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荣芬 《佛山陶瓷》2013,23(9):54-54,59
紫砂《玉乳》壶是一把经典传统的紫砂作品,是清代艺人初创并流行的形制之一。壶身圆浑,稳重端庄,气势开阔,壶嘴壶把匀称协调,嘴舒展流畅,把得心应手,壶钮与壶身上下呼应,犹如人体最美的一部分,取“玉乳”名,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2.
笔者的《后来居上》是一对壶,壶身圆润,饱满大气、鼓腹圆润,线条感顺畅而强烈,从壶肩蔓延至壶身、壶底,因而,圆弧形壶底反而更添加了一股向下的拉力,使作品重心下沉,壶肩高耸,与壶身相比,更觉高挑霸气,整器形象干净利落、线韵丰润自如,内敛与豪情并存。  相似文献   

3.
《春炉凛梅壶》壶身饱满气度大方,梅花枝节作壶把、壶钮与壶嘴的装饰,刻画逼真,壶把与壶身那一抹绚烂开放的梅花,惟妙惟肖,点亮了整把壶的视野。作品精工细作,光润完美,意境高远宽深,值得赏壶人细细揣摩。壶底部犴门状,壶身略高,气势挺拔,敦厚稳重。此壶凝结了笔者对壶艺的艺术追求和对壶艺的珍爱。  相似文献   

4.
《升方壶》壶身、壶嘴、壶把方圆结合,壶盖别具特色,造型以线条取胜,构思简练概括,整体感强。壶体自然舒展,简约中见丰满,壶身画面刻绘精致,线条流畅,展现出壶体的韵律之美。《升方》韵味持久,是把不可多得的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梅桩壶由壶身、壶嘴和壶把组成,从壶的整体看,整把壶像一件强有力的雕塑作品。壶上梅花采用堆花手法,用有色泥浆堆积塑造成形。壶身犹如一段苍老古拙的梅桩,前倾,但由于上小下大,重心低,因此稳定性极好。  相似文献   

6.
有了一个华丽的主题,作品更是气度不凡。此壶,壶口广,壶身圆,口与身完美结合。笔者精选细腻的紫砂材质,以精湛的技艺、不俗的造型、震撼我们的心灵,而这一切,凝聚在了一把《古韵壶》上。壶身以方归圆,方圆相济,整体观之,美不胜收。壶嘴、壶把亦是方圆相济,飘逸中凝固着古典之美,壶钮为灵动的桥形,使整件作品在稳重中带着动感的旋律。  相似文献   

7.
《竹趣》壶身圆润,壶嘴、壶把饰以竹段状,以竹为题材,壶身扁鼓,平底圈足,嘴、把、钮均为竹节形状,竹节苍劲疏瘦,颇有意味,竹节造型的壶把竹韵悠悠,整壶中正沉稳,饱满韵致,相得益彰,趣味无穷。壶嘴处伸展出的一截竹叶,姿态优美,绿叶盈盈,片片脆嫩,贴塑于壶身,妙趣横生,增添了作品欣欣向荣的气息。  相似文献   

8.
《宝韵提梁》壶身圆润,线条简洁明快,气韵柔美、深沉朴茂,是材质美、工艺美、形式美、功能美的统一。壶嘴从壶身伸出,挺拔有力,伸展自然,提梁与壶身气质相通,整体紫泥的材质使得作品更贵气凝练。  相似文献   

9.
周奇鸣 《陶瓷工程》2013,(11):52-52
《卧虎藏龙》壶以成语卧虎藏龙为创作题材,壶身通体饱满,线条清晰流畅,嘴、把前呼后应,以虎为钮,盖为藏龙。整器充满力量感,并具神韵气质,与作品的主题相融合。  相似文献   

10.
范宝 《陶瓷工程》2014,(6):87-87
《雪香》壶壶身方圆并济,严谨而大气,圆中寓方.挺拔中显端庄,潇洒中见稳重,风骨坚而秀韵柔、作品造型突破传统格局,展现出现代专业设计的精准水平和艺术氛围壶身的基本形态为古玉璧形状,但同时又寓变化于其中.壶身下部分。线奢明朗,给人稳固又坚实的感觉。由下部往上,壶身逐渐向里微凹出曲面,仿佛是信手拈采.却如此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1.
整体作品设计富于情趣和理趣,笔者全手工制作,运用捏塑的手工成型方法。壶身浑圆雅致,饱满丰腴,壶嘴采用荷叶包裹的装饰手法,壶把像极了树藤的茎叶造型,壶身一片莲叶围绕,与整个壶体相呼应,比例协调,壶的张力极具震撼。  相似文献   

12.
笔者所制的《瓜香壶》,壶身饱满丰润,壶身筋纹雕琢细心,间隔不偏不倚,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能感受到作品严谨的艺术风格,它生动可掬,它高贵典雅,正是如此,才配得上是一只"金瓜"。  相似文献   

13.
《觚棱壶》在整体造型的设计上,更侧重于圆,所以整壶圆融感强,多了一份世俗的圆通豁达。方与圆交融和变化都蕴含在壶身、壶盖、壶把与壶嘴之间。流转的线条、弯曲柔和的壶面将整壶的轮廓都表现的清晰明了,清朗中带着柔软、端庄又素净。作品在紫砂泥料质朴淡雅的映衬下显得古朴凛然、古韵荡漾、挺括饱满。壶身上陶刻了一幅山水风景画,仙气飘飘,犹如人间仙境。  相似文献   

14.
《弋乐提梁》壶方圆相济,严谨而大气,无论壶身、壶钮、提梁还是壶流,一波三折、荡气回肠。壶身气韵更为抑扬顿挫,生动自然,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形成,流畅而细腻,不呆板,不约束,不落俗套。作品构思巧妙,造型别致,工艺高超,直叫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5.
《树皮壶》此壶身是以仿自然型树段为壶身,那自然裂开的泥坯和造型自然的结疤在装嘴把之前俨然是一段冬青树,极能迷惑眼球。此壶是经作者反复思考和试验所得到的成果,属原创作品。  相似文献   

16.
作品《欢喜随缘乳鼎壶》胎质细腻,色泽古朴光润,稳重又挺拔,该壶壶身扁圆,曲线张力饱满,充分体现了紫砂壶特有古朴。全壶样式古朴,内蕴丰富,形式感强,也显示了紫砂壶艺的魅力所在。作品刻绘出的意境,实在是令人欣喜,画面疏密结合有致,重重叠叠,带有虚空明净的幽远闲情。壶身另一面的字体笔力矫健,颇显古韵。  相似文献   

17.
笔者用竹节和竹叶为创作题材,创作出了这把《祝福》。从造型上融合了竹的刚劲和柔韧,壶把和壶钮的视为竹节,又巧妙的将竹叶修饰壶身,身与把相呼应,盖与钮相呼应。作品没有过多的修饰,简练沉稳,端庄秀丽。壶嘴根部抽出一段小嫩枝,几片竹叶贴于壶身,妙趣横生,诗情画意盎然。  相似文献   

18.
范敏 《江苏陶瓷》2010,43(2):62-62
“天地同心壶”利用“天地”两字的合力,以“地球”之圆形为壶身的雏形,以“心”为装饰,“天地同心”寓意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给作品以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9.
1989年,壶艺泰斗顾景舟与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亚明合作了"矮井栏壶",顾景舟制成壶坯后,亚明在壶身的一面书"青松本无华",另一面绘了一幅山水画。在壶的底部,亚明写了如下一段文字:"壶先秦有之,紫砂始于明正德,至今近五百年,高手不过十余人,顾兄景舟当为近代大师,顾壶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精神。己巳年白露于丁山,亚明记。"亚明对顾景舟评价很高,顾景舟则以自己的艺术作品供世人品评,可说是当之无愧。顾景舟一生最佩服时大彬、陈曼生、邵大亨,对他们的作品推崇备致并精心仿制,在仿制的过程中创作出具有自己个人风格的作品,能从作品的气韵、搭配、比例等方面综合考虑,将经典作品做到极致,体现了他的  相似文献   

20.
《大红袍荷花壶》壶身荷花造型,形态逼真,娇艳地贴在壶身,壶身下部到壶底贴饰荷叶,捏塑工艺可谓炉火纯青,壶钮上的荷叶,轻描淡写般盛开、自然流露。一种洗尽铅华的素净优雅,一种凝练风霜的大家气质,不仅是壶的风格,更是壶作者的品性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