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用N,N′-间苯基双马来酰亚胺(MPBM)作助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作硫化剂制备四丙氟橡胶胶料,用热重法研究MPBM对四丙氟橡胶胶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MPBM的胶料相比,添加MPBM胶料的热分解温度提高,热分解表观活化能(E)增大;随着MPBM用量增大,胶料的热分解温度增幅减小或热分解温度趋于稳定,热分解表观活化能先增大后减小;MPBM能提高胶料的热稳定性,当MPBM用量为10份时,胶料热稳定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在NBR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交联活性剂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树脂(MPBM)对丁腈橡胶(NBR)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中硫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MPBM使胶材耐热氧老化性能提高。MPBM用量为3份以下时,硫化反应表观活化能(Ea)随MPBM用量增大而减小;当MPBM用量达到4份时,Ea升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PBM与NBR发生了共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3.
梁兴泉  刘举  林宝凤  黎演明  侯长军 《应用化工》2012,41(6):1010-1014,1021
采用不同升温速率(51,01,5,20℃/min),在四氧化三铁存在下,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在氮气氛围中的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四氧化三铁存在下,LDPE的热分解只有一个过程,为一级反应,用5种不同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即Kissinger方法、Freeman-Carroll方法、Van Krevelen方法、Coats-Redfern方法和Horowitz-Metzger方法)计算了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5,种动力学分析结果均显示,与纯聚乙烯相比,四氧化三铁存在下,聚乙烯的活化能有所提高,而且在实验添加范围内,聚乙烯活化能的增加与四氧化三铁的含量成正比,表明添加四氧化三铁会提高聚乙烯的热分解温度,四氧化三铁能提高聚乙烯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4.
超细六硝基茋的热分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超细六硝基茋(HNS)的热分解性能,通过DSC-TG实验研究HNS-Ⅳ的热分解过程,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了HNS-Ⅳ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HNS-Ⅳ的热稳定性与HNS-Ⅱ相当.Kissinger法和Ozawa法得到的HNS-Ⅳ分解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21.4 kJ/mol和220.3 kJ/mol,比静态气氛下HNS-Ⅱ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减小27 kJ/mol.  相似文献   

5.
王松  王大鹏  梁东磊  宋秋生 《橡胶工业》2018,(12):1343-1348
研究笼形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OV-POSS)改性氯化聚乙烯橡胶(CM)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OV-POSS用量增大,CM胶料的硫化速度增大,硫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降低,OV-POSS改性CM胶料的硫化反应符合一级反应特征;CM胶料的拉伸强度逐步提高,拉断伸长率降低;CM胶料的储能模量、玻璃化温度和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双马来酰亚胺在ACM橡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MPBM)对ACM橡胶力学性能、热空气老化性能以及耐热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PBM用量增大,ACM硫化胶的100%定伸应力和硬度增大,拉促强度有所提高,拉断伸长率下降,表观交联密度增大,热空气老化性能以及耐热油性能仍可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胆固醇与β-环糊精包合物热稳定性及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 β 环糊精和胆固醇包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 ,β 环糊精和胆固醇包合物热分解反应级数大于 1,用Ozawa(1)法和Reich法求得热分解反应的平均表观活化能分别为 78 6 9kJ/mol、86 82kJ/mol。较低的表观活化能说明包合物的热稳定性与 β 环糊精和胆固醇之间的匹配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超细六硝基芪(HNS)的热分解性能,通过DSC—TG实验研究HNS—IV的热分解过程,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了HNS-Ⅳ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HNS-Ⅳ的热稳定性与HNS-Ⅱ相当。Kissinger法和Ozawa法得到的HNS-Ⅳ分解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21.4kJ/mol和220.3kJ/mol,比静态气氛下HNS-Ⅱ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减小27kJ/mol。  相似文献   

9.
通过热重分析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和苯乙烯一丙烯腈共聚物(SAN)在空气气氛中的非等温和恒温热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用 Flynn-Wall-Ozawa 方程求得其不同质量保留率时的热降解反应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在非等温热降解实验中,SAN 的热分解起始温度为307℃,热稳定性最好;PS 的热分解起始温度为264℃,热稳定最差;PMMA 的热分解起始温度为282℃,热稳定性居中。通过恒温热分解实验发现,SAN 的适宜脱挥温度为275℃,PMMA 的适宜脱挥温度为230℃,PS 的适宜脱挥温度为210℃。求解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表明,SAN 和 PS 为减速型热分解反应,PMMA 为加速型热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10.
崔灿灿  周琼  丛川波 《橡胶工业》2014,61(8):463-466
以硫化剂DCP/助交联剂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OV-POSS)硫化四丙氟橡胶,研究助交联剂OV-POSS用量对四丙氟橡胶的硫化特性、物理性能和耐盐酸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助交联剂OV-POSS用量的增大,四丙氟橡胶硫化胶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增大,拉断伸长率减小。当老化温度为140℃时,四丙氟橡胶硫化胶的腐蚀较为严重;盐酸浓度越大、老化时间越长,腐蚀越严重。当助交联剂OV-POSS用量为6份时,四丙氟橡胶硫化胶的耐盐酸腐蚀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TG)分析法,研究了含不同质量比硝酸镍/RDX混合物的热分解性能。通过Ozawa法和NL-INT法对4种不同混合物的表观活化能进行了计算。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硝酸镍含量的增加,混合物的热分解分成两个阶段,且吸热和放热量逐渐减小。4种混合物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随着硝酸镍含量的增加,分解活化能值逐渐减小,热稳定性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2.
新型膨胀阻燃聚丙烯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极限氧指数法 (LOI)和锥型量热仪(Cone)考察了膨胀阻燃聚丙烯体系(IFR/PP)的阻燃性能;利用热重分析法 (TG)研究了聚丙烯 (PP)及IFR/PP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动力学,采用Kissinger及Flynn-Wall-Ozawa方法分析PP和IFR/PP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利用Coast-Redfern方法确定了PP和 IFR/PP热分解动力学机理及其模型,得出了聚合物主降解阶段的非等温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IFR的添加提高了聚丙烯的阻燃性能,阻燃剂的提前分解降低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PP和IFR/PP热分解反应均属于随机成核和随后增长反应,其机理函数为g(α)= -ln(1-α),反应级数n=1  相似文献   

13.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甲醛(POM)/可反应性纳米二氧化硅(RNS)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RNS对POM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该材料的热分解变化,用Avrami方程和Hoffman-Laurititzen理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NS在POM结晶过程中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结晶速率常数K增大,半结晶时间t1/2降低,表面自由能下降,Avrami指数n有所降低,说明RNS改变了POM的结晶和生长过程,RNS提高了POM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其中,添加5%RNS的POM复合材料起始分解温度提高了32℃,用FOW法和Fried-man法计算其分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均高于POM,这说明RNS与POM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RNS既是POM的成核剂又是热稳定剂。  相似文献   

14.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PES-C/PSM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进行分析,并以Kissinger法研究其热分解动力学,计算热分解表观活化能Ea。结果表明,在空气氛下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随PSM含量的增大而升高,且当PSM的含量提高至1.0%,复合材料的热分解结束温度提高了41.29℃。复合材料的表观热降解活化能随PS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与纯PES-C(Ea_(PES-C)=241 kJ/mol)相比,当PSM含量为1.0%时,PES-C/PSM复合材料的活化能为264.76 kJ/mol,较纯PES-C提高了9.86%。  相似文献   

15.
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体系的热分解过程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了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体系[n(KAS6):n(CaSO4):n(CaCO3)=1:1:14]加入脱硫灰渣组分脱硫时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改变反应温度、脱硫灰渣组分和钾长石粒径,热分解过程均受金斯特林格模型固膜扩散控制;反应速率与钾长石初始粒径的平方成反比;添加脱硫灰渣组分有利于降低表观活化能,有利于利用脱硫灰渣热分解钾长石生产钾肥.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得到B/KNO3的热分解曲线,用Kissinger方程估算了B/KNO3的表观活化能,用标准作图法得到最可几热分解机理函数,再用积分法求得不同升温速率下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计算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增大,E和A都略有减小,但都与非机理计算结果有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活性助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和N,N一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MPBM)以及硅烷偶联剂Si一69和钛酸酯偶联剂NDZ201对超细滑石粉填充三元乙丙橡胶重点硫化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AIC和MPBM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在适当的用量下可以提高胶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硅烷偶联剂Si一69和钛酸酯偶联剂NDZ201均可增进滑石粉与EPDM分子的结合,在适当的用量下可以改善胶料的力学性能,使得胶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而Si一69可与EPDM分子形成化学键结合,所以其偶联效果比NDZ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采用热重(TG)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下,S–N–P阻燃剂对聚碳酸酯(PC)热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S–N–P阻燃剂的加入使PC的初始分解温度和失重速率最大时的温度降低,即S-N-P阻燃剂能促进PC提前分解成炭。通过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法对其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探讨,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均表明S–N–P阻燃剂的加入使得PC的热分解活化能降低。采用时–温等效原理对阻燃PC老化寿命进行了预估,发现S–N–P阻燃剂的加入使PC老化寿命明显缩短,但也表明S–N–P阻燃剂加速了PC降解成炭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提高了PC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炭黑品种及用量对胎侧胶耐屈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胶料硬度(邵尔A型硬度为75度)时,随着炭黑粒径的增大,胶料的Payne效应减弱,热稳定性能下降,定伸应力增大,拉伸强度减小,压缩疲劳温升和耐屈挠性能降低;固定炭黑品种(N550)时,随着炭黑用量的增大,胶料的Payne效应增强,硬度提高,定伸应力增大,拉断伸长率减小,压缩疲劳温升和耐屈挠性降低;炭黑品种和用量相同时,添加环保芳烃油会降低胶料的压缩疲劳温升和耐屈挠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转矩流变仪将聚乳酸(PLA)与云母(Mica)熔融共混,制得复合材料(PLA/Mica)。利用热失重仪(TGA)和维卡软化温度仪(VST)仪测试热分解温度和热变形温度,来表征PLA热性能随云母含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添加云母后,PLA热稳定性降低,热分解温度随着云母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同时,添加云母后PLA耐热变形温度增加,其中云母含量5%的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为72.5℃,与纯PLA的64.5℃相比,提高了8℃;在铝酸酯偶联剂DL411、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四种偶联剂中,偶联剂KH-550表面处理后云母和PLA共混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相对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热变形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