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数字油田"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空间信息工程系统可以完成从遥感及各种信息的采集,进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对各种信息的数字化、标准化和计算机化、网络化,从而达到可以进行统一交流、管理、数据共享与办公自动化相连等一系列运行系统的功能。“数字油田”的支撑技术包括:数据源的采集与获取、数字信息的处理与系统基础建设、“数字油田”的管理、分析及决策解决方案、建设“数字油田”软件平台开发环境解决方案等。  相似文献   

2.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工作的依据和耳目.它的任务是通过对油田化工厂的污染源、排放口和周围区域环境进行监测、综合分析,了解和掌握排污特性;按照国家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确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污染发展趋势;为本企业防治污染、节约能源和资源、开展环境科学研究等提供依据.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相似文献   

3.
数字油田及其基本架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数字油田的基本架构可划分为环境层、数据层、专题库层、模型层、应用层、集成层和战略层七个层次。数字油田是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是油田企业生产、科研、管理和决策的基础平台。数字油田在实现跨地域协同工作,快速获得企业外部环境信息,实现油田业务与技术的整合,实现油藏描述的可视化和互动性,实现油田状态自动监测,促进资源整合,大大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S油田是渤海典型的水驱开发稠油油田,目前油田已经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率的“双高”阶段,随着油田含水上升,油田低产低效井逐年增多,严重影响油田开发效果。针对S油田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对低产低效井成因进行分析,从剩余油、砂体发育、储层非均质性、注采关系、钻完井污染及井筒完整性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对低产低效井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低产低效井开展治理对策研究,制定了“平面分区、纵向分层、分类研究、治理与挖潜调整同步”的治理策略,最大限度发挥油田潜力和提高经济效益。近3年通过对S油田低产低效井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高含水砂体挖潜、薄层挖潜、高含水期水平井产能评价、注采井网调控、潜力储量评价等技术,成功指导了渤海S油田51口低产低效井的治理研究,新增探明储量300×104 m3。2017—2019年已治理33口低产低效井,2019年7月实现日增油近1200 m3,预测到开发期末累增油近240×104 m3,提高采收率近1%,低产低效井治理效果显著。该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海上稠油油田高含水期低产低效井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和《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发布,自行监测已成为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在国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立法剑指近年来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的新形势下,企业切实落实自行监测在环境监管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从企业环境监测的历史沿革入手,解析自行监测制度变革和完善过程,浅析自行监测在当前形势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期为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吐哈“三大”油田属低压低渗和高气油比油田,经过高速开发,低压、高气液比特征更为突出,造成油井补层后转抽作业压井液倒灌而严重污染地层,无效甚至返效。针对以上难题,吐哈油田开展了补层一转抽不压井一体化管柱技术实践和应用,在S3-231井现场试验一次成功并推广应用25井次,实现了补层和转抽的全过程不压井作业,作业后无需产量恢复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李建华 《石油仪器》2005,19(6):28-30
文章描述了“功图法”计量监测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实现功能。通过在安塞油田的应用评价,证明了“功图法”计量监测系统测试的油井产液量值与实际单量值趋于吻合,能够反映油井的实际产液能力,满足油井计量的精度要求,为今后油田油井计量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现代测绘技术是通过GIS、GPS、RS、DPS等科技技术完成工程测量、获取数据的过程。油田土地规划设计中测绘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规划建设、土地勘测定界、土地动态监测等四个方面;测绘技术除了油田勘探开发外,在油田日常生产与管理过程中也具有重要应用功能,包括原油集输、油气管道、电力、通信、给排水、设备机器等管理应用。虽然GIS、GPS、RS测绘技术在油田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缺点,应将测绘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优劣互补,形成油田生产管理动态、可视、不断更新等"3S"测绘技术。  相似文献   

9.
可视化技术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典型的应用方式有可视化管理、三维GIS展示和虚拟现实等。将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油田生产营运指挥系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可视化的多种展示方式展现,可获取生产营运指挥过程的重要信息,从而快速准确地把握营运指挥信息,提高生产营运指挥效率,为决策提供依据。可视化营运指挥系统的技术架构包括基础数据层、数据访问层、逻辑层、展示层。油田营运指挥系统的功能包括数据统计分析、动态监测、地理展示和预测预警、灵活查询等,这些功能可以基于大屏幕、桌面端等进行应用展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抽油井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及时、准确地获取油井生产信息,在吐哈丘陵、温米、鄯善油田,建立了3套Wellsnet井网信息控制监测系统,共实施350口抽油井。介绍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系统结构、系统组成、系统软件,及系统应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数字正摄影像图(DOM)较数字线划图(DLG)更为形象、直观地反映地形、地貌特征,将其与土地管理信息数据库在GIS软件中分析应用,能快速获取土地的开发利用情况及相关属性信息,对大型油田规划用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正摄影像图的制作包括数字航空摄影、像片控制测量、空中三角测量等环节。正射影像图成果是同时具有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的地图,具有精度高、现实性强、信息丰富直观等优点,在油田土地管理和用地规划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今后油田实施航空摄影测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江汉油田二氧化硫和酸雨的监测分析与统计,摸清了二氧化硫和酸雨的污染现状及污染原因,提出了合理的防治对策,从而达到了保护“两控区”环境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大数据时代海洋信息化建设在海洋环境监测、海洋信息获取等方面的需求,分析总结海洋环境智能化监测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立体感知体系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对多种海洋要素的立体、实时、原位在线监测,为实现智慧化的海洋开发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为降低油田开发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提出“三新三化”,即: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简易化、标准化、国产化。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在进行涠11-4油田东区的开发工程中,围绕这一精神采用多项新技术并实行新管理方法,使油田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新技术、新的管理方法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网络监测系统包括油气田勘探系统、油田开发系统、工程进度管理系统、地面建设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及物资管理系统。油气田工程中计算机网络监测系统实现的步骤主要分为3个阶段:软件系统需求与设计阶段、技术实施阶段及维护阶段。其中软件需求与设计阶段是根据油气田工程的实际需求,开发个性化的软件模块;技术实施阶段主要采取B/S的网络框架模式,并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获取现场信息,通过Java计算机语言实现整个系统的开发;维护阶段是对该计算机网络监测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的维护与完善,能够根据油气田工程的实际需要,实现功能模块的增量开发。  相似文献   

16.
油藏动态实时监测与调控是智能化油田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该技术以节约生产成本、最大化油田经济效益为目标,将油藏实时监测、数据分析解释、油藏数值模拟、方案实时优化与生产调控等多项技术集成一体,为制定油田生产预警、开发方案调整、增产增注等措施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动态监测与控制系统组成和现场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7.
印尼C油田储层层序地层分析与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油田位于印尼Java海西北部Sunda盆地。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对C油田储层(T组碎屑岩)进行了精细研究。C油田储层可以划分为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S1—S4)、3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S1和S2旋回主要为辫状河沉积;S3旋回早期以曲流河沉积为主;S3旋回晚期—S4旋回以三角洲沉积为主。S1—S4沉积时期,沉积环境从陆相河流环境逐渐过渡到海陆过渡相三角洲环境,为一水体推进过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压力监测井点的动态监测信息在时间上的不连续性和历史的继承性,首次提出了“时间推移试井”理论,并把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试井分析理论中,建立了“时间推移试井”的BP反馈神经网络结构模型。把试井的历史信息作为学习的样本,给出了优化的网络结构。结合模拟退火算法,避免了局部最优。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利用“时间推移试井”分析方法,可以对动态参数在时间上的变化进行推移预测。通过实例分析,实现了由单次试井分析向多次试井分析的拓展。  相似文献   

19.
在Mapinfo或Runtime运行环境下,针对油田勘探生产的需要,运用Mapbasic开发工具结合数据库管理编制了油田物探生产可视化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油田物探生产、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为广大勘探工作者提供一个查询获取油田有关井位及测网数据的高效有力的可视化工具,不仅能将用户需要的内容以表格、图件的直观形式提供给用户,而且能在图层上通过点击捕获信息并通过调用外部程序运行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低油价下,我国石油企业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以达到降本增效实现长远发展。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目前,我国将6S与油田生产相结合的研究较少。本文对6S理论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油田生产进行应用。6S理论在油田现场的应用可以改善工作、提高作业人员素质以及设备的维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