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双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法对其进行强度检测.本文主要研究在不同温度下,双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的波速及抗弯强度变化规律,以及在25℃时,下面层在AC -20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条件下,聚酯纤维掺量不同时,结构试件的波速及抗弯强度变化规律.超声波法强度检测为提高双层式沥青路面的设计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勇生  刘延金 《硅酸盐通报》2017,36(7):2415-2423
青海地处季节性冻土区,复杂的自然环境对沥青路面造成严重影响.为系统分析该地区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以沥青混凝土路面铣刨回收料不同级配为基准,通过室内对比试验,对不同水泥掺量的冷再生混合料疲劳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冷再生混合料(CCRM)的疲劳寿命与应力强度比之间存在良好的双对数关系,即lgS=a-blgN,回归系数a、b分别在0.116~0.161、0.068~0.084范围内取值;基面层比例对CCRM疲劳特性影响显著,基面层比例为12:5的CCRM疲劳特性明显优于基面层比例为1:1的CCRM疲劳特性;水泥剂量对CCRM疲劳特性影响不大,在基面层比例相同,水泥剂量不同的条件下lgN随lgS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徐佳宁  刘中宪  刘华新 《硅酸盐通报》2018,37(10):3355-3360
为了研究纤维再生混凝土和BFRP筋间的粘结强度,本文通过54个试件中心拉拔试验,研究单掺玄武岩纤维、聚丙烯纤维、混杂玄武岩-聚丙烯纤维和冻融循环对再生混凝土与BFRP筋粘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玄武岩或是聚丙烯纤维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粘结强度,但降低效果不显著;掺入混杂纤维时,若体积掺量小于某一临界值,可以提高粘结强度,但掺量过多时,粘结强度降低;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由于冻融次数增加,混凝土会发生二次水化作用,导致极限粘结强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沥青路面推荐较优改性材料,本文以冻融劈裂强度比和疲劳寿命为评价指标。对比研究了三种橡胶颗粒,在掺量分别为13%、15%、17%、19%和21%的条件下,对沥青混合料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A类橡胶颗粒在掺量为17%时,试件的疲劳性能较优。C类橡胶颗粒在掺量为19%时,试件的水稳定性能较优。建议在交通量较大地区,采用A类橡胶颗粒,且添加剂量为17%;在夏季多雨地区,采用C类橡胶颗粒,且添加剂量为19%。  相似文献   

5.
通过砖砼类再生集料性质的研究,分析了重型击实与振动压实两种方法对再生集料级配的影响,进行了水泥稳定不同再生集料掺量基层混合料不同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以及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研究,并结合试验结果开展了沥青路面结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振动压实方法比重型击实更适用于水泥稳定再生集料材料;再生集料越多,材料的最大干密度越小,最佳含水量越大;材料的强度满足规范要求,且随再生集料掺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再生集料越多,延长龄期对强度的提高程度越大;材料的刚度随再生集料掺量的增加同样先增后减,存在峰值;对于采用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添加再生集料可以减小路表弯沉、增大累计当量轴次和极限轴载,建议掺量是60%。  相似文献   

6.
将不同掺量的玻璃纤维掺入橡胶沥青混凝土中进行改性,通过单轴压缩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小梁疲劳试验,研究了玻璃纤维对橡胶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纤维掺量的增加,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冻融劈裂强度比和浸水残留稳定度均逐渐增大,而抗压强度、动稳定度、破坏弯拉强度、弯曲极限应变以及疲劳寿命则均呈先增大后减小变化,掺入合理比例的玻璃纤维有利于改善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综合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试验结果可知,采用掺量为0.3%的玻璃纤维改性有利于更好提升橡胶沥青混凝土的服役质量及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王文娟  马芹永  吴金荣 《硅酸盐通报》2013,32(11):2385-2388
冬季突遇雨雪天气,在水分和温度的影响与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易产生冻融损害,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根据华东地区的冬季气温,采用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冻融温度和冻融次数下,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疲劳寿命高于AH-70号基质沥青混凝土,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它们的疲劳寿命明显下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疲劳寿命降低速度低于AH-70号基质沥青混凝土.通过对冻融条件下不同类型沥青混凝土疲劳性能的研究,为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崔自治  韩东  宁涛  卢振东 《硅酸盐通报》2016,35(6):1699-1704
为有效与充分利用工业废料,改善抹灰砂浆的性能,以水胶比、镁渣掺量、外加剂掺量和木质素纤维掺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16 (45),试验研究了镁渣木质素纤维复合抹灰砂浆的性能.应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镁渣的颗粒级配,扫描电镜分析了镁渣的形貌和砂浆的微观结构,正交试验理论分析了各因素的作用规律,及其显著性,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抹灰砂浆和易性参数及力学强度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在试验研究条件下,镁渣、外加剂和木质素纤维能明显改善砂浆的和易性,木质素纤维对砂浆保水性的影响显著,镁渣对砂浆的流动性稍有不利影响;镁渣和木质素纤维对抹灰砂浆的力学强度有增强效应,木质素纤维对砂浆强度的影响不显著,镁渣掺量有较大影响;建立的回归模型显著性高,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9.
王宇斌  文堪  王森  汪潇  杨留栓 《硅酸盐通报》2018,37(12):3996-4000
以脱硫建筑石膏、水泥、矿渣、中和渣及硫酸钙晶须为原料制备石膏实心砌块,为优化工艺条件并提高砌块后期强度,研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石膏砌块28 d抗压强度的显著因素为晶须掺量、缓凝剂掺量和中和渣掺量,而水泥与矿渣配比和减水剂掺量为不显著影响因素.优化后的条件为:中和渣掺量为5.00%,硫酸钙晶须掺量为7.00%,水泥与矿渣配比为5:15,减水剂掺量为0.80%,缓凝剂掺量为0.06%,在此条件下可获得28 d抗折强度为7.74 MPa、抗压强度为31.10 MPa、软化系数为0.60的石膏实心砌块,且该砌块力学性能明显强于纯脱硫石膏砌块.研究对实现固废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制备高质量的石膏砌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种类的纤维和尾矿砂制备环保型混杂纤维-尾矿砂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MFT-ECC)。以流动度和力学性能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了MFT-ECC中不同纤维的最优掺量;通过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对比了不同应力水平下各组ECC试件的疲劳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MFT-ECC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聚乙烯醇纤维、碳酸钙晶须、改性聚丙烯纤维的体积掺量分别为0.9%、0.8%、0.3%时,MFT-ECC的流动度和力学性能最优;掺量优选后的MFT-ECC的疲劳性能最好,其疲劳寿命随应力变化敏感性低,与基准组相比,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强度折减系数分别提高了1.33%和6.56%;尾矿砂的加入使ECC内部产生填充效应和堆积效应,提高了材料的密实度。本研究为制备经济环保、性能优越的ECC材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