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刊讯 上海试点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的示范项目.占今年上海供应总量65%的两个“1000万”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普通商品住房,将从规划、设计、材料和政策等方面全面试点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  相似文献   

2.
节能省地型住宅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对中国有着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节能省地型住宅适用技术体系以及节能省地型住宅技术的评估体系。有利于各项节能省地型住宅技术与产品的应用与研发,有利于提升上海市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建设水平,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的根本变革,必将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节能省地型住宅适用技术应用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荣 《住宅科技》2008,28(9):8-11
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是当前住宅产业现代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等领域,提出了建立节能省地型住宅技术体系的初步构想,并对如何评价节能省地型住宅技术和产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普通商品房由于建筑量大面广,节能省地效应尤为突出。文章通过对多年来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建设的实践经验.从规划设计、新技术应用、管理措施上,阐述打造节能省地型低价普通商品房的要求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娟娟 《住宅科技》2008,28(4):26-28
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指导意见》的目标和任务,结合上海实际,论述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大力发展节能省地住宅所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镇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为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住宅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着住宅建设的发展,国家的土地资源短缺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有必要培育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节能省地型的住宅。只有在住宅的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水、材料等资源,并融入环保理念,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住宅产业化过程中节能省地型住宅的作用,以及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构建要点,望可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住宅节能,在我国节能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是我国新时期住宅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建筑能耗占整个能耗中的30%,其中住宅占70%。是名副其实的能耗大户。在奉行建设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尤其是我国土地、能源等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开展住宅建筑节能,发展节能省地型  相似文献   

8.
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本文分析了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的现实障碍,提出必须加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的多个层面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并就如何加强法律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上海市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的现状,指出目前住宅建筑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上海市新建住宅节能省地建设的广阔前景,指出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推广受到了技术、观念、政策等方面因素的阻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地域性特征在节能省地中的作用与影响,指出节能省地型住宅的设计不能仅仅依靠材料和技术的创新,挖掘并利用地域性特征也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文章旨在启示建筑师应以地域性为设计基点,在节能省地型住宅的研究课题中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设计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承受能力与城市居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 《住宅科技》2006,(3):59-62
针对目前上海中低收入家庭面临的居住困难,运用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居住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我国大型城市面临的相关问题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健康住宅价格、错层结构、户型面积、节能环保能源等问题,提出住宅平面组合设计的可改性和适应性,避免平面组合设计的弊端,使建筑设计更人性化、舒适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从定量的角度说明沈阳市经济适用房投入比对商品房价格的抑制作用。根据2002~2012 年沈阳市统计年鉴提供的沈阳市经济适用房、商品房相关数据,以Eviews6.0 为操作平台,通过单位根检验论证数据具有可分析性,通过协整关系检验论证变量间存在某种长期关系,最后通过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构建论证变量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适用房投入比对商品房价格存在抑制作用,经济适用房投入比平均每增加 1%。商品房价格将降低0.08%。  相似文献   

14.
Energy Star, the largest voluntary housing eco-labelling programme in the US, conveys important signals to housing market actors about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homes. With energy demand from housing being a significant energy consumer and contributor to climate change, gaining insight into the diffusion patterns of these certifications is an important analytical step. Informed by theories of new product adoption, research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iffusion patterns of Energy Star certifications into US single-family housing from 2002 to 2013. The findings are generally congruent with recent studies of energy-efficiency adoption patterns in commercial property (real estate)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key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variation in the proportion of Energy Star-certified homes across US core-based statistical areas (CBSAs) are found to be public policy, climate, market attributes,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energy prices.  相似文献   

15.
舒王鹏 《山西建筑》2007,33(31):263-263,274
结合当前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节能住宅和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搞好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对策,以达到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利用自然能源,从而提高住宅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加强城镇规化和城镇住宅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的若干政策建议。要正确处理城镇建设与节约土地的关系,提高对地下空间利用的认识,鼓励建设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注重住宅建设与使用过程中总的资源能源消耗,建立“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观念”。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制定相应的技术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为保障,促进住宅建设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相似文献   

17.
保障性住房设计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在总体、单体、立面等方面的比较,论述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方向与定位。获奖方案——“平凡一生”,采用可灵活分割的“坯型”的设计手法,适应保障性住房的居住群体一生各个阶段的居住需求;通过户内空间变化、节能技术的应用,来完善居住功能,使住户一生受益。  相似文献   

18.
分别建立开发商开发行为模型、地方政府开发行为模型、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模型和住房消费和投资行为模型,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发现:在快速城镇化条件下,如果政府不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不加快开发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必然导致商品住房的大量开发和房价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9.
管式住宅的节能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印度管式住宅的典型实例(帕雷克住宅)分析,探讨了帕雷克住宅的节能降耗的优点,为我国的节能住宅设计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20.
李晓鹄 《山西建筑》2014,(35):231-232
通过对北京市自住型商品房新政策以及新的供地方式的分析,预测了实施后正反两面的效果,最后得出解决方案,指出新政策一方面可加快中低价位自住型商品住房的建设,符合居民实际需求,并能大幅对冲商品住宅售价的上涨,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普通刚需产品减少,普通商品房价格进一步上涨,进而导致城市肌理被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