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马头门掘进一直是制约竖井施工的关键。针对思山岭铁矿1500m超深副井,设计有20个单侧马头门,1个双侧马头门,其马头门数量多,施工难度大;其中-560.3~-895m中段的6个单侧马头门采用掘出支一体化施工工艺,优化了施工工序,使单个马头门平均施工周期降为19d,比施工计划缩短6.5~10.2d,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侯进山 《煤炭工程》2014,46(1):41-43
介绍了马头门分层施工设计方案,从施工顺序、爆破方式、出矸等对马头门分层施工工艺进行了论述,采用了"锚网索喷一次支护+钢筋混凝土二次支护"的组合方式对马头门主体部分进行支护。结果表明,分层施工马头门,既能保证马头门施工安全和质量,又能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效,缩短工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莱芜市鲁中矿业集团莱新铁矿2#副井井筒深度832.402 m,马头门及相关硐室施工12层,井筒施工采用立井快速施工工法,12层马头门施工采用锚网喷临时支护掘进完毕后进行整体浇注砼的方法,保证了马头门和井筒砼的整体性,每月井筒一层马头门平均施工50 m,达到了正规循环,实现了硐室施工安全、快速、优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彭庄煤矿副井马头门在施工中发生较大变形甚至大范围冒顶,通过对马头门的破坏分析,根据已有的工程加固治理经验,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支护经验,研究并提出彭庄煤矿副井马头门加固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案。马头门施工完成后,围岩稳定,无明显变形,随后进行收敛变形测试,马头门两帮和顶底板总的变形量分别为4mm和5mm,有效的提高了马头门及其相连井筒、管子道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控制住了围岩的变形,保证了巷道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5.
刘庄矿风井马头门破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刘庄矿中央风井马头门的破坏和加固过程。对风井马头门破坏的原因、破坏后的修复加固、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了保证马头门安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海则煤矿2#副井井筒采取全深冻结法施工。介绍了在施工井底马头门过程中揭露冻结管期间,采取冻结管封堵工艺、冻结孔与冻结管之间环形空间及马头门顶板上方含水层注浆封水等技术,有效地封堵了冻结管、环形空间及马头门上部含水岩层裂隙,成功控制了马头门顶板及冻结孔环形空间的淋水,为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朱集西煤矿风井井筒-860m水平马头门施工实例,分析了锚网索喷钢筋混凝土复合支护技术在马头门施工中的应用,复合支护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及稳定性,保证了井筒与马头门的整体性,施工快速安全,工程质量优良,对矿井建设具有显著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中煤第三十一工程处近几年在山东等地一些矿井马头门的施工实践中总结出了马头门合理施工方法,从而解决了井筒与大断面平巷十字相交所带来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井底马头门工程量大、结构复杂、施工较困难,东滩矿井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前提下,采用锚喷加金属网做临时支护,随井筒自上而下分层连续掘进(每侧3~4m)马头门,而后由下向上利用液压滑模随井筒一起整体连续浇灌混凝土。这种施工方法能充分利用立井施工设备、减少工序转换时间、加快施工速度,且井筒与马头门的整体性好。利用滑模砌筑马头门需解决好防止支承杆弯曲、防止模板产生椭圆变形和马头门部位模板的稳放等问题。这些问题关系着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甚而能影响滑模砌筑马头门的成败。自1981年11月起,相继在东滩北风井、主井、副井和西风井成功地利用滑模砌筑马头门,且工程质量优良。下面仅就其施工中的几个技术问题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从中煤第三十一工程处近几年在山东等地一些矿井马头门的施工实践中总结出了马头门合理施工方法,从而解决了井筒与大断面平巷十字相交所带来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朱集西矿井马头门上下岩性,结合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支护方式,并参考周边矿井成功实例,研究并提出朱集西矿副井马头门支护方案.副井马头门施工完成后,围岩稳定,马头门两帮和顶底板变形移动量都非常小,有效地提高了马头门和副井井筒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控制住围岩变形,保证巷道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2.
1981年1月和7月,我处先后锚喷施工了徐州鹿庄风井和宜兴白泥场矿副井两个井筒的马头门。徐州鹿庄风井井壁即是错喷支护,所以马头门的锚喷施工亦较顺利。宜兴白泥场矿副井井筒井壁是现浇混凝土,转入马头门施工时要改为锚喷支护,我们参照徐州鹿庄风井的经验,较好地完成了该井马头门的锚喷施工,达到了安全、优质、快速、经济的效果,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一、工程概况宜兴白泥场矿副井净直径5米,混凝土井壁厚500毫米,马头门落底水平为-550.25米,地面标高 3.5米。马头门毛宽6.2米,最大掘进断面42.1  相似文献   

13.
丁养红  唐功建 《采矿技术》2006,6(3):556-557
马头门是立井井筒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对加快施工速度和提高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在新泰市王家寨煤矿风井马头门施工中,借助砌壁大模板,采取了合理的施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马头门是立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部分的巷道,该段巷道断面大、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时须与井筒同时施工方可确保马头门与井筒的整体连续性。为此,结合某矿山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竖井马头门掘进及支护工艺,为矿山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展鸿  王全明 《煤》2009,18(11):72-73
介绍了赵庄煤矿二号井副立井马头门施工后的变形破坏情况,对变形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锚网索喷支护修复措施。修复措施实施后,马头门基本不再变形开裂,保证了马头门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6.
孟村煤矿副井马头门位于深厚煤层中,为了防止施工后变形破坏,通过模拟试验,选择了合适的结构形式——马蹄形反底拱。一次支护为锚网喷+锚索,增强了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减小了硐室顶、帮载荷。永久支护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碹。掘砌施工分段进行,先主体工程,后附属工程,减小了大断面掘进给围岩带来的破坏。冻结管穿过马头门位置预埋注浆管,进行注浆封堵,隔断马头门与冻结管外环形空间的水力联系,消除了水压对马头门的作用力,减小了马头门载荷。马头门竣工后,进行了为期2年的变形破坏观测,未出现底鼓和顶板下沉、墙部位移现象,稳定性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钻井施工的井筒马头门所处的岩性及受力情况,提出了曲墙底拱封闭断面、复合支护结构的马头门设计型式,并成功地应用于陈四楼矿中央风井马头门,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鲁新矿井副井马头门大断面快速施工中采用正台阶法进行施工,首先按照拱基线把马头门分为上下两层,先拱后墙的掘进顺序,掘进时采用光面爆破方法,然后将马头门刷帮至设计尺寸,挖掘机装岩出矸方式。取得良好的施工速度和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头门是矿井的咽喉部位,因其位置的特殊性,在马头门硐室开挖过程中,其受力状态十分复杂。尤其是对于千米深的立井,处于高应力下的围岩受多次施工扰动,应力集中严重,围岩应力往往会超过岩石强度,可能会引起马头门硐室围岩失稳,造成支护结构破坏,甚至危及马头门硐室处上下段井壁结构的安全。为此,开展了副井马头门围岩收敛变形监测工作,并基于围岩变形监测结果,对马头门支护结构进行了优化补强设计。  相似文献   

20.
赤峰柴胡栏子黄金矿业有限公司4号立井,净直径5.5m,井深798m,共设13个中段,各中段设单向马头门。根据以往施工经验,马头门采用分层打眼法,先打上部拱顶眼,再打下部直墙眼,一次爆破成形。通过加强打眼班管理,严格控制各道工序时间,把每个马头门掘砌施工时间控制在了8d以内,实现了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