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检测数据中,位置误差引起的升程误差未被剔除,当将程误差与公差要求联系起来统筹考虑时,就可能导致误差。本文结合凸轮升程公差要求,对发动机凸轮升程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1.概述 凸轮轮廓的形状误差,是通过凸轮机构从动件(挺柱)的运动误差(升程误差)来反映的。根据形状误差的定义,凸轮的升程误差是指被测实际凸轮对其理想凸轮的变动量。因为处于不同方位理想凸轮下的实际凸轮会得到不同的升程误差值,所以应按最小区域法并考虑凸轮升程公差大小、公差带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样条函数拟合的凸轮升程误差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富贵  张认成 《计量学报》2004,25(4):306-309
在凸轮升程误差设计要求与测量评定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凸轮升程误差的二义性;进而分析现有圆柱凸轮升程误差的几种测量评定方法如“敏感点法”、“桃尖点法”的缺点,提出基于三次样条函数拟合的凸轮升程误差评定方法。理论分析和比较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定精度比传统的敏感点法提高约13.3%。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凸轮升程的测量一般采取间隔分布升程检测点。布点过疏,“漏检”区段大,未检轮廓隐藏的误差也大;布点过密,虽然能使隐藏误差减小,但又会增加检测工作量。本文对如何布局升程检测点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刘兴富 《计测技术》1997,(3):24-25,41
通过对发动机凸轮升程误差曲线的分析,提出了按“最小条件”评定凸轮升程误差的判别准则,从而避免了因测量基准不同而引起误判。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凸轮升程误差曲线的变化规律,提出可用于修正对称凸轮和不对称凸轮在测量时因位置误差的影响而歪曲了的升程误差值的两种方法,即图解法和解析计算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既保持了“敏感点法”的操作简便的特点,又体现了“最小条件”原则。凸轮升程误差检测数据运用计算机辅助计算和处理,提高了检测效率,避免了误判。  相似文献   

8.
凸轮“最小条件”升程误差精确值的求解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发动机凸轮符合“最小条件”升程误差的精确求解,具备“敏感点法”检测简便,速度快的特点,体现了误差包容区域的形状和升程公差带的开头相一致的“最小条件”原则。  相似文献   

9.
配气凸轮的种类与型号很多,就其对称性而言,有对称型与不对称型两类。要想尽可能真实地描绘出实际轮廓的理想桃尖位置,无论对称与否,首要的是使其包容区域符合最小条件。笔者认为:当凸轮升程误差在对其公差带而言的异侧具有等值极限点时,桃尖位置最佳,升程误差的包容区域最小。本文以不对称型、升程偏差分段要求、公差带浮动的EQ140进气凸轮升程误差的评定为例(其升程公差带如图所示),具体说明按最小条件评定配气凸轮升程误差时,合理确定桃尖位置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进行常规一次测量  相似文献   

10.
分析现有凸轮升程误差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后 ,提出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利用光学分度台、测量“半球体”等附件实现对圆盘类凸轮升程误差的影像法测量  相似文献   

11.
刘兴富 《计量技术》2007,(11):27-31
论述了凸轮轴自动测量仪的测量原理和凸轮误差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评定方法,提出了升程的测量方法及其相应的偏心校正公式.  相似文献   

12.
王长荣 《计量技术》1989,(12):15-17
本文介绍了配气凸轮升程误差失真的原因和规律,提出了升程误差的合理评定(即桃尖位置修正方向的确定和挑尖位置修正量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统筹评定是把内燃机凸轮升程与夹角两者兼顾评定的意思。即在按常规分别对其评定时,若某项略有超差,而另一项不仅合格,而且还有调整余地时,则应将两者兼顾,进行统筹评定。笔者认为:其评定原则是先窄后宽(即先升程后相互角),估算统筹效果。若统筹可改变原不合格状态,则再进行具体统筹,并尽可能使升程与夹角均留有适当的余地。例:一次常规测量EQ140进气凸轮,得升程误差数据如表1。此时键槽与桃尖夹角情  相似文献   

14.
精密凸轮测量的偏心校正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由于凸轮测量基准和凸轮的工作基准不重合造成凸轮偏心 ,凸轮升程测量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其工作时挺柱的运动规律。本文采用将测量数据向工作基准校正的方法来排除偏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凸轮升程最佳测量零点的确定是合理评定凸轮升程质量的关键。选择的办法甚多,本文就以数学直接修正法选择凸轮升程最佳测量零点位置阐述看法。一、数学直接修正法原理我们知道,在批量生产中,凸轮外形是在靠模车床和靠模磨床上依据靠模加工出来的,而凸轮靠模往往是采用范成法制造出来的。就  相似文献   

16.
高精度凸轮轴自动检测仪电路及程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由高精度光电编码器、多个光栅位移传感测头、计算机、计算机接口电路及精密机械构成的光、机、电一体化多测头凸轮轴自动检测仪检测原理,多路信号动态采样电路、键槽中心检测电路、分度采样计数控制电路以及凸轮升程误差理论计算软件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凸轮升程的起始值,一般依实际基圆的母线确定(基圆尺寸应在允差范围内)。可是由于实际基圆形状误差的影响,往往会因选择部位的差异,而得出不同的升程测量结果。因此,如何选择升程测量基准,应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理论根据和在实际测量中可行的方法。一、升程测量的基准及其获得从《形位公差》GB1958-80“最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新型凸轮结构,对此凸轮各区段的结构和功能作了详细说明,阐述了凸轮各区段之间过渡曲面连续性等级的选择依据,并对此凸轮的初步试验情况进行了介绍。这种新型凸轮结构可以实现连续可变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适应了无级式机电一体化可变气门正时和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给出一种H型铲齿凸轮的标准设计方法,用于解决多升程H型铲齿凸轮的优化设计问题。针对传统铲齿凸轮存在的过渡点冲击问题,提出基于H型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铲齿凸轮设计方案。以凸轮面积为设计目标函数,以从动件的偏置量和初始位移为设计变量,在凸轮一般设计准则的基础上,考虑理论廓线曲率范围和压力角分布的约束条件,建立H型铲齿凸轮的优化设计模型。多升程H型铲齿凸轮的优化设计问题具有约束条件多、非线性强和计算复杂度高的特点,将多项式变异算子和标准粒子群优化结合,提出多项式变异粒子群优化方法。以此优化方法为基础,通过构造罚函数处理设计约束,分别求解三升程和四升程的H型铲齿凸轮优化设计问题。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标准设计方法可显著降低多升程H型铲齿凸轮的工作轮廓面积,使铲削机构更加紧凑。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适合任何空间凸轮廓面检测的接触点回归法,将测量点坐标转化为实际加工时的接触点数据,实现了对空间凸轮实际加工廓面的数据采集。建立了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和误差计算方法,为空间凸轮廓面检测与误差计算提供了新方法。以圆柱凸轮为例,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实现了廓面数据检测和误差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