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毅 《中国纤检》2013,(1):40-41
造成高品级棉花数量逐年下降的直接原因是棉花混等、混级、混品种、混产地,不论回潮率高低混收、混垛、混加工;造成异性纤维严重的直接原因是棉农、籽棉收购经纪人质量意识淡薄,在生产、收购环节混入异性纤维,以及棉花加工企业不严格把关、不严格挑拣等。当我们对此深入思考时,会发现其更为深刻的原因是我国棉花质量保障体系存在问题。优棉优价的价格机制尚未形成,棉农、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未认真做好"四分"、  相似文献   

2.
张汉林 《中国纤检》2007,(1):38-38,45
近年来,由于受棉花价格制约和自然因素影响.全国棉花总产量滑坡,供不应求,棉花经营部门不按国家棉花标准收购棉花,抬级收购、混级收购、皮棉虚高等级现象时有发生,给棉纺企业造成了很大损失。为了维护棉花正常收购加工秩序,提高棉花品级的相符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体会.谈谈如何提高棉花质量检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国家标准规定,根据品级条件,产生品级实物标准。棉花品级实物标准是评定棉花品级的依据,因此,棉花品级实物标准的制作工作十分重要。棉花的生育期和收购期都比较长,由于气候、品种、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棉花的品质比较复杂。但现在制作棉花品级实物标准都是在棉花收购工作开始以前采集棉样,这就很难充分体现出各时期、各类型棉花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进行棉花检验时,会发现收购初期和后期的棉花品级普遍低于中期收购的棉花品级。当然,棉花品级高低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同时期采摘的棉花其品级也不尽相同,但是,单从棉花生长时期来讲,棉花生长期过早或过晚都会对棉花品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棉花品级标准贯穿于棉花的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乃至使用等各个环节,对我国棉花产业影响巨大。现行棉花品级标准已执行50多年,棉花品级检验的弊端日益显现,难以适应现代棉花产业和纺织生产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棉花标准有文字标准和品级实物标准,是棉花收购、经营单位开展工作的依据。江苏地区的棉花品级实物标准又分为皮辊棉品级实物标准和锯齿棉品级实物标准。而棉花标准不管是文字的还是棉花品级实物标准,国家都有明文规定、是强制性执行的标准。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强制性标准应强制执行,凡是搞棉花收购、经营的单位都必须严  相似文献   

7.
于慈春 《中国纤检》2004,(12):14-15
棉花收购品级检验是稳定棉花市场、保证有序竞争的第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农商利益,是“优棉优价,优棉优用”的依据。如何做好棉花收购品级检验呢?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品种、气候、土质与栽培管理、病虫害、采摘及“五分”,收购加工和储运等因素对棉花品级的影响以及提高与改善棉花品级的措施、办法。  相似文献   

9.
邵淼 《中国纤检》2006,(7):23-23,30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除原有的供销社收购加工企业外.全国又陆续新增了许多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其中条件好的单位棉花分级室采用了模拟昼光照明.但大部分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棉花分级室依然采用自然光照,甚至个别的大、中型棉花纺织企业亦采用自然光检验棉花品级。因此同一批棉花品级检验时因不同光照条件使检验结果出现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现行品级检验的局限性品级是我国棉花极为重要的质量指标,其设定历史长、影响范围广,在棉花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乃至使用等环节都得到了普遍应用,长期以来,也是棉花价格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随着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检验条件逐步改善,棉花品级指标存在的分级粗放、质量表示模糊等缺陷日益得到显现,已难以适应现代检验工作的需要。因此有必要用新的仪器化综合指标替代品级。  相似文献   

11.
适时采摘和加工是提高棉花质量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健 《中国纤检》2011,(15):45-45
博州地区棉花历来就有可纺性好、成纱质量高等特点,但近几年来,棉花质量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一是近几年由于棉花市场放开,籽棉收购经纪人直接在田间地头混等混级收购籽棉,质量好坏一个价,衣分高低一个价,混等混级堆放,籽棉收购的粗放必然导致棉花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对1994年度棉花品质情况的分析河北省衡水地区棉麻公司郭金石,宁建华1994年度的棉花收购工作已基本结束,通过前。期的棉花收购检验,现对棉花品质情况进行一下综合分析,希望能对棉花的签证检验有所帮助。一、棉花品级的分析要正确的分析今年的棉花品级情况,就...  相似文献   

13.
刘国良 《中国纤检》2012,(19):50-51
棉花品级是棉纤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既是作为收购、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结算依据,也为纺织工业及其他以棉纤维为原料的工业部门合理使用棉花提供技术依据。制定好棉花品级检验的相关标准,做好品级检验工作,对正确贯彻棉花优质优价、优棉优用的政策,协调、平衡各相关部门的利益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2005年山西省由于推广种植了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棉花品种、籽棉采摘收购加工做得好、棉花品级实物标准仿制得好、纤检部门加大了质量监管力度等因素.皮棉品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棉花进入晚期,品质较为复杂。收购中早、中、晚期不同类型的棉花会同时出发,如黄棉、灰棉、白棉等给品级检验带来一定难度。笔就晚期棉花品级检验问题,结合多年来的实际经验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国经贸[1994]234号文发布的《棉花质量监督处罚暂行办法》中第九条规定:“锯齿机加工升级,必须由省级有关部门共同确认棉花加工者确实采用了新设备、新工艺。经专业纤维检验机构检验,收购棉花品级相符率不低于90%,调出棉花品级相符率不低于96%,并确认提高了棉花品级,允许品级升入相邻级,不得跳级。专业纤维检验出具的加工  相似文献   

17.
一九九九年是新的棉花流通体制运行的第一年,棉花收购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在农副产品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棉农对一直是国家统一定价的棉花价格,期望值过高,持棉等待观望,早、中期交售迟缓,其思想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棉花收购体制不相适应。面对一直走低的棉花收购价格,在棉花收购后期出现了交售高潮,早、中、晚期棉,灰、白、黄类棉一涌而上,掺混交售,造成了品质复杂,给收购中的品级检验带来了较大难度,笔者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后期棉花收购中的品级检验谈点看法。一、正确认识各期棉花的品质特征棉花是陆续开花结铃、成…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和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市场化的推进,棉花经营者履行收购棉花的质量义务还不完备,一些企业特别是新建企业棉花收购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还不完善。《条例》对棉花经营者收购棉花的质量义务的相关规定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二章第七条:棉花经营者收购棉花,应当建立、健全棉花收购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具备品级实物标准和棉花质量检验所必备的设备、工具。棉花经营者收购棉花时,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棉花品级实物标准的质量,确保2000年度新疆全区棉花收购、加工、销售顺利进行,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组成专家验收小组,于7月20日~23日,对新疆纤检局2000年度棉花品级实物标准进行验收。验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纤检》2006,(11):47-47
2006棉花年度棉花收购监督检查“双百”战役打响以来,新疆自治区专业纤维检验机构根据安排部署,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使全区棉花收购秩序保持了良好的局面。从近期检查情况看,大多数收购加工企业能够严格执行“一试五定”,按标准收购.前期的棉花收购质量总体情况比较平稳,个别地区存在混等混级收购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