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鲁番地区,自然环境特殊,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历史上有佛教,伊斯兰教,汉文化等多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这些对民居建筑文化的形成都有影响.现以当今该地区占民族主体的维吾尔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建筑文化表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她的民居文化,种类繁多,特色各异。新疆的维吾尔族民居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宝库中光辉灿烂,独具风格。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部,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中西方文化在此交流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民居风格。在吐鲁番民居中,从街区到院落再到室内居住空间,体现了吐鲁番人民具有现代意识的空间概念。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乡村旅游及吐鲁番地区的民居建筑,并以吐鲁番的民居建筑为例,探讨民居建筑与乡村旅游如何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传统民居是在干旱地区适应当地气候、材料、地理条件而建构,具有良好气候适应性的原生态绿色建筑。该文论述传统民居建筑对当地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特征与建构方式,为该地区新型绿洲聚落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鄂东南地区的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调查,探索了鄂东南传统民居建筑遗存现状、地域文化与传统民居建筑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基于地域文化的鄂东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并得出策略思考,深入了解鄂东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发展历程,希望对鄂东南传统民居保护性设计与实践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县位于大别山内区,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均比较特殊,处于南北文化过渡的区域,南北文化交融处。新县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山地民居,文化习俗共融性较强,迁移文化频繁。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是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新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部位、装饰题材等的分析,对新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进行初步研究,试图归纳总结新县的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了解边界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在共融性与本土性中产生的装饰手法与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各地分布了许多传统民居建筑,这些建筑承载着当地的历史及文化,也是前人留下的智慧结晶,日本传统民居建筑有着什么样的特征,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精髓是什么?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这些课题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作为江西省文化厅的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以日本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为研究对象,研究着眼于民居形成的建筑文化内涵,通过民居建筑来研究文化和以文化背景来研究民居建筑形式。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传统民居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它是当地特有的物质文化现象和文化存在形式。传统民居建筑中包含了大量的地域文化内涵,是我们研究传统建筑的重要渠道。青林口传统民居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青林口传统民居的环境因素构成、建筑基本特征、建筑形态以及传统民居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设想。  相似文献   

9.
传统民居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而地域文化又决定着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走向。特别是在当前大力提倡突出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建筑创作之时,如何从传统民居建筑中发掘其深层的文化传承基因,继续传延地方民居的风貌特色,努力追求建筑与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融合与协调,是研究者和设计者面对的现实。文章结合实例,从分析、发掘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及其传承基因入手,将如何从传统民居建筑中汲取精华,灵活地借鉴移植运用到新民居设计中,力求创造出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新民居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10.
民居建筑反映着建筑文化中的地域特色,具有多样化和生活化等特征.传统民居建筑是我国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许多学者都投入到传统民居的研究和保护中去,这使得传统民居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和保护措施.陕南传统民居记载了陕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和文化的宝藏.本文将从陕南的地理位置特征入手,从安康和关中这两个主要地区对陕南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吐鲁番地区气候炎热干旱,适宜葡萄生长.葡萄架也随处可见。在此次方案中,作者尝试将反映地域特色的葡萄架和生土墙结合到游客服务中心以展示吐鲁番地区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2.
日本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在这样一种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建筑形成了其特有的建筑观.同时日本建筑又在不断吸收和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使得日本建筑在当代建筑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日本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分析了日本现代建筑是如与其传统文化相融合.如何在保护自己珍贵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与先进的建筑思想和文化结合、升华从而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现代建筑的。  相似文献   

13.
日本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在很多方面合而不同 ,通过对中日传统建筑在形象、布局、空间意境等方面的比较分析 ,阐明了日本传统建筑具有 :建筑形象简洁、建筑布局讲究不对称、强调抽象性的园林以及在空间上的精神性等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导致这种不同的根源在于 ,与中国文化的礼与乐及回归儒道的禅宗的实用主义思想不同的讲究物哀与真实及突显禅的本质的日本本土文化 .  相似文献   

14.
陈炤  杨祖贵  罗谦 《建筑科学》2006,22(6):95-98
地域文化是历史文脉和传统文化的积淀,设计中应注重对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继承和发展,有目的地保持本土建筑文化并维护其原有特质,将传统地域文化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性和时代感的设计作品。本文分析了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手法和实例,并对保持设计的地域特色,发展地域性设计文化提出了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5.
日本现代建筑由于成功的将传统建筑观与外来文化相结合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在国际建筑界有着与众不同的影响力。本文回顾了日本现代建筑起步、探索和发展的历程,以建筑师和建筑思想为线索,对日本现代建筑的主要流派进行了归纳、梳理和解析,并指出现代建筑的多元化都植根于日本的传统文化。通过本文的分析以期为我国建筑师在中国现代建筑的实践中继承传统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新疆干旱半干旱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当地大量的生土建筑且各具地方特色,其中吐鲁番地区的生土民居作为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建筑形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文中从吐鲁番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当地传统生土民居进行实地检测,发现这种适应气候而形成的生土民居也存在缺陷。在对其进行改进基础上,利用PHOENICS分析软件,模拟检测其夏季室内的风环境状况,结果表明,改进后半地下室式生土建筑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地的恶劣环境,为半地下室内营造舒适、凉爽的微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新加坡为例说明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与发展。佛教建筑是表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加坡的佛教建筑尤其反映其传承与革新的表现。新加坡佛教建筑的现代化明显地表现为建筑型制的现代化与建筑的多元功能等方面,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又得到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庭院空间的地域文化逐渐流失,很多承载着地域文化的建筑庭院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们认为传统建筑无法与高效批量生产的现代竞争,传统建筑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化出来。中国传统建筑庭院孕育了两千年的华夏传统生活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因此对于传统建筑庭院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需要长期的探索,从根本上认识和理解建筑庭院文化,从前辈们的设计中提取精髓加以分析和吸收,发展当代建筑庭院设计。  相似文献   

19.
日本现代建筑设计尊重文化,在此基础上又具备创新精神。文化在变迁发展中与设计息息相关,日本现代建筑的转译和隐喻恰能将其体现。文章通过对日本文化的介绍,并在对日本现代建筑特征进行概括的基础上,总结日本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的吸纳和表达。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世界上现存的文化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梁思成先生这段话耐人寻味之处在于,既然所有的建筑都依附于它的文化,那么中国传统建筑也体现了它所依附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特征,有自己完整的指导思想体系,空间体系和构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