙绿化带东侧片区道路工程"项目,采用"四阶段法"对研究范围内路网进行交通量预测。通过对研究区域进行交通小区划分,以Trans CAD交通规划软件为工具,对各交通小区发生、吸引量及区域交通分布进行预测,并结合南京交通数据对出行方式进行划分,得出交通量在路网中的分配结果。预测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道路的通行能力能够满足预测年的通行需求,服务水平能够基本维持A、B级,研究区域路网规划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个人驾车出行所考虑的私人边际成本小于实际社会边际成本,导致道路资源被过度使用,指出单一增加道路设施供给的不可持续性。根据出行的边际成本模型,从减少交通出行需求和提高个人驾车的私人边际成本两方面对交通需求管理的作用机制进行阐释、对交通需求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分类。分析了香港红遂拥堵的4个成因:红遂隧道费相对较低、红遂相较其他两条过海隧道区位优势显著及周边道路系统更顺畅、地铁东铁线规划使红遂承担过量的过海通勤人口,以及新界地区单一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严重的职住分离。依据成因特点,利用交通需求管理从减少交通需求和提高私人边际成本两个方面提出解决红遂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马胜贤 《四川建材》2015,(2):153-154,157
以北横通道新建工程为背景,通过对现状天目路立交拥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北横通道的实施对于天目路立交及周边路网的影响而提出针对该立交节点的几个可能的改造方案。通过现状天目路立交的交通功能分析得出,区域路网原因是导致该节点拥堵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需对现状该节点周边及南北高架的路网进行梳理,缓解天目路立交拥堵应该从系统角度统筹考虑,本着"内外结合、建管同步、分层剥离、统筹考虑"的交通改善策略,彻底解决好北横通道天目路立交节点方案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交叉口的地位及功能要求 长沙市中心广场,位于五一路与芙蓉路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口,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该广场是交通、贸易和绿化多功能的综合性广场。 五一路是长沙市最大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全长6083米,三幅路宽60米,机动车为四车道,兼有城市道路和过境车辆道路的双重作用。目前五一路中段的混合交通量已达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1)
分析我国城市交通网络拥堵原因,通过实际观测和理论分析,确定了交通网络拥堵的影响因素,结合道路环境因素和交通熵的理论研究构建交通预测模型,对城市的道路运行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证明预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实现交通拥堵预警,并及时对拥堵路段进行提醒和疏散  相似文献   

19.
陈坤林 《重庆建筑》2006,(10):42-44
随着重庆市九龙坡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及杨家坪城市副中心各项功能的逐步完善,杨家坪商圈的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日益增长。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该地区的区域位置关系、社会经济增长等入手,结合道路主要交通量生成以及交通的现状和周边地块的用地性质,综合分析该区域道路交通的解决措施,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合肥市二环路、集贤路节点因交通量增长导致的交通拥堵状况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踏勘和交通调查,并结合合肥市综合交通规划和经济发展指标,对该节点的交通量进行了预测分析,基于此提出了三种交通改善方案,经技术和经济比选后,确定了建设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