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确计算地层三压力是确定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和井身结构设计的基础.基于FORWARD.NET平台,使用FORTRAN语言编制应用程序,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同时结合实测地层三压力数据构建了大港油田港中区块的地层三压力剖面,对GZ22 - 32井等井的井身结构和钻井液密度范围进行了设计,有效地避免和减少了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提高了钻井效率,为钻井工程设计、现场钻井液密度的合理调整和实现安全快速钻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伊朗南帕斯气田SP11区块的地层漏失情况严重,地层压力分布不明确.为此,总结分析了该区块钻完井中的复杂问题,研究了邻井的钻杆测试、漏失试验等数据,依此建立了地层压力分布剖面,确定了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并为钻完井作业提出了相应对策.该区块的地层情况基本清楚,压力分布剖面基本清晰,对井身结构设计、钻井液密度选择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浅层稠油水平井的特点提出适合克拉玛依油田稠油区块的井身结构模型、井身剖面的设计方法和基本原则,为浅层稠油水平井钻井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明  赖建中  王雷  路正  袁波 《钻采工艺》2013,36(2):37-40
准确的地层压力剖面是钻井工程设计的基础,是钻井液及井身结构设计不可缺少的关键数据。文章通过地层压力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结合地层压力预测分析软件,利用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时差等测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的几个主要区块进行了地层孔隙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和井壁坍塌压力的分析和计算,并建立了不同区块的单井压力随深度变化的模型,确定出各个区块的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预测结 果误差小于5%,从而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依据,钻井液密度更趋近于近平衡,为油田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提高开发综合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由于对地层压力的预测准确性较低,采用传统的井身结构设计方法不能设计出合理的深探井井身结构,致使井涌、井塌、井漏及压差卡套管等井下复杂情况频频发生。首先采用三角分布概率密度法分析了深探井所钻区块地层压力的不确定性,介绍了建立含可信度地层三压力剖面的方法;然后结合工程数据确定了预防井下复杂情况的钻井液密度,建立了含安全度的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最后提出了一套基于安全风险评价的自上而下、由外向内的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设计与分析。实例设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出的深探井井身结构能有效降低钻进过程中发生井下复杂情况的可能性,比常规方法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元坝区块地层压力系统复杂、储层高温高压、海相地层含H2S,元坝超深水平井井身结构设计时对必封点选择难度大,且钻头尺寸和套管尺寸选择范围窄。分析了四种常用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避免了因井身结构而导致的压差卡钻,为元坝地区实现优快钻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YD油田钻井中存在地质环境复杂、多套压力体系并存及高压沥青层溢漏同存等问题,给钻井施工和井身结构优化设计带来困难.在实钻资料分析、确定必封点及重新认识Gachsaran地层孔隙压力的基础上,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先后形成了适合YD油田复杂地层钻进的3套井身结构.针对部分Gachsaran盐水地层存在异常高压层的情况,从安全钻进角度考虑,设计了高压盐水层井身结构;对于正常压力Gachsaran盐水层,为提高机械钻速和降低钻井成本,形成了简化高效的常规井身结构;对于Kazhdumi高压沥青层,从安全钻井实现地质目的考虑,形成了延长 244.5 mm技术套管和专打专封2种井身结构.优化后的井身结构在YD油田20余口开发井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YD油田井身结构的优化,不仅为该油田"二期工程"奠定了基础,也对国内外同类型的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东坪区块是青海油田近年来开发的重点区块,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和前期对该区块地层压力认识不清,因此井身结构设计存在缺陷,钻井过程中频繁出现漏、喷、塌、卡、断等各种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针对目前东坪区块地层压力认识不清的问题,首先收集区块内已钻井的测井等资料,利用Eaton法建立已钻井的单井地层压力剖面;然后基于地质统计学和克里金插值法,将地层压力以地层层组为单元外延展开,从而实现地层压力的区域化描述;最后根据区域地层压力的预测结果,对区块内待钻井进行井身结构优化。研究结果为青海油田东坪区块井身结构优化及钻井液密度精细化设计提供了依据,可以有效降低钻井复杂事故的发生频率,对于安全钻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上深探井井身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长传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35(8):100-102,0,2
针对常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井身结构设计方法的特点以及适应性分析,结合东海某区块探井井深大、地层复杂、深部地层存在低渗层与常规层、高压层与低压层的特点,提出了在充分考虑地质必封点影响基础上的自中间向两边的井身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参考了常规探井自上而下井身结构设计原则,通过地质必封点和地层压力分布情况确定技术套管尺寸、层次和最大下入深度,根据地层压力条件、海上井控和完井作业要求确定表层套管和完井套管尺寸和下入深度。自中间向两边井身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在东海深探井钻井施工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有效减少了井下复杂情况,提高了钻井机械钻速和钻井时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复杂深探井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井身结构设计方法不适应复杂深探井设计的问题,根据河坝区块复杂深探井井身结构设计及钻井实践,提出了以确定必封点为基础向两边推导的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设计原则。该设计方法通过确定必封点个数和深度来决定技术套管的层次和下深;根据井眼与地层压力平衡条件,向两边推导综合分析,以确定表层套管和完井套管的尺寸和下深。经河坝区块深井井身设计验证,该设计方法收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说明该设计方法合理,为国内外复杂深探井井身结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