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博  石陶然 《北京服装纺织》2004,25(3):17-19,25
通过大量的试验和专题测试,分析了络纱速度、络纱张力、清纱板隔距、槽筒材料、上蜡工艺和气圈控制器等因素对筒纱质量影响,探讨了提高络纱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工艺原理和实践上,阐明了制定村田No.7-Ⅱ型络筒机络筒张力、络筒速度和电清工艺设定的依据及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一次络筒,二次络筒质量的变化进行了讨论,列出了一次络筒,二次络筒质量检测数据。还分析了一次络筒,二次络筒质量变化的原因,并就络筒工序工艺的技术管理工作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工艺原理和实践上,阐明了制定村田N0.7-Ⅱ型络筒机络筒张力,络筒速度和电清工艺设定的依据及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络筒张力和速度对纱线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络筒张力和络筒速度是络筒中重要的两个工艺参数,纱线在络纱过程中受到张力和磨擦等机械作用,使络筒后纱线质量发生了变化,文中通过一系列试验,分析了不同络筒速度和络筒张力下,络筒工序对原纱质量水平(强力,强力CV值,条干CV值,毛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27.8tex苎麻纱毛羽,通过试验,对络筒工序的络纱速度、络纱张力、毛羽消除器的工艺参数、浆纱配方和浆纱工艺等进行了优化,制定出合理的工艺参数,并提出了络筒和浆纱工序减少苎麻纱毛羽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明杰 《棉纺织技术》1998,26(10):51-52
涤棉纱与纯棉纱相比具有强度较高、条干均匀度较好、耐磨等性能。但是在相同的络筒工艺条件下,涤棉纱百管断头较多,络纱效率低,严重影响车间生活和棉纱质量。通过电子清纱器切疵数据分析,发现造成涤棉纱络筒断头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一是短粗节;二是长细节及中长细节...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影响络筒工艺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络筒速度2 000~2 500r/min、导纱距离8~10 cm、张力0.6~1.1 cN/tex、卷绕密度0.36~0.5 g/cm3,解决了络筒生产中张力差异大、卷绕密度不匀问题,达到耐磨保伸目的。  相似文献   

9.
赵筛喜 《毛纺科技》2012,40(7):8-11
研究络筒、浆纱工序减少31.3 tex麻纱毛羽的措施。运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对络筒速度、络筒张力、毛羽消除器、双浸双压上浆工艺、上浆率、回潮率、浆料配方、湿分绞根数等工艺因素进行研究,并优选出合理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络筒速度越大,毛羽越多;络筒张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降低纱线毛羽;选用低黏度成膜性好的浆料,采用"高浓度、低回潮、高上浆、双浸双压、湿分绞"的工艺路线,能显著降低麻纱毛羽,并把布机断头率降低到0.6根/(台.h)以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络纱张力、络筒速度、清纱板隔距、不同材质槽筒对筒纱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控制络纱毛羽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索减少络纱毛羽的有效措施.通过采取优选络纱速度和退绕张力,合理控制筒纱卷绕硬度,加装气圈控制环,增大细纱卷绕动程,加强设备基础维修,减少筒纱回倒次数等措施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络筒毛羽的增长,达到提高纱线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毛羽综合指数和毛羽增加率两个指标对络筒工序毛羽产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减少络纱毛羽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利用赐来福AX5型络筒机生产27.8 tex苎麻纱时自动络筒机的运转效率,为提高络筒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率,提出如下措施:优选苎麻脱胶煮练工艺、调整脱胶软麻乳化油制油工艺、优化精梳工艺、优选并条针梳机工艺和细纱上机牵伸工艺、改进细纱卷绕工艺,并加强自动络筒设备的维修及运转操作管理.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自动络筒运转效率提高,断头减少.  相似文献   

14.
筒纱染色以高效率低消耗占优势,已在纱线染色中占有一定比例,但实践中发现有时出现毛羽较厉害的纱,直接影响了纱线的质量,并会造成许多浪费。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发现毛羽在络筒和染色工序都会出现,经过对络筒工艺、染色工艺分析优化,并提高对络筒环境、络筒设备的要求,提出在生产细节上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进行整改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毛羽现象减少了,并且提高了制成率,降低了消耗,实现了在生产管理细节上的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5.
络筒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络筒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指出摩擦纱段,气圈破裂器,络筒速度,清纱器隔距,槽筒材料,槽筒摩擦传动和机械状态是影响络筒毛羽的主要因素,毛羽转移仅是引起毛羽增加到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总结络筒过程中乱纱、夹回丝、小辫子纱、双纱纱疵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分析了细纱管纱脱圈、大吸嘴与筒纱距离、张力盒作用不良、结头动作频繁、筒纱与槽筒接触不良对筒纱乱纱纱疵的影响,并介绍了预防筒纱夹回丝、小辫子纱、双纱纱疵的技术要点。认为做好细纱管纱成形工作和张力盒、捻接器等部件的检修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乱纱纱疵的发生;合理设置络筒工艺和做好各部清洁工作才能更好的减少筒纱各类纱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络筒工序中,通常只考虑筒子的成形、卷绕密度及纱线外观质量,而忽略了原纱经络筒加工后纱的内在质量的变化。为探讨络筒工序对原纱千米纱疵数、强力的影响,我们曾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现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国外络筒技术发展趋向,并对国产1332型络筒机和引进的自动络筒机进行性能比较,最后在回顾我国络筒机研制工作的基础上谈了我国络筒机的技术改造问题。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分析络筒过程中,在使用垫圈加压的圆盘式张力装置时,络筒速度不同纱线条干变化必然引起不同的动态张力和对亚麻纱产生不同影响及为稳定张力、减少断头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利用倍捻机将高强低伸绦纶长丝缝纫线络在铝合金筒管上进行筒染新工艺,在国内尚无先例。我们知道,高强低伸绦纶长丝缝纫线的常规筒染工艺为,采用国产 GA012型或意大利的 TURO/FMK_3型松式络筒机,将纱线卷绕在特制的不锈钢筒管上;然后,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