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单管分注工艺。聚驱单管分注工艺实现了在井口同一注入压力下,对中、低渗透层加强注聚,又可利用配注器产生节流损失,降低高渗透层的注入压力,限制注入量,从而达到了分层配注的要求。管柱主要由封隔器、配注器等井下工具组成。单管双层分注管柱。在井口同一压力下实现单管双层分注。通过配注器控制高渗透层的注入量,加强中、低渗透层的注入量。单管三层分注管柱。在井口同一压力下实现三层同时注入。管柱通过配注器对三个层段进行分层控制。工艺特点是配注器节流损失可达到2 5MPa ,对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损失率小于5 %。聚驱单管分注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单管多层分质分压注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庆油田主力油层聚驱结束后,二、三类油层分注面临着中、高分子量聚合物对部分油层适应性较差,注入溶液主要流向油层性质好、连通好的油层,薄差层动用程度低的矛盾。为了解决层间矛盾,提高最终采收率,提出了聚合物单管多层分质分压注入技术。介绍了研发的分子量调节器和压力调节器;对应低渗透层使用分子量调节器,高渗透层使用压力调节器,实现对分子量和注入量的双重控制;在不影响高渗透层聚驱效果的同时,通过对分子量的剪切降解作用,有效增加了聚合物分子可进入低渗透油层的孔隙体积。通过对现场试验资料分析,分质分压注入井与正常分层注聚井对比,剖面动用明显提高。聚合物单管多层分质分压注入技术可满足大庆油田二、三类油层聚合物驱分层注入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萨零组油层分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适合萨零组油层的单管偏心分注和单泵双管同心分注两种工艺的研究.试验证明,单泵双管分注工艺从地面井口、计量装置到井下管柱均可满足萨零组注入防膨液体及萨一组注入常规清水的分注要求;单管偏心分注工艺从旋流式配水水嘴的节流原理到非集流电磁流量计室内精度检测,基本认为该分注工艺可满足萨零组分注要求.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机械分层注聚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秀芬  刘伟 《特种油气藏》2007,14(4):13-16,25
大庆长垣油田主力油层聚合物驱三次采油自1991年开始进入工业性矿场试验以来,应用规模不断扩大,聚驱对象由主力油层转变为二类油层,并开展三类油层聚合物驱的先导性试验。聚合物驱可以扩大波及体积,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层间矛盾,必须进行分层注入,以改善聚驱效果,为此,大庆油田最早发展了双泵双管分注工艺管柱。随着聚驱对象的转变,渗透率降低,分注层段数增加,为适应不同时期聚驱开发的需要,聚驱分注技术以提高注聚效果和降低成本为目的,发展应用了双泵双管分注工艺、单泵双管分注工艺、单管同心环形降压槽分注技术、单管桥式偏心分注技术、分质分压注入技术。对聚驱注入剖面调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聚驱井层间层内吸聚差异大的问题,开展了聚合物驱井下分层配注工艺研究,通过实验分析、结构优选,将连续扩缩管结构和同心配注器结构结合,研制了低剪切配注器等分注工具和配套的投捞测试仪器,实现了聚合物驱井下单管多层分层配注,分注层数达3层,在单层流量180 m3/d时,可以产生3.6 MPa以上的压降,使聚合物剪切降解率小于6%,分层密封压力达25 MPa以上,投捞调配负荷小于4 kN。现场应用该技术,可减少聚合物溶液沿高渗透条带突进现象,使差油层得到很好动用,注聚剖面得到有效调整,改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庆油田聚驱对象已转向物性更差、层间矛盾更突出的二类油层,常规的聚合物分注技术面临着新的问题。聚合物单管多层分质分压注入技术可实现对低渗透油层降低相对分子量和浓度,同时保证足够的注入速度;而对高渗透油层可起到控制注入压力,同时又要降低粘损率。现场试验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证明该技术可满足二类油层聚驱分层注入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易龙  生丽敏  刘清友  袁新生 《钻采工艺》2003,26(2):44-45,49
国内外进入衰竭期的油田,边内注水和边外注水方法是主要的增产措施,它能提高油田水驱油效率,获得较高的采收率。而分层注水却是最有效的符合大多数地质状况的注水方案之一,新疆油田目前应用的分层注水工艺技术主要有:偏心配水器分注技术,液力投捞井下定量分注技术,轮流注水工艺技术,同心管分注技术,油套分注技术,稠油分层注热水工艺技术。另外还研制了2种可洗井管柱技术,可反洗井注水管柱技术,可保护套管、可多次正、反洗井的深井超深井污水回注管柱技术。文中主要就新疆油田的分注工艺现状和技术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庆油田聚合物驱的不断深入,渗透率低、层间矛盾大的二、三类油层已成为油田开发的主要对象.原有聚驱分层注入技术存在投捞测试难度大、投捞成功率较低、水驱聚驱转换需更换管柱投入成本高等问题,无法进行规模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发展研究了聚合物驱全过程一体化分注技术,设计研究了全过程一体化偏心配注器、低黏损高节流压力调节器和高黏损低压力损失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器,实现了高渗透层段注入量及中、低渗透层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双重控制;分注管柱与水驱工艺完全兼容,管柱可同时满足空白水驱、聚合物驱及后续水驱全过程分注需要,降低投资和施工成本.1 136口井现场应用表明:应用新型分注工艺后,二、三类油层的动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原油采收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9.
分层注水是水驱阶段减少层间矛盾,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的有力措施。聚合物驱分层注入对分注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前分层注入工艺流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采用注入泵站站内双泵站外双管分注工艺,两个层注入量由站内控制;另一种人单泵站外单管,再注入井口使用流量控制器降压分流出另一管管道分注目的,站内控制总量。双泵双管分注工艺管理方便,但投资高,单泵单管分注工艺投资省,维护费用低,但需生产单位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
薄差油层聚合物驱分质注入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薄差油层聚合物驱过程中,采用同一种分子量的聚合物驱替,会由于低渗透层渗透率过低,造成油层堵塞、动用程度低.对于薄差油层,需要适当降低注入的聚合物分子量,同时控制高渗透率层注入量,这就是薄差油层聚合物驱分质分压注入的基本思路.基于这一思路研发了配套的井下分注工具及工艺管柱,实现对分层分子量、注入量的双重调节,并在注聚区块开展了现场试验,见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庆油田机械分层注水技术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分析大庆油田不同开发阶段注水措施面临的矛盾,论述了随着矛盾的转变.机械分层注水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对注入剖面调整的重要作用。封隔器由扩张式逐步发展为可洗井压缩式、免释放封隔器,提高了工艺的密封率和成功率;配水器由固定式配水器逐步发展为同心活动式配水器、偏心式配水器、偏心式恒流配水器、同心集成式配水器,偏心集成式恒流配水器,实现了不动管柱分层调配,降低了作业成本,缩小了卡距,降低了隔层厚度,增加了细分程度;水嘴投捞方式由动管柱投捞发展到钢丝投捞、智能投捞,提高了测试调配效率;分层注入工艺由单一的注入功能向注入、信息采集、测调集成化方向发展。通过分析产量递减阶段分层注水技术面临的矛盾,指出“十一五”期间及以后注水技术应向地面方便重复调层的智能分注技术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Effects of separate layer production and water injectio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ge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gree, the requirements to water injection are also higher than ever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in Daqing oilfield experienced the following four stages: (1) Commingled water injection, (2)concentric water injection, (3) eccentric water injection, and (4) integrated water injection.Through the above improvements, th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mproved quickly.  相似文献   

13.
二级三段同心分层配水管柱工艺技术,靠液体推力冲出或投入配水器坐封进行分水及测 试,也可用电缆打捞车施工,实现了同时测量分层流量,解决了偏心注水测试水量不同步而引起的结 果不准等问题。实际应用表明,该工艺可同步测量流量,稳定性好,测试时间可任意选择,并可测试 三层注水流压和三层嘴后压力,资料准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二级三段同心分层配水管柱工艺技术,靠液体推力冲出或投入柄水器坐封进行分水及测试,也可用电缆打捞车施工,实现了同时测量分层流量,解决了偏心注水测试水量的不同步而引起的结果不准等问题,实际应用表明,该工艺可同测量流量,稳定性好,测试时间可任意选择,并可测试三层注水流压和三层嘴后压力,资料资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分层注水是提高采收率工程主要内容之一,为进一步提高一次井网下水驱采收率,2010年以来,胡尖山油田持续推进精细分层注水工作,注水井分注率逐年大幅提升,成效显著.工艺上从2009年开展偏心分注、2011年推广桥式偏心分注,到2013年推广桥式同心分注,不断拓展分注技术在大斜度井、采出水回注井、多层细分井上应用范围,提高分注井测调效率和精度,逐步形成了低渗透油田分层注水工艺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6.
RN油田是中石油海外经营开采最早的、中亚规模较大的碳酸盐岩油藏。油田自然递减率高,主力油藏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纵向动用程度不高,层间矛盾大。结合油田实际情况,研究了3种分层注水技术——液力投捞分层注水、同心双管分层注水、桥式偏心分层注水技术。现场应用表明,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和同心双管分注技术应用效果显著,液力投捞分注技术不适用于该油田。该研究对海外碳酸盐岩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驱偏心分质注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庆油田主力油层聚驱结束后,聚驱驱替对象已转向渗透率更低、层间差异更大的二、三类油层,分注技术面临着新的矛盾。高渗透率油层需要控制注入量,同时要降低粘损率;低渗透油层要适当降低相对分子质量和粘度,以保证不堵塞油层又有足够的注入速度。为此,研究了聚合物驱偏心分质注入技术,可实现对分层相对分子质量、注入量的双重调节,并在注聚区块开展了现场试验,见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型聚合物三层分注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聚合物分注特别是三层分注,可以改善油藏层间差异大的问题.新型聚合物三层分注技术是将聚合物配注器放置在地面,进行地面投捞与调配,将各个配注器连接电磁流量计,实时监测各层的注入量,数据真实准确,避免了以前聚合物三层分注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型聚合物分注技术的原理组成、主要配套工具及现场应用情况.该技术在河南油田已应用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