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DD98M镍基高温合金管状试样,研究了其沉积态、固溶时效态和长期时效态微观组织变化,对比分析了沉积态和固溶时效态试样中γ'相尺寸分布及在1000℃长期时效时γ'相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沉积态组织主要由外延生长的微细柱晶组成,枝晶间无γ-γ'共晶组织析出,试样中γ'相体积分数约为70%。合金中元素微偏析造成了枝晶干和枝晶间γ'相尺寸差异,其中枝晶干处为210 nm,枝晶间为560 nm。经固溶时效处理后,γ'相(约370 nm)均匀分布在γ基体上,其尺寸分布符合LSW模型。经1000℃长期时效500 h后,合金组织中无TCP相(拓扑密排相)生成,γ'相仍保持立方形貌,其尺寸几乎保持不变。固溶时效处理后,合金显微硬度从沉积态时的4420 MPa增加至4870 MPa,长期时效能降低合金硬度,降幅约5.9%。  相似文献   

2.
通过1100℃长期时效100~800 h,研究了一种试验第3代单晶高温合金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枝晶干γ′相逐渐变得粗大和不规则;而枝晶间γ′相形貌则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呈规则立方、合并长大、筏排化规律演化。枝晶干与枝晶间这种不同的γ′相演化规律主要由合金元素的偏析造成。时效300 h后,枝晶干析出了少量的针状TCP相,随着时效时间增加,枝晶干处TCP相析出量增加;枝晶间直到800 h仍未发现TCP相析出;TEM和EDX分析表明析出相为σ相,富含Re、W元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新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长期时效过程中γ'相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在950、1 000、1 050℃下时效0~1 500 h时,γ'相形态从最初的立方体形貌逐渐演化形成了不规则的条形、L形、迷宫形等。时效过程中,枝晶间γ'相的粗化速率明显高于枝晶干处的粗化速率。随时效温度地提高,γ'相的粗化速率加快。枝晶干处与枝晶间区域γ/γ'相界面共格应变能的差异是枝晶间与枝晶干区域γ'相粗化程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枝晶干处γ'相的粗化激活能与枝晶间处γ'相的粗化激活能分别为451 kJ·mol-1和345 kJ·mol-1。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某型号镍基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在高温时效过程中组织及性能的演变规律,利用扫描电镜、纳米压痕仪、疲劳试验机等测试方法对该型号高温合金高温时效前后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型号高温合金经980℃长时高温时效后,γ'相显著粗化,但其基本形态仍呈立方态分布;共晶γ'相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基本保持不变,而枝晶干的硬度及弹性模量均有所下降,对应宏观力学性能则表现为拉伸强度及980℃×250 MPa持久寿命有所下降。此外,高温时效前后,无论是平均弹性模量还是平均硬度,横向都比纵向001方向的大。这种共晶γ'相和枝晶干的力学性能所具有的方向性对于研究镍基定向凝固高温合金的各向异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激光立体成形技术(LSF)制备Rene88DT高温合金,对其在760~840℃温度区间进行高温短时(4~16 h)时效处理,采用微观测试分析方法对高温短时时效处理后γ'相形态、尺寸变化及粗化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立体成形Rene88DT高温合金在高温短时时效条件下,γ'相分布均匀,形态基本为球形,时效温度对γ'相的影响比时效时间更为显著;γ'相的粗化规律符合Lifshitz- Slyozov -Wagner (LSW)理论,γ '粗化激活能Q=211.65 kJ/mol,γ'相的粗化行为主要由Ti和Al在基体中的扩散所控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1100℃长期时效100-800小时,研究了一种试验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枝晶干γ‘相逐渐变得粗大和不规则;而枝晶间γ’相形貌则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呈规则立方、合并长大、筏排化规律演化。枝晶干与枝晶间这种不同的γ‘相演化规律主要由合金元素的偏析造成。时效300小时后,枝晶干析出了少量的针状TCP相,随着时效时间增加,枝晶干处TCP相析出量增加;枝晶间直到800小时仍未发现TCP相析出;TEM和EDX分析表明析出相为σ相,富含Re、W元素。  相似文献   

7.
对617B合金在650、700、750℃分别时效至3000 h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其在时效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经研究发现,在时效过程中617B合金中主要的析出相为γ'相、富Cr、Mo的M_(23)C_6。650℃/600h后开始析出γ'相,且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以及温度的提高发生一定程度的粗化。低于700℃时效,γ'相的粗化满足传统的LSW理论,而大于750℃长期时效则转变为以团聚为主的粗化方式。晶界碳化由细小不连续分布的锯齿状逐渐粗化转化为连续的网状结构,晶内碳化物析出增多。750℃高温长期时效,碳化物存在与基体、γ'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温时效对高温镍基合金沉淀强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750~1050℃下长期时效对Ni3Al基高温合金沉淀强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镍基高温合金在不同温度时效处理一定时间后,γ'沉淀强化相呈球形分散在γ基体上,随时效温度升高,γ'沉淀相微粒粗化,合金屈服强度降低,拉伸塑性提高.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的屈服强度增大,但当时效时间超过1000 h之后,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开始下降.Ni-Al合金的性能和沉淀相的颗粒大小、分布、体积分数及粗化速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白雪峰  任英磊  王文珍  金涛 《铸造》2006,55(6):619-622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一种Ni-Co-Cr-Mo-W-Re-Al-Ta系镍基高温合金经几种固溶热处理后的γ/γ'共晶变化情况,以及时效后γ'相形貌和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320℃下合金出现初熔现象。随固溶温度的提高,保温时间的延长,γ/γ'共晶减少;时效工艺为1180℃/4h时,一次γ'相的立方度较高,尺寸适中,分布均匀;当时效温度在1200℃以上时,γ基体通道中析出二次γ'相;当时效条件为1250℃/4hAC时,二次γ'相尺寸变大,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DZ9高温合金在高温时效过程中微观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利用纳米压痕仪对该合金时效前后微观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高温合金经长时间高温时效,共晶γ'相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基本保持不变,而枝晶干的硬度及模量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