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成语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材料,也是一种文化。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都有丰富多彩的动物成语。通过对这些成语的对比翻译,对比英语动物成语的汉译和汉语动物成语的英译,我们可以看出中英两国文化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英语是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语言,英语在与其他语言的交流接触中吸收了对方的一些词汇.在与汉语的交流过程中,这种借词现象也存在,音译法、意译法、借用成语法和音意结合法等是英语吸收汉语词汇及表达法的几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进行了探讨,认为通过对两者的概念、范围、对应情况以及所反映的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对比,能够增强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获得对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较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英汉成语的异同,及英语成语翻译的方法,即直译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5.
成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它的文化意蕴与翻译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介绍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成语文化意蕴的主要来源以及英语成语汉译、汉语成语英译的一些基本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成语翻译的方法,译文尽可能完整、正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一篇调查报告。对24名工科大学生做了一项调查,旨在了解中下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是否利用母语的成语知识来理解外语的成语。结果表明,受试者采用了四种策略来理解本研究选出的60个英语成语,即,语言迁移法,语言知识法,上下文线索法、概念意义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英语和汉语的相关资料,认为英语的id iom这个词,其合适的汉译是熟语。然而,汉语中有两类英语中所没有的特殊熟语———成语、歇后语。它具有英语熟语所没有的特性。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英语作为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英语谚语和成语的创新使用即是1个佐证,这种创新使用使英语更具活力,更富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英语中以狗设喻的成语很多,而其意义又不尽相同的现象,分析比较了“dog”在中译英或英译中的成语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在所有的语言当中习语都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就像汉语当中有成语、谚语、俚语等语言一样,在英语中习语也在英语当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英语当中的习语如汉语一样承载着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英语习语和英语文化传统联系紧密。本文通过对英汉习语的翻译特点的研究,将会展现出英语习语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研讨了英语冠词在特殊场合所产生的特殊意义和特殊运用,着重指出了冠词的运用会造成对句子的意义、指代关系、词性等方面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英文中大量习语都用动物作喻体。英汉两种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对各具特色的动物所承载的涵义和喻义具有相关性和相异性。本文从翻译技巧的角度,通过对动物习语的比较,灵活处理习语中的文化因素,真正译出习语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量英汉习语的观察,比较这两种语言中比喻性基本对等的习语所用的形象,研究其出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背景等,更加透彻地理解和掌握习语的用法,并由此透视中西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语言、文化与翻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英汉习语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习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信息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文章借助于奈达对语言文化的分类,从文化角度比较英汉习语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英汉习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本质在于通过某种事物或概念来理解、感悟另一种事物和概念.本文以英语动物习语为研究语料,从隐喻认知角度研究了英语动物习语的认知理据及其解读过程.结果表明,隐喻认知理论对于英语动物习语的分析具有较强解释力,这为英语习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其开拓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习语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民俗文化,并进一步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在四个方面阐述了英语习语与英语国家节日民俗的紧密联系,即以宗教为主的英语国家节日民俗、英语习语与节庆活动、英语习语与节日饮食、英语习语与节日禁忌,其目的是积累相关习语的背景知识,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语言修辞手段之一的隐喻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语言的共有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隐喻在语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英语语言精华的习语也蕴含着大量的隐喻。因此,把概念隐喻理论和英语习语教学结合起来,研究习语中的隐喻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学习者了解英语习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语言思维能力及交际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英、汉两个民族所处的生活、生产环境、图腾崇拜、喻体选择、宗教信仰以及寓言、神话、典故等各种因素的对比研究,表明正是以上这些因数制约了英、汉成语各自的产生,并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之意义不同,要理解和掌握英、汉成语的涵义必须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