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以制盐母液和氨水为原料制备出氢氧化镁滤饼,再以硫酸镁和自制的氢氧化镁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出碱式硫酸镁晶须。实验确定了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的适宜条件∶n(Mg(OH)2)∶n(MgSO4)=1:4,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190℃,硫酸镁溶液的浓度为0.3mol/L。对碱式硫酸镁晶须进行组成分析、SEM、XRD及TG-DTG分析,制备的晶须为扇状,直径为1~2μm,长度为200~300μm.长径比为150~250。合成的碱式硫酸镁晶须组成为MgSO4.5Mg(OH)2.2H2O。在聚丙烯中加入碱式硫酸镁晶须后,有明显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2.
闫富华  张喜燕 《材料导报》2011,25(1):116-118,122
在10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以溶胶状纳米TiO2为钛源,分别于150℃和180℃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钛纳米晶须和钛纳米线;以金红石型纳米TiO2为原料在150℃水热合成了钛纳米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EM)、电子透射电镜(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钛酸钠纳米晶须扫描形貌为球形颗粒状,透射形貌为直径l~3nm针尖...  相似文献   

3.
水热条件下钛酸钠盐纳米晶须与纳米管的选择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溶胶、无定形及晶态的TiO2为原料,在合适的温度和氢氧化钠浓度下,水热合成了直径1~2nm的钛酸钠盐纳米晶须和孔径~3.5nm的纳米管。用XRD、TEM、N2吸附-脱附法分别表征了产物的组成、形貌和孔结构。以不同TiO2原料,控制反应液中有机杂质的含量,可得到晶须、纳米管或两者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4.
在10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以溶胶状纳米TiO_2为钛源,分别于150℃和180℃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钛纳米晶须和钛纳米线;以金红石型纳米TiO_2为原料在150℃水热合成了钛纳米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EM)、电子透射电镜(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钛酸钠纳米晶须扫描形貌为球形颗粒状,透射形貌为直径1~3nm针尖状,钛纳米线扫描图呈面条状,长度为40μm,宽度为40~200hm,透射观察为实心多层结构,间距为0.8nm。钛纳米管的长度达2μm,管径为10nm。观察发现在纳米晶须中存在向纳米线过渡的中间相,而纳米带中存在钛纳米片,结合相关机理对其形貌结构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以硫酸镁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用化学沉淀法在硅油-水体系中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仪(TGA)对产物的形貌、粒径、晶型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搅拌速度、盐和碱溶液浓度、加料方式等因素对氢氧化镁形貌和分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1500 r/min时,制得质量和性能较好的纳米氢氧化镁.  相似文献   

6.
冯冲  杨民  李彦生 《纳米科技》2009,6(1):26-29
以强碱性阴离子树脂作为沉淀剂,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高纯超细的氢氧化镁粉体,就离子交换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gCl2浓度等条件对Mg(OH)2粒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扫描电镜、微机差热天平、X射线衍射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氯化镁溶液浓度为0.1mol/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6h的条件下可制备出形貌规则、分散性较好的六方片状氢氧化镁,平均粒径可达到100nm左右。  相似文献   

7.
利用直接沉淀法得到片状氢氧化镁前驱体,再结合煅烧法得到立方纳米氧化镁;为优化实验条件,讨论氢氧化镁前驱体及氧化镁的形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5 mol/L、镁盐物质的量浓度为0. 4 mol/L时,可得到分散性较好的片状氢氧化镁前驱体;当氯化镁的纯度较高时,氢氧化镁结晶度进一步提高,呈现出分散均匀的花瓣状薄片形貌;煅烧温度控制在1 150℃时,所得到的立方纳米氧化镁分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备颗粒尺寸在纳米级、大小分布均匀的纳米铜粉,采用水合肼化学还原硫酸铜的方法,并利用扫描电镜(SEM),Image-Pro Plus软件、铜离子浓度测定仪等测方法测量纳米铜粉的颗粒尺寸和铜离子的转化率。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水合肼化学还原硫酸铜制备纳米铜粉满足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性条件;制备纳米铜粉最佳的实验参数,水合肼浓度为1.5 mol/L、CuSO_4·5H_2O的浓度为0.5 mol/L、EDTA和PVP质量比为3∶2(EDTA浓度为30 g/L、PVP浓度为20 g/L)、反应溶液的pH值为12、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获得颗粒大小均匀、颗粒尺寸为50.2 nm的纳米铜粉,Cu~(2+)的转化率达到98.2%。  相似文献   

9.
在[BMIm]BF4离子液体的修饰下,用抗坏血酸还原CuCl2 溶液制备出了铜纳米粒子。Cu2+浓度对铜纳米粒子的尺寸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当Cu2+浓度小于2×10-2mol/L时,所制备的铜纳米粒子的直径小于10nm。还原反应的pH值和温度对铜纳米离子的尺寸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了纳米晶钛酸锶钡(Ba0.5Sr0.5TiO3)粉体,通过XRD、TEM、SEM等分析手段表征粉体,研究了微波水热合成反应温度、时间和前驱物浓度对反应产物形貌、粒度的影响,获得了制备纳米晶钛酸锶钡粉体的最优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水热反应温度为195℃、反应时间20~30min、前驱物浓度为0.16mol/L时获得的粉体粒径小而且均匀,粉体平均粒度为60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