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恶化和资源紧缺问题的日渐关注,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地下标识导向则是辅助人群认知地下空间环境重要导向系统。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标识导向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各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其设计的影响,提出改善城市地下空间导向标识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9)
伴随国内经济的不断增长,会展业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服务产业,各城市争先建造展览场馆。导向标识系统作为展会中人与展馆环境沟通的媒介,在会展区域空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对会展场所的导向标识系统关注程度不高,设计水平相对较低。笔者通过分析会展场馆导向标识系统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会展场馆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的整体思路,为参观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和规范的参观秩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9)
轨道交通的导向标识系统在乘客乘坐地铁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性的同时,还必须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本文通过对南京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分析,从而对南京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通用设计进行初步的探讨,浅析了南京地铁新线导向标识系统设计应具有的基本内容、主要原则等,并提出需要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滨海旅游业的高速发展,青岛迫切需要与自身城市定位相配套的城市旅游导向标识系统。通过问卷调查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游客对旅游导向标识的满意度与需求;基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按照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等五要素划分城市空间,并结合实地调查对各类意象中的典型导向标识进行深入研究,探究青岛城市旅游导向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满足游客需求的城市旅游导向标识系统应在合理设计与设置富有地方特色的导向标识牌的基础上,统筹建设全域各层面各领域导向标识系统的整体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标识系统对于轨道交通运营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因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起步较晚,对于标识系统的重视不够,近年来上海、北京对已运营线路的标识系统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反映出标识系统的重要性正在被人们所认识.本文对日本、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上海的轨道交通标识系统从标识的设置、标识体系、标识的色彩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以期能对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8)
文章对徐州老城区导向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出适合徐州老城区城市环境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策略;针对徐州老城区视觉导向标识系统的现状进行了探讨,提出相应的创新设计策略,以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7.
胡伟 《重庆建筑》2014,(4):35-37
导向标识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表现在建筑空间上即为对空间认知的引导。行政服务中心诞生于本世纪初,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是新型的公共建筑空间。在对若干行政服务中心导向标识现状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行政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提出导向标识的设计原则;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时代背景下,从重视人文关怀角度对导向标识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就医导向信息获取障碍,从建筑空间设计和标识设计角度出发,提出通过光影对比、色彩对比、尺度对比等手法增强空间的可识别性。结合多感官标识协同作用,分级设置标识等帮助患者快速获取就诊导向信息。并以广州市南沙妇女儿童医院为例,主要针对儿童及其家长两类设计人群的使用需求,展示如何通过节点空间和特色标识设计实现快速获取就医导向信息。  相似文献   

9.
作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街区导向标识系统从具体和微观的角度体现了域市的效率和人性化服务的水平,是传递城市信息的重要载体。分析了昆明市街区导向标识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后续改进中可遵循的一些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建筑空间导向标识的科学合理位置布置是对建筑的合理诠释。布点定位关键是:清晰地突出主题,依照导向原理之次序,层次分明地“揭示”每一个位置点。在导向标识设置规划中要遵循直接、简单、连续、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多到少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空间对于人类及自然的作用的重要性已经逐步得到承认。特别是大型居住区附近的公共空间,更是对市民生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北京市回龙观居住区为例,通过研究和分析居民区内城市公共空间,得出城市公共空间在大型居住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曦 《建筑与文化》2016,(8):131-133
历史上江南水乡城镇空间呈现高度的亲水性特征。而在近年城市扩张中滨水空间被忽视,城市亲水意向消逝。城市滨水空间的传统价值虽然减弱了,但新的价值增长了,在城市更新中需要恢复江南城市的亲水性特色。针对不同的滨水空间类型应采用不同的更新方法。首先根据河道尺度大小、滨河地块性质将滨水空间归纳为四个类型;然后对应这些类型提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法,通过增加滨水空间的活力而复兴江南城市的亲水性特色。  相似文献   

13.
概况国内外都市农业在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理论及设计实践,梳理发展脉络,可知其研究和应用范围已扩展至城市中的建筑空间、社区空间、城市环境、闲置空间以及更大尺度的城市空间等领域。结合中国国情,倡导结合我国城市空间特点进一步从政策管理、城市规划、建筑等方面发展这一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即生存性需求、情感性需求、发展性需求和价值性需求。不同老化阶段的老人具有不同的养老需求,居家养老为主的单一性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老人群体多样性的个性化需求。文章顺应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的不同规律,探讨了功能混合式的养老空间模式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了功能多元、开放协同、安养乐活三类城市适老空间设计策略,以期对未来城市空间的适老性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齐亮  王惠婷 《建筑与文化》2016,(12):214-215
本文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与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基本理论的深入理解,探讨分析TOD交通发展模式中站点周边城市空间及用地性质的最优化设计,以实现空间的集约利用,并以徐州市1号线韩山站为例进行站点周边土地开发与利用分析,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TOD背景下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开发与利用研究相关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于工程实践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和信息化双重冲击给中国城市地域文化和历史特征延续造成巨大危机。对地方文化基因的重新认知、提炼、抽象和组织重构,并对新城市文化进行储存、流传和创造性表达将是重建地方独特价值的关键。天河路商圈整体城市设计从复兴广州“千年商都”文化的视角出发,提出“六大文化特色片区”架构,结合开放空间设计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并通过在核心节点创造“城市事件”场所和景观凸显新商都文化精神和城市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17.
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推行存量开发已是业内共识的情况下,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似乎成为衡量一个项目开发优劣的标准。本文以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站为例,试图通过评价其“宅站共建”的应用可行性,来探讨当下城市空间诉求紧迫的局面下,如何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对其周边城市空间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城乡规划在经历不同阶段发展之后,迎来了以大数据和智慧城市为技术手段的新时期。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在城乡规划领域逐渐得到认可,并在近几年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将浅析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探寻新兴技术和概念如何协调和配合传统政策,从而辅助提出传统城乡区域解决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案。文章的创新点在于,将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综合考虑分析,相互协同,统筹数据分析和利用资源,用信息时代的方法为城市空间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彭粲 《建筑与文化》2016,(3):158-159
自然条件及人文因素的限制与要求使城市T型空间存在广泛,因此,分析和总结其类型分类有助于城市T型空间研究的展开,对城市空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空间构成角度入手,基于城市T型空间的形态特征,通过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这一概念的次级分类,并阐述了各个类别的异同点,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分类基础,并为其他城市T型空间建设提供相关指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场所理论为基础,对城市广场空间的情境表达进行分析,尝试探寻城市广场空间情境营造的方法,使得人们找到其在城市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