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确定矿渣棉生产过程中调质高炉渣最佳酸度系数,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四辊离心法制备不同酸度系数的矿渣棉,通过矿渣棉理化性能检测,研究了酸度系数对矿渣棉理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酸度系数的增大,矿渣棉直径呈指数增长;矿渣棉主要呈玻璃体结构,随着酸度系数的增大,其析晶温度降低,成纤过程温度变宽;不同酸度系数矿渣棉在弱酸性条件下其微观形貌表面无明显变化,表面仍较光滑;在碱性条件下,其表面均出现腐蚀现象,较为粗糙,有明显的新生水化相出现。矿渣棉实际生产过程中,高炉渣酸度系数应控制在1.0~1.4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以高炉渣为原料,利用离心成纤工艺直接制备矿渣纤维。在相同的成纤温度下,检测高炉渣不同酸度系数的晶体含量及其矿渣纤维的直径、渣球含量以及含水率等性能,构建了酸度系数与晶体含量以及矿渣纤维性能的关系,总结了矿渣纤维质量优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晶体的种类主要为钙镁黄长石和钙铝黄长石,随着酸度系数增加,晶体含量逐渐减少,纤维物化性能也发生相应变化。其中,酸度系数抑制渣球含量的生成,晶体对纤维直径和含水率整体上呈现促进作用。综合分析,当酸度系数位于1.3附近时,能够确保熔渣成纤质量较优。  相似文献   

3.
钢渣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产生量大,利用率低,并且熔渣热量几乎没有利用.以熔融钢渣为原料,粉煤灰为调质剂,通过调质电炉补热和离心法成纤制备高酸度系数矿物棉.通过XRF、XRD、SEM、黏度、平均直径、渣球含量、重金属浸出、燃烧性能和放射性核素等分析方法,研究高酸度系数矿物棉的性能.结果 表明:粉煤灰调质可以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调质高炉渣进行喷吹法制备矿渣棉试验,对喷吹试验所得纤维的表观特性及性能进行检测,探索喷吹工艺参数对纤维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炉渣的成分含量不在形成矿渣棉的成分范围内,应该添加调质剂对高炉渣作调质处理;随着酸度系数的增加,纤维直径呈增长趋势;当酸度系数在1.0~1.2时纤维含水率变化不大,在1.3时含水率出现谷值,随后迅速增大;在黏度允许的范围内,气流速度越大,纤维越细长.采用喷吹工艺制备矿渣棉高炉渣酸度系数控制在1.2~1.3之间,喷吹气体压力控制在0.3 MPa左右,纤维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5.
高炉矿渣及其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苏萍  蒋元海 《鞍钢技术》1994,(7):40-42,46
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炉渣,是制造水泥的宝贵资源,为了有效地研究应用高炉渣,变废为宝,叙述了高炉矿渣的成分,结构,活性,激发的机理及其处理方法,在水泥工业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以微生物柱浸试验的卸柱矿渣为原料,使用100、150、200g/L的酸液进行拌酸熟化,熟化装柱后实行5%~10%日喷淋量20h的喷淋制度。结果表明,喷淋38天后,铀累计浸出率分别为22.2%、28.1%、33.8%,渣计浸出率分别为29.55%、32.96%、40.03%,耗酸率分别为0.23%、0.62%、0.85%。从经济角度出发,建议采用200g/L的酸度进行拌酸熟化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主设计搭建的实验平台,利用高速气流喷吹的方法,进行高炉热熔渣成纤试验,探讨熔渣成纤机理,分析影响纤维直径及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采用喷吹法制备矿渣纤维,熔渣经过液膜形成、凸起形成和凸起拉丝三个过程形成纤维;随气量压力的增大,纤维直径越细;调质熔渣酸度系数为1.1~1.4,温度在1 350~1 500℃制得纤维性能较好,此研究为工业扩大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炉渣制备矿渣棉的调质过程,研究碱度对高炉渣黏度和熔化性温度的影响规律。根据矿渣棉的基本成分,在熔融高炉渣中添加适量调质剂调整其化学成分,并加热混匀。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纯试剂对高炉渣进行调质时,碱度升高使得熔渣黏度向短渣特性进一步转化,熔化性温度升高,不利于熔渣流动性的提高;碱度对调质高炉渣表面张力的影响不显著;制备矿渣棉适宜的碱度为1.0。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高炉渣制备矿渣棉的调质过程,研究铁尾矿、碱度、MgO和Al2O3含量对高炉渣黏度和熔化性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铁尾矿能够使高炉渣由短渣特性向长渣特性转化,黏度变化更加平稳,但铁尾矿加入量超过20%后,熔渣黏度和熔化性温度增加,不利于熔渣直接制备矿渣棉;采用化学纯试剂对高炉渣进行调质时,碱度升高使得熔渣黏度向短渣特性进一步转化,熔化性温度升高,不利于熔渣流动性的提高;随着MgO含量增加,熔渣黏度和熔化性温度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MgO含量在8%~10%时,熔渣流动性较好;研究中Al2O3含量相对较小,Al2O3含量变化时,熔渣黏度和熔化性温度变化较小,对熔渣流动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杨福  周国凡 《云南冶金》2006,35(1):49-5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高炉富氧大喷煤而产生的未燃煤粉对高炉滴落带形成的初渣的粘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燃煤粉以固体质点形式分散在初渣内部时,使初渣粘度大大增加,渣铁熔体难以滴落;当未燃煤粉粘附于初渣表面时,初渣粘度有所增加,在高炉生产条件下,对渣铁的滴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普遍采用的几种高炉炉渣处理工艺进行介绍,并对各种工艺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采用全新的干法粒化系统,解决目前水淬渣存在的耗水量过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鼓风炉法处理铅渣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和生产中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含钛高炉渣熔化性温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钛高炉渣的熔化性温度是影响高炉炉渣冶金特性的关键因素。以工业生产含钛高炉渣为原料,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随着碱度的提高,熔化性温度上升,粘度也升高;MgO从6%增加到8%或8.5%时,熔化温度曲线温度转折点即熔化性温度从1 435℃降低到1 380℃;TiO2含量在16%~20%的条件下,渣中MgO在8%左右,Al2O3含量在9%~13%之间,TiO2对炉渣粘度与熔化性温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朱春浩 《山西冶金》2012,35(2):24-26
分析了转鼓速度与转鼓转矩、转鼓内液位间的关系,建立了相关量间的数学模型,利用渣曲线的分段函数和转鼓内液位与转鼓转速的分段函数的合成来控制转鼓.针对控制系统对控制器参数的依赖,提出了经典开环、PID控制策略,并对控制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应根据不同的现场情况灵活处理,才能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邹爽  王辉  杨和 《钢铁钒钛》2016,(3):66-69
以含钛高炉渣为原料,利用XRF、XRD、SEM、UV-Vis-DRS等分析方法对含钛高炉渣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定了其作为光催化剂的可行性。通过抑菌环法和烧瓶振荡法研究了含钛高炉渣对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大肠杆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纯含钛高炉渣对大肠杆菌(ATCC25922)无明显抑菌作用,对白色念珠菌(ATCC10231)抑菌作用表现不明显,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表现出一定抑菌性,在作用1 h时抑菌率达54.54%。  相似文献   

17.
高炉矿渣环保综合利用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高炉矿渣环保综合利用新途径——高炉矿渣微粉生产工艺,提供了一条如何将高炉矿渣变废为宝的新途径,以满足循环经济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与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使废物最小量化,加强资源的循环使用能力,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利用高炉渣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对高炉渣二次利用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用高炉渣处理污水、用高炉渣作烟气脱硫剂、以高炉渣为原料制备微晶玻璃、赛隆陶瓷、矿渣棉和岩棉、筑路用保水材料、多彩铺路料、水合二氧化硅等,同时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