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甩负荷过渡过程实测成果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一管一机和一管二机现场甩负荷试验实测成果和仿真分析结果,通过对蜗壳进口水压力、机组转速等的现场试验实测曲线与数值仿真计算曲线的比较分析,论证了输水系统及机组各有关参数的可能误差对电站甩负荷过渡过程数值仿真计算结果的影响,同时校正了该电站甩负荷过渡过程计算软件中的有关系数和基本参数,为一管三机甩负荷过渡过程预测和计算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某抽水蓄能电站蜗壳进口压力过大,尾水管进口压力过小的问题,研究了应用于某电站事故甩负荷球阀导叶联动的关闭规律,并对该电站双机甩负荷过渡过程的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较好,验证了仿真计算的可靠性。进一步采用数值仿真手段复核了极端控制性工况,为该电站的安全运行及类似工程的设计与仿真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抽水蓄能电站工况转换频繁,水力过渡过程关乎整个电站的安全运行和供电品质,一管双机甩负荷是大波动水力过渡过程,对其进行试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分析多个抽水蓄能电站一管双机甩负荷试验数据,统计了转速和蜗壳压力上升率范围,为以后制定相关标准和调节保证计算提供参考;并分析了某抽水蓄能电站一管双机甩50%、75%、100%负荷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电站转速和蜗壳压力上升率与其他统计电站相近,可为其他电站的类似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轮南燃机电站甩负荷试验,发现存在MARS2#机组接负荷时动态响应速度过快,以及TTTAN-130机组甩负荷时转速超调量大和超速的问题,分析了其可能存在的原因,并根据电网和机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站甩负荷时,主蒸汽压力易产生超压,且传统PID控制器无法快速有效地控制主蒸汽压力的问题,设计了燃烧系统和主机回汽协调控制策略以及小脑神经网络(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CMAC)与PID并行的控制器,并在Simulink平台上进行了电站甩30%和100%负荷时系统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和控制器能够使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较快地对电站的大负荷扰动作出响应,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保障动力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唐胜利 《汽轮机技术》1998,40(3):170-175
根据机组可测量状况和系统辨识要求,对贵州清镇电厂200MW汽轮机进行了启动前静止试验、升降速试验、负荷扰动试验、甩100MW负荷试验。由现场试验数据辨识出调速系统动态特性参数。应用这些参数,推导出机组甩全负荷时各环节的动态特性常数,并完成了甩100MW、200MW负荷的仿真试验。实践证明,所用方法是可行的,能正确分析汽轮机调速系统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7.
于长利 《汽轮机技术》2004,46(4):308-309
针对电站汽轮机组液压式调速系统投产多年来经常发生卡涩、甩负荷不稳定运行的问题,对汽轮机调速系统进行了综合治理和技术攻关,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有差调节系统燃气轮机在Matlab/Simulink中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思亮  刘尚明等 《动力工程》2001,21(6):1555-1559
给出了单轴燃气轮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简单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燃气轮机的二次调频过程和甩负荷过程进行模拟。它对于进一步研究联合循环控制系统以及IGCC电站的的动态特性和控制方案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绩溪抽水蓄能电站调速器分段关闭装置结构、工作原理及导叶关闭时间调整方法。通过对甩负荷试验数据分析,验证了高水头电站采用“先慢后快”关闭规律的可靠性,试验数据完全满足调节保证计算要求。为同类型电站分段关闭装置的设计选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冯雁敏 《水电能源科学》2019,37(11):160-165
为验证某一洞三机式抽水蓄能机组选型设计的安全性及调节保证计算的可靠性,分别进行一洞一机/两机/三机发电工况甩负荷试验。详细介绍了甩负荷试验注意事项、试验方法及测点布置,对甩负荷过程中的转速、水流压力及机组稳定性等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各种甩负荷工况下的最大转速、蜗壳最大水压及尾水进口真空度等关键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转速上升率、蜗壳进口/末端压力上升率及机组振动摆度等指标均随甩负荷的工况负荷或机组台数的增加而变大。对比过渡过程中关键技术参数的现场实测数据与仿真计算结果可知,两者吻合度较高。研究成果为后续抽水蓄能电站水工布置、机组选型及其过渡过程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抽水蓄能机组水泵工况下的效率测试问题,研制开发了针对水泵水轮机的效率特性测试软件。该软件系统综合考虑了水轮机工况和水泵工况的效率测试,采用超声波测流法或蜗壳差压测流法完成水泵水轮机的绝对效率或相对效率试验。软件系统通过RS232/485串口和采集仪实时采集和传输各试验参数,并可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图形化显示,方便地获得水泵水轮机效率特性。现场应用表明,该软件系统设计合理、运行稳定、数据计算结果准确,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微网系统的有功调度是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复杂问题,关键问题是要正确处理好微网有功调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基于微网经济调度模型,采用场景法描述间歇性电源的出力,并简化了调度模型,采用原对偶内点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当风电波动较大时,传统调度方式下微网系统在某些时段可能出现功率缺额,鲁棒调度方式则能通过调整可控机组的出力使微网系统保持功率平衡;传统调度方式更具有经济性,鲁棒调度方式则是以损失经济性为代价换取微网系统对风电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水泵水轮机水轮机工况启动过程转轮区域流态对叶片载荷的影响,以某水泵水轮机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开展水泵水轮机全流道三维数值计算,运用UDF技术和动网格方式,控制启动过渡过程活动导叶的开启过程,分析机组启动过程中转轮的转速变化,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该文数值计算准确可行;启动过程中,在0~5 s区间,转轮叶道中间分布明显沿周向规律分布的叶道涡,叶道涡随开度的增加及转轮叶片来流条件的优化逐渐变小然后消失;启动过程来流与转轮叶片工作面发生冲击并在此区域形成高压区,导致叶片工作面进口位置压力载荷集中、相同半径处叶片工作面背面压力差较大。启动过程中转轮叶片来流与叶片工作面发生冲击是叶片压力载荷集中以及叶道涡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4.
高水头水泵水轮机进水球阀上下游主密封是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部件之一,不同厂家对密封副硬度差的设计理念不同。探析了密封副设计理念的渊源,并对国内电站典型的设计方案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了广蓄二期球阀密封副损伤情况与硬度差的关系。结果表明:密封面的损伤与其硬度差密切相关,固定密封环与活动密封环硬度接近时,密封面基本没有损伤或损伤程度很小;固定密封环硬度低于活动密封环硬度且差值比较大时,其密封面损伤的程度也相对较大。因此,合理控制球阀密封副硬度差有利于提高密封副的运行可靠性,建议设计制造厂家将硬度差控制在±35HB内。  相似文献   

15.
混流式水泵水轮机的轴向水推力对机组的结构设计和安全运行影响重大,但关于水推力精确计算的研究较少。对此,首先理论上阐释了轴向水推力的组成成分并进行各成分的机理分析。依靠CFD分析技术和相关测试技术进一步对某混流式蓄能机组的轴向水推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和两个方案的现场测试,经过相互分析验证比较,最终掌握了混流式水泵水轮机轴向水推力的变化规律并提供了一种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研究成果为深入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鉴于PIV(粒子图像速度仪)是对流体机械内部流场进行试验研究的重要技术,以某模型水泵水轮机为例,设计搭建了模型试验台,并对试验部件进行可视化处理,利用PIV测试了水泵水轮机无叶区的四象限工况(8个开度)的内部流场,并对无叶区的速度内流分布经过PIVView3C后处理得到流线图和速度分布图。结果表明,最优开度的流线图优于导叶开度20°的内流流态,导叶开度20°的内流流态相比导叶开度5°较好,导叶开度5°的漩涡更加密集;导叶开度5°工况下的流场具有周期性变化趋势,是造成无叶区产生压力脉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由两簇平面曲线构成的水泵水轮机全特性传统表达方式存在开度线交叉、聚集和扭卷等强非线性问题,在水泵水轮机全特性空间曲面描述的基础上,根据位置函数的距离特性、特征线变化与过渡过程参数变化均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等开度线方位角的递推式特征线绘制的搜索算法和单位参数的分解搜索算法,通过水泵水轮机过渡过程计算实例,结果表明搜索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有效地解决了水泵水轮机工作参数处理问题,为全特性空间曲面描述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抽水蓄能机组在低水头下启动运行时,受水泵水轮机“S”形特性的影响,空载工况下机组的单位转速相对较大,很容易进入反水泵工况区,导致不稳定运行。为了提高低水头下抽水蓄能机组的空载运行稳定性,在现有PID调节器的结构上增加了一个微分通道,研究了采用双微分通道的PID调速器控制算法。仿真计算证明,采用双微分通道进行调节,调速器微分环节在较宽的调节范围内都起作用,有效减小了抽水蓄能机组“S”形特性的影响,提高了机组在低水头空载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PIV流场测试技术,对低比速混流式模型水泵水轮机转轮在水轮机工况下进行了可视化研究。为了改善图像质量,采用图像去噪与锐化等图像处理方法对提高图像解析精度和减少错误矢量有一定作用,尤其采用图像运算增加图像信息量的方法,是一种改善图像质量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