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园林城市塑造新世纪的城市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鲁豫 《中国园林》1999,15(5):15-16
园林城市不仅能塑新世纪城市的美好形象,而且能创造更加宜人的住区环境。建设园林城市要重规划设计;加强科学研究;配套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园林城市献给二十一世纪,把美好的家园留给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2.
2006年以来,为把信阳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城市,信阳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以增加绿化面积、提升绿化品位、打造绿化精品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目前,信阳市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42.38%,  相似文献   

3.
《城市亮化》2009,(1):I0003-I0003
平邑县委,县政府重视城市亮化照明工程,坚持把平邑县城着力打造旅游城、商贸城,现代城,山水园林城市的定位和抓县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融为一体,为争创省级园林城市谱写了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争取用三年的时间把昆明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是昆明继99世博会、2000年城市创建计划后的又一次行动计划.通过对昆明城市绿化建设的一点认识,希望促进昆明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5.
王亚军 《山西建筑》2009,35(25):24-25
以河北省迁西县为例,分析了山水园林城市的内涵,明确了自然山水资源在山水园林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着重阐述了自然山水资源在山水园林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保护与利用,从而促进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艺 《山西建筑》2010,36(28):36-37
简要介绍了山水园林城市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和山水城市的理论要点,描述了中国新时期的理想化城市模式——创新的山水园林城市,具体阐述了我国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实践及对奉节的借鉴意义,并对奉节县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进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 上海日前被建设部正式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专程从北京抵沪与上海市市长韩正一起参加了揭牌仪式。 韩正市长表示,上海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后,绿化建设将在新的起点上持续发展,紧紧抓住新一轮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机遇,继续加大绿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绿地布局的均衡度,实现城市绿化建设新的跨越。力争经过几个三年的努力,在2010年建成生态型城市的基本框架,最终目标是把  相似文献   

8.
徐炳声 《园林》2013,(10):74-77
为了把上海建设成一个与其国际大都市的身份相称的园林城市。上海近年来引进了一大批新的园林植物,使庭院、街道绿地、广场、厅堂楼阁和平民百姓居室的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9.
孙德龙 《中国园林》1996,12(2):9-10
随着发展国际旅游业、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需求,必然要求把南京建设成为一个文明、洁净、清新、美丽的园林城市。这必须依赖花木事业的发展。有了绿化、美化的材料,才能进行植物的配置和环境的装饰布置。因此,苗木、花卉。草坪的生产是先行官,是物质基础,是实现园林城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座园林城市作为人们所依赖的一种自然存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它还与人们的精神家园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未来的包头会是这样的一个城市: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特色鲜明、宜人居住。 眼下,年内把包头建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园林城市的目  相似文献   

11.
从评选指标的演变审视“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有力促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针对不同时期"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中的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类部分指标呈现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指标变化背后带来的问题,得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评选内容朝多元化、宽泛化演变的特点,以及存在落实难、管理难、目标主线不清晰等问题。最后从4个角度提出了重新认识"国家园林城市"政策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毅 《重庆建筑》2006,(5):41-46
在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地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山水园林城市规划常常忽略了置身城市生活的个体感受。取得改观的关键,在于将规划设计置于一个可感知的场景中,营造可感知的山水园林城市形态。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山水园林城市风貌建设规划为例,探讨如何在山水园林城市风貌规划设计中表达人们可感知的生态、形态、文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上海城市绿化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2003年,市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16m2,绿化覆盖率达到35.18%,绿地率达到32.10%,绿化主体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年底顺利实现了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2004年起,上海把建成国家园林城市作为起点和新的动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力争在2010年前建成生态型城市的体系框架。上海的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效果、生态效益、管理和服务水平都直接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河源市正在全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河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创园的重点、亮点工程来抓.截至目前,河源市海绵城市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践行海绵城市理念,助河源成为低碳生态环保的园林城市 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河源市建设园林城市、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选择.河源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作为一个硬性指标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5.
许奇 《福建建筑》2011,(3):17-18
本文从我省创建园林城市现状出发,根据新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着重就创建园林城市指标体系、规划范围、建设重点、管理内容和营造特色等几个方面工作提出思路,同时提出创建园林城市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以来,石家庄市以创建园林城市为载体,大力推进县城建设上水平。目前,栾城县已通过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初验;晋州市、正定县通过了省级园林城市(县城)验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园林》2005,21(10):29-29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桂林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中国建设报社、桂林市园林局承办的“园林城市与和谐社会高层论坛”将于2005年10月15—18日在桂林举办。论坛主题是“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分5项内容:园林城市与和谐社会问题;园林城市与集约型社会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园林城市与人居环境问题;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创建园林城市的经验、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园林》2000,16(3)
为加快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使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特制定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及城市绿化工作的方针政策,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二、开展范围全国设市城市人民政府均可申报国家园林城市。直辖…  相似文献   

19.
现代城市建设与园林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伯平  孔亿 《山西建筑》2010,36(6):44-45
针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园林城市”的内涵,阐述了园林城市的特色、特性和积极意义,指出中国特色的园林城市建设应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努力创建园林城市邯郸市城市建设局局长宋保元一、抓好城市绿化规划的落实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化规划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又是创建“园林城市”的关键。应按照建设部制定的《城市绿化规划指标的规定》及“园林城市”的标准要求,高起点、高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