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为定量评价道路几何线形对立交噪声的影响,研究了基于几何线形计算立交噪声的方法,以车辆行驶速度为切入点,拟合噪声级和车速之间的关系.对于匝道噪声的计算,根据等效声级的定义给出了相对等效声能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采用将匀速运动段与变速运动段噪声能量相加的方法求出总的噪声能量,建立了相对等效声能量与匝道长度之间函数关系,用对匝道长度进行积分的方法,根据等效声级的定义式推导出左、右转匝道的噪声级.根据主线设计速度、噪声级和车速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主线噪声级计算公式.立交总噪声通过对各条主线和匝道的噪声级叠加求得.通过对黑龙江省鹤大立交的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立交匝道变速运动段的噪声计算问题,能够将车辆在立交行驶产生的噪声与道路几何线形联系起来.当道路立交的几何设计条件已知,可以根据几何线形参数进行噪声污染计算,为定量评价立交噪声污染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各类设备噪声的发生机理、传播方式、频谱特性进行分析,运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噪措施,对设备的噪声实施有效的综合治理,将受噪声干扰的受声点,噪声级控制在相当于当地环境的噪声国家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噪声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监测环境噪声为目的,设计了对噪声统计声级(LN)、等效连续声级(Leq)、噪声污染级(Lnp)、交通噪声指数(TNI)、昼夜等效声级(Ldn)、标准偏差(SD)等常用噪声评价量进行测量、存储、统计、分析的噪声监测系统.给出了其设计方案、原理框图及软件流程图,并着重介绍了主要硬件电路、程序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实验证明,该系统工作正常,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通风空调系统的气流噪声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提供了一种吸送风式通风管道元件气流噪声的混响测试方法及相应的实验数据整理公式.该方法具有测值范围宽、准确性好及易于控制流动参数等特点,可作为今后气流噪声研究中实际应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使用齿轮噪声级计算公式预估二级齿轮的噪声级,并经实验运转测试分析,寻找齿轮产生噪声的原因和机理,提出了采用轮齿修缘、阻尼降噪等措施,其降噪量可达6 ̄7dB。  相似文献   

6.
统计能量分析用于工程机械驾驶室噪声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一个简化的工程机械模型驾驶室为研究对象,将其周围环境简化为扩散声场,建立了其在扩散声场中声传递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导出了驾驶室内声级及驾驶室外-内声级衰减量的计算公式,对其室内声级以及外-内声级衰减量的理论预估和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频带内,在400Hz以上,理论预估结果与测试结果的最大误差为2.7dB,满足工程需要;在400Hz以下的低频段内,误差较大.运用该方法,针对具体的工程机械驾驶室,将外界对驾驶室的激励用量化的功率流表示,将分析模型进行细化,在低频段与有限单元法结合起来,可在设计初期,对驾驶室内的噪声级进行预估,对驾驶室降噪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典型南方城市地铁1、2号线站点的检票区、候车区和车厢内噪声进行监测,获得各监测点的等效连续A声级(L_(Aeq))、最大声压级(L_(max))、最小声压级(L_(min))、累计百分数声级(L_(10)和L_(90))、声暴露级(SEL),分析地铁的声环境质量现状。结果显示:地铁车厢内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L_(Aeq))为75.3 dB,候车区和检票区为62.8~72.3 dB,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数据显示地铁车厢内噪声以500 Hz以下的低频噪声为主,总体声环境质量检票区优于候车区,候车区优于车厢内。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依据GB/3096-93声环境质量标准,开发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新型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以声压传感器和PC机为硬件基础,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了传统仪器功能的高度集成,实现了面板输入控件和显示控件合理布局.仪器可以在25~138 dB测量范围内实现±1.5 dB的精确度和0.1 dB的分辨率;实时检测并记录周围环境的声级、瞬时声级、连续等效声级、最大和最小声级;图形化实时显示噪声的时域波形和频谱;自动实现环境声级超限报警并记录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9.
作者近年来对重庆市若干营业性舞厅的室内空气状态参数、空气质量、噪声级与照度进行了广泛调查与测试。本文在此基础上介绍舞厅室内环境与空调系统的现状,对导致室内空气质量恶化的原因、室内与新风设计冷负荷指标进行分析,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改善室内环境与节省空调系统能耗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针对通过噪声的空滤器声学特性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方法分析研究了一种中型乘用车通过噪声的特性,比较该车进、排气两侧通过噪声的声级和频谱特性,确定了进气噪声对车辆进气侧通过噪声的重要影响.为了解决该车进气噪声的问题从而达到整车降噪的目的,应用实验与边界元法计算两种手段,对该车空滤器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空滤器声系统的第一阶声固有频率与进气噪声基频相耦合是造成该车辆进气侧通过噪声高于排气侧的重要原因.基于这一研究结果,在计算和实验的基础上利用Helmholtz共振腔对空滤器的声学特性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空滤器对降低车辆进气侧通过噪声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居住区声环境质量的控制改善与灰色聚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居住区声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交通、工业、施工和社会生活等噪声;研究了居住区声环境质量是居住区室外声环境质量和室内声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反映;构建了基于居住区室外声环境质量和住宅室内声环境质量影响因子的居住区声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居住区声环境质量分级控制标准;从规划、技术和管理的等方面提出了居住区声环境质量的控制措施和改善方案;建立了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的居住区声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评价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抑制空调系统对高速列车车内噪声的影响,在风道内设置阻抗复合消声器,量化分析传声特性是高速列车低噪声设计的重要内容. 基于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FE-SEA)混合法建立某高速列车风道消声器传声特性分析模型,对80~3 150 Hz频率区段的风道消声器传声特性进行预测计算. 采用声学有限元法建立风道消声器声学模态分析模型,针对传递损失的峰值和谷值所在的频率区段,计算风道消声器声学模态,解释传递损失峰/谷值的成因. 从提升声学性能的角度,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风道消声器进行设计方案优选. 结果表明:风道消声器具有良好的降噪作用,声学模态振型特性是传递损失峰/谷值的成因;消声器阻性特性对传递损失的影响最大,通过吸声选材优选可以最大提高传递损失18.0 dB;消声器抗性特性影响相对较小,通过吸声包数量和位置的优选可以最大提高传递损失4.1 dB;考虑阻抗复合优选方案,最高可以提高风道消声器传递损失18.6 dB.  相似文献   

13.
以徽州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一幢典型传统民居进行为期一年的室内多项环境参数现场测试以及连续监测,从舒适性角度对民居室内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徽州传统民居具有"冬冷夏凉"特性;夏季自然通风、遮阳以及隔热性能良好,其室内热环境较为适宜;冬季防寒保温及密闭性效果不佳,其室内热舒适性差;过渡季(春、秋季)室内热环境较好,人体热舒适性好。徽州传统民居室内具有较好的声环境,但是光环境不佳,大部分时段不能达到现代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4.
管道低频噪声的自适应有源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实际的具有行波的管道模型,研究一种降噪方案.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用来导出降噪的自适应系统的传递函数,对RLS、LMS和LSL算法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不存在声反馈时,对0-500Hz的宽带噪声可达到平均降噪量(MNRV)27.5dB.若存在声反馈并使用气流扬声器时,MNRV只有近似4.9dB.当该扬声器具有平坦特性时,MNRV可提高10.2dB.结论这项抵消技术可用于对排气管降噪.原则上,它亦可用于三维封闭空间的降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管道噪声有源控制的声学特性研究Ⅱ实验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在噪声有源控制系统作用下管道初级源与次级源之间驻波场的声场特性,在所设计的自适应有源消声实验系统上进行了低频段的单频消声实验,当各频率点分别取得了最大的消声效果后,采用驻波分离法对噪声有源控制系统作用下管道的声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当达到最大消声效果时,在初级源与次级源之间驻波场声反射系数的模接近于1,从管道上游传播过来的声能量大部分被反射回去.  相似文献   

16.
根据声辐射理论,在测功机上对某150型摩托车进行了噪声声强测试,测出了辐射噪声的分布情况及各部位声功率贡献,准确地进行声源定位.并根据统计最优原理,对原有的声强进行细分,而后对声强的测量误差进行了修正.对比检测结果发现:细分网格后,噪声源识别更准确,噪声声压的检测也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7.
Based up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sound field in a finite duct and the spatialsampling principle,this paper applies the adaptive filtering technique to the measurement of thesound field in the duct with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tanding wave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waveguide and high—order wavefront on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duct measured and the acousticmode theory prov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8.
S493Q柴油机噪声源识别与噪声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复声强法测量内燃机表面噪声场分布 ,对S493Q柴油机表面辐射噪声源进行了识别 ,在找出主要噪声源之后 ,采取了相应的降噪措施 ,达到了很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汽车车外噪声分析预测的声场空间变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载货汽车为研究对象,利用近场声全息和声场空间变换方法对其车外噪声进行了分析预测。建立了近场声全息测量系统,开发了声场空间变换分析软件,对被试汽车进行了车外噪声源的测试与分析。对汽车远场噪声特性和车外最大加速噪声进行了分析、预测,通过试验验证了远场噪声预测结果的有效性。并对用声场空间变换方法预测汽车加速行驶车外最大加速噪声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获得近场全息面上噪声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声场空间变换方法可对远场任意重建面的声场分布特性进行预测,并对形成该平面声场的主要噪声源进行识别,还可以对汽车加速行驶时的车外最大加速噪声进行近似预测。  相似文献   

20.
基于声强测量的宽带声全息技术(BAHIM)是由近场声全息(NAH)领域脱颖而出的一项新技术,它由全息面上互相垂直的2个切向声强分量计算出全息面上的复声压相位,得到全息面上复声压,再进行NAH处理.针对水中圆柱体的噪声源识别问题,给出了该方法在柱体中运用的基本原理,推导了全息重构公式在有限空间范围上的离散算法,对算法实现和滤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所编制的程序进行了仿真验证.该文的研究为BAHIM技术应用于在水中柱体辐射声场的重建噪声源识别和定位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