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几天,我去幼儿园接儿子加加,看到儿子的同学果果和他爸爸对话的一幕.他爸爸似乎等得不耐烦了:“你还去不去毛毛家玩儿了?”果果一脸纠结:“嗯……我也不知道.你说去不去?”果果爸爸说:“你决定,自己想清楚!”果果看看操场上疯玩的小朋友,又想了想,嘟着小嘴说:“我……我也不知道!你说呢?”“这是你的事,你要自己做决定.”爸爸再次大声提醒.果果的眼神开始有些慌乱和躲闪,连一旁的我也为他着急起来.  相似文献   

2.
不爱吃饭、个头矮小的小学生邢二剑,大晌午跑回家来;书包还没放下便一头扎到了姥姥怀中,撒娇嚷道“姥姥,姥姥,外边来了卖雪糕的了,我要去买,姥姥给我点钱”二剑是姥姥的心尖子,外孙子说一不二,要啥给啥。听说要买雪糕,连忙掏钱,一下子便掏出了个10元票。正因嫌面额太大尚犹豫之际;王剑已一把枪跑了。约半小时才见二剑转回家,小肚子俨然已鼓鼓溜溜的了。大塑料袋中的一堆雪糕已软了、化了。二剑边吃边拿着雪糕逼着姥姥必须吃,一直看着姥姥吃到实在吃不了才罢手。二剑也同时让爸爸吃,让妈妈吃,不吃不依结果呢?二剑的中饭没有吃。他吃不下去了。这问题倒不大。因为平素他吃饭就没规律。关键到了下午快上学之时,二剑的肚子出了问题,先是咕噜咕噜直叫,随即腹泻、水样便不止,还带点血。姥姥因被逼吃多了雪糕,也同时拉稀闹肚、上腹疼痛不止。不用问了,都是因贪吃冷饮的结果。爸爸妈妈都只好请假,又给二剑学校的班主任老师打了电话,陪在一老一小两张打点滴的病人床边。一个下午,又一个白天……  相似文献   

3.
我是在二十五年前的正月里第一次结结巴巴地管这位让我心里总是发怵的叔叔叫爸爸的。所以怵他,是因为从小到大我一直怕爸爸,爸爸呢,又对这位叔叔尊敬有加,自然,我在他的面前就格外拘谨了。所以怵他,是因为他是她的爸爸。每次去她家,我最不希望她爸爸在家,因为他似乎不会笑,我在他面  相似文献   

4.
甜甜前几天总说半夜腿痛,白天却照样蹦蹦跳跳.虽然奶奶说孩子是在“拉扯”身体长个头,可妈妈还是不放心,便带甜甜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妈妈,甜甜是典型的“生长痛”,奶奶说对了.康康也叫疼,疼痛部位却是肚子,疼时捂着肚子趴在床上,有时甚至痛得满头大汗、面色苍白.不过,只要爸爸给他按摩一会儿就好了,然后翻身下床,嬉笑,活动如常.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康康是“胃肠生长痛”.  相似文献   

5.
好好 《美容院》2013,(5):48
当下越来越多的成人开始关注内心,倾听心灵的声音。对于成人而言,独处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对于儿童而言,过去,我们对儿童的关注焦点在于他们是否"合群",并且认为独处的孩子会很可怜、被忽视。而今,由于儿童白天的时间表被排得满满的,大部分时间在上学,回到家中看电视与吃饭。社会学家认为,每天适当的几个小时的独处,利于他们缓解压力,专注作业,更有自动自主的意识,为独立做好准备。求助仔仔妈妈:6岁的儿子很黏人我儿子从小就胆小,因此特别黏人。最开始是姥姥带着他,他就黏着姥姥,连姥姥上厕所都要跟着。上学前班后姥姥回老家了,他哭了几天就开始黏着我,连送他去学校每天都要哭上半天,我尽力的鼓励、打骂、哄骗,都没效果。现在虽然好了些,但他写作业非得让我在旁边守着,他和小朋友玩儿,我也不能离开他的视线,一个男孩子这样下去,我很忧心。  相似文献   

6.
我出生在大兴安岭一个幽静的小镇,周围环抱着原始森林.在山脚下有高高的栅栏围着姥姥的三间大房子。小时候我一直问姥姥:“为什么要用这么高的木头围着房子?”“是为了挡住黄鼠狼偷走院子里的鸡。”姥姥说。其实心里一直不全信姥姥的话.栅栏明明挡住了我去山林的路。  相似文献   

7.
已经中午1点了,天天还是兴致勃勃看着动画片,妈妈几次让她睡午觉,她都喊着不去.妈妈强行关掉了电视,天天大哭起来.爸爸看见了便把他抱在怀里哄他.这时天天说:"爸爸,我不想睡觉,如果不让你做自己喜欢的事,你会不会很伤心?"爸爸被问住了,妈妈也诧异,不知如何回答.  相似文献   

8.
正许多年以后,面对设计人生,孙云都将回想起他的2002年。"02年是我生命中非常大的一个坎,我的整个生活开始发生巨变,工作上的巨变,婚姻上的巨变,个人价值观的巨变。"工作上,孙云所开的设计与施工一体的公司即将走到尽头;婚姻上,"我们俩的心已经不是对方了"。这些都因为他个人价值观的慢慢转变,而有了深刻转机。童年与大学孙云的爸爸是军人,妈妈是医生。孙爸爸周一到周五都在部队,周六才回家;孙妈妈上班的  相似文献   

9.
我妈妈是典型的家庭主妇,也是我们家的主心骨,家事无论大小都需她亲历亲为。奶奶和姥姥生病期间,妈妈寸步不离、悉心照顾。同时还兼顾着爸爸和弟弟的生活起居。因为心急,妈妈抵不过病魔的缠绕,突发糖尿病并发症。送到医院时医生说需动手术,严重的话要截肢。  相似文献   

10.
《中外食品工业》2006,(6):38-42
“爸爸做饭又快又好吃,我可爱吃爸爸做的饭了。” “嗨,大家好,我叫杨美慈,我要向大家介绍我的爸爸,他做的饭可好吃了,还特别快。每次爸爸、妈妈把我从幼儿园接回家,我和我的娃娃玩一会儿,爸爸就把饭做好了。我爱吃爸爸炒的肉肉,很嫩,也爱吃爸爸做的鱼。娃娃也说爸爸做的饭好吃。”  相似文献   

11.
辣椒焖子     
<正>油汪汪、咸鲜扑鼻的辣椒焖子,在东北常常被用作杀饭的菜,也是百姓人家待客的一道美食。记得在我小时候,有年夏天舅姥爷来家中作客,姥姥拣了几只大鸡蛋,蒸了一碗辣椒焖子,香喷喷的。菜刚刚端上家里那张老黄榆木的地桌中间,我就一筷子去挑汪着油滴凝着蛋花的地方,结果姥姥一筷头子下来打在我  相似文献   

12.
正因为有他,从此我不再害怕去单位上班,不再害怕面对那些冷眼。所幸的是,冷眼越来越少,大家慢慢忘记了那个曾经嚣张的小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谦逊、平和、勤快的人。  相似文献   

13.
李有为  内建筑 《缤纷家居》2013,(7):59-61,58
许多年以后,面对设计人生,孙云都将回想起他的2002年。"02年是我生命中非常大的一个坎,我的整个生活开始发生巨变,工作上的巨变,婚姻上的巨变,个人价值观的巨变。"工作上,孙云所开的设计与施工一体的公司即将走到尽头,婚姻上,"我们俩的心已经不是对方了"。这些都因为他个人价值观的慢慢转变,而有了深刻转机。童年与大学孙云的爸爸是军人,妈妈是医生。孙爸爸周一到周五都在部队,周六才回家;孙妈妈上班的地方很远,早出晚归;所以孙云小时候很难得跟父母在一起。他发展了自己的兴趣,那就是画画和做很多手工、兵器、手枪、砍刀都做过。  相似文献   

14.
正我年少时并不太喜欢去南京,因为那时去南京多在暑假,与爸爸一同参加他的大学同学聚会。南京的夏天出奇燠热,配得上"火炉"称号,没有一丝风,清凉山毫不清凉,玄武湖也看不出多大秀色来。区别于苏杭,南京的水总让我感觉浓酽而并不潋滟,南京话也是硬梆梆的。满城的法国梧桐,树影遮天蔽日,把整座城笼罩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遗憾     
父亲年龄大了,血压又高,我不放心他一个人独自住在乡下,就把他接到了身边。来到城里的父亲还是一刻也闲不下来,每天天刚亮就起床,拖地、买菜、做饭。我劝他要多休息,注意血压,他却总是乐呵呵地说:"活动着心情舒畅,病都是闲出来的。"我拿他老人家没办法,只好由他去做。眨眼一年多过去了,一天早晨,父亲在饭桌上突然说道:"昨晚我做了个喜人的梦,梦见‘金地园酒家’了,梦见咱全家……""爸,这很正常,念旧是人之常情嘛。"我吃完饭还要赶着去上班,没等父亲说完,就抢白了一句。  相似文献   

16.
爸爸是军人出身,始终保持着硬朗的作风,到什么程度呢?爸爸不买菜、不做饭,甚至很少进厨房;他还严格禁止我沾酒,说,“一具女孩儿,喝酒!成什么样子!”然而有一天,我不公吃到了爸爸亲手做的饭菜,甚至还举起酒杯和爸爸对饮……有些人以“不会”为理由,逃脱在家里做饭的“苦差”.爸爸也不做饭,但他是绝对不屑于用这种借口的,他的理由很简单——我,怎么能做饭呢?于是,厨房天然地成了妈妈的阵地.但不做饭并不代表不会做饭,其实,爸爸做得一手好饭菜,初一展示便几乎动摇了妈妈靠着30来年烟熏火燎、辛苦劳作建立起来的地位和形…  相似文献   

17.
五年前,我随师傅去了宜宾一家酒店上班,那年我25岁。当时工资并不高,但我心里非常满足。不过,婚姻问题却总困扰着我,家里人也经常在催促,让我很是头痛。  相似文献   

18.
snower 《饮食科学》2012,(8):22-22
儿子断奶之后,晚上一般都是由我陪他睡觉。如果他很困,我只需要唱一首歌或者讲一个小故事,他就能很快入睡。如果他睡意不是太浓,他会摸黑在床上和我黏糊一会儿,到我肚子上骑大马,或在被窝里钻来钻去,甚至在床上从这头走到那头,尽管我一遍遍地吆喝他小心不要掉下去,他也丝毫不理会。他最爱干的是事情就是到这头看看我,然后再倒回去到爸爸那头瞧瞧。因为我在晚上从没离开过他,所以我一直担心如果我晚上有事外出,他能不能顺利入睡。  相似文献   

19.
也归园田居     
正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贾母对刘姥姥说:"我才听见凤姐儿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叫他快收拾去,我正想个地里现摘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刘姥姥却回道:"这是野意儿,不过吃个新鲜,依我们想鱼肉吃,只是吃不起。"刚从地里摘下的新鲜东西的活力,是历经四代荣华富贵的  相似文献   

20.
《中外食品工业》2014,(1):47-47
北方的年夜饭除了更岁之际要吃饺子之外,一桌丰盛的年菜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姥姥早就叮嘱我一定要去天福号买炉肉,做炉肉砂锅这道压轴菜。我问姥姥:“为什么非这炉肉不可呢?”姥姥悦:“这炉肉可是祖上传下来的福肉!”原来满族人商欢炙肉,这种习惯一直保留住宫廷里,御膳房用砖砌成烤炉,炉灶前有拱门,灶里三面都有灶架,把猪或者鸭子挂入灶堂内的炉架上,以枣木、梨木或桃木为燃料,这焰燃料点燃后无烟儿火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