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推进"大运行"调度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适应大运行调度一体化及调控一体化的系统运行指标考核体系,实现精益化运行管理与考核成为保障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基于IEC 61970标准的CIM/E电网模型数据交互,在异构系统上实现省调对地调能量管理系统(EMS)状态估计计算,对于加强地调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省地系统间的纵向互联计算都是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荆州供电公司遵循国家电网公司《地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功能规范》,结合地县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构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地县一体化、调控一体化、运维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在现有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基础上,完成了地区地县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建设。系统覆盖荆州电网(包含10个县公司)所有变电站,县调工作站采用远程瘦客户机模式部署。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前置、SCADA、数据库、高级应用和WEB等服务器)均部署在地调,做到地县、调控、运行、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杜涛 《大众用电》2014,(9):47-48
<正>2014年1月,鹤壁地县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全面建成,调度D5000系统所有功能全面进入实用化阶段。鹤壁地县调控一体化系统作为新一代电网调度技术的代表,填补了河南省内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的空白,其体系架构、广域分布式数据采集集群、分区子系统解并列技术等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作为河南全省唯一一家地县调控一体化建设试点单位,鹤壁供电公司紧密结合大运行体系建设工作,从地区调度数据网建设、调度EMS系统建设、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等方面入手,调整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建成了具有鹤壁特色的地县调控一体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介绍湘潭电网调度系统的概况,结合电网实际情况介绍地县一体化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模式,通过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技术改进,分析了地县一体化调度技术支持系统2种不同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运行"背景下,广域分布式地县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很好地适应地县级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建设的需要,但是数据采集、应用、计算机节点的广域分布必然带来故障点增多及运行可靠性降低和数据不一致的风险,设计分区解并列机制的目的就是解决各类网络故障下地县运行的各种问题。文中简要介绍了广域分布式地县调控一体化系统,重点介绍了分区解并列机制的关键技术及实现原理。现场实际运行情况表明,分区解并列机制能有效保障广域分布式地县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地县一体化系统与配电网调控自动化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开发已经获得成功。但是在主网系统和配电网系统之间依然存在大量图模重复维护、数据重复采集、应用重复建设和信息共享困难的情况。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核架构的分布式地县配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该架构保留了地县一体化系统与配电网调控自动化系统的双域结构,在数据采集层面利用分布式采集技术实现了统一数据采集,在图模维护层面利用模型细粒度自动拼接实现了双核子系统中的主网模型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体化监控、一体化仿真培训、一体化自动电压控制等应用。  相似文献   

7.
地县一体化系统与配电网调控自动化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开发已经获得成功.但是在主网系统和配电网系统之间依然存在大量图模重复维护、数据重复采集、应用重复建设和信息共享困难的情况.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核架构的分布式地县配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该架构保留了地县一体化系统与配电网调控自动化系统的双域结构,在数据采集层面利用分布式采集技术实现了统一数据采集,在图模维护层面利用模型细粒度自动拼接实现了双核子系统中的主网模型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体化监控、一体化仿真培训、一体化自动电压控制等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CIM/E的电网调度中心应用模型信息共享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要求电网模型、实时数据和电网图形等信息在控制中心之间实时共享。文中简单介绍了CIM/E技术标准,该标准克服了原有CIM/XML标准描述效率低且只能应用于离线交换的缺陷,能够满足控制中心之间电网模型在线实时交换的要求。重点研究了基于CIM/E的电网模型信息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应用多模型一体化管理、离线与在线模型一体化管理和多级电网模型一体化管理,为电网调度业务横向集成和纵向贯通提供了技术手段。CIM/E及其相关技术已经应用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解决了调度中心之间及调度中心内部各专业之间的模型信息实时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力信息化》2012,(3):62-62
2012年2月28日,浙江电网首套地县一体化AVC(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在湖州电力局投入运行,实现了电压无功管理地县一体、省地实时协调控制。该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基于地县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平台和OPEN3000系统完整的湖州电网数据模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简称技术支持系统)日常维护和故障诊断能力亟需提升的问题,结合智能电网实时运行监视要求,研制了一种基于专家系统并引入监视对象策略因子方法的值班告警系统。该告警系统能够根据策略因子准确判断监视对象状态,并在发生故障时根据故障原因优选并提供处理预案。该系统采用支持横向信息交互的消息邮件服务、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接口的内存实时数据库、电力系统数据标记规范(CIM/E)以及电力系统图形描述规范(CIM/G)等技术,实现了技术支持系统各安全分区运行状态的监视和管理。运行实践证明,值班告警系统不仅提高了系统故障处理的响应速度,而且丰富了值班告警智能故障处理预案专家库。  相似文献   

11.
蔡春元  李冰 《广东电力》2010,23(11):88-93
在介绍IEC61970系列标准中的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以及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的概念及其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和说明利用CIM和XML技术的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数据结构,并以中山电网运行的基于CIM和XML的地区电网调度可视化系统为例,从系统的结构、数据交换方案、功能等方面论述了基于CIM和XML的地区电网调度可视化系统进行智能化调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和调度应急管理的实际现状,国网公司逐步启动了省公司备用调度、地县备用调度建设。嘉兴电力局成功建成了以"地县一体化、调控一体化、异地互备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地县调控一体化异地互备技术支持系统,对浙江各地区地县备用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为满足地、县电网调度控制业务分层分区调度运行与监控的实际需要,适应未来高灵活性和高可靠性电网的要求;结合县调在电网规模、技术力量、地县需求差异、电网结构、设备资源及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特点,遵循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和标准,提出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地县一体化系统建设方案,可采用"远程终端模式""分布式采集模式"和混合式系统模式三种方案,以满足不同区县电网差异化要求。通过在不同地区的实际应用证明,三种方案分别适应了不同情况下的地县调度业务要求,满足了智能电网调度系统未来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梅贱生  徐渊  李甦康  张俊 《电力建设》2012,33(11):37-40
为实现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互操作,建设一体化的地区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以能量管理系统(energymanagement system,EMS)的更新为契机,构建了以通用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为核心模型,并内建全景可视化图形互操作功能的调度技术支撑平台,实现对南昌地区电网模型及参数的统一管理以及基础资源的共享,有力地支撑了南昌地调智能电网调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CIM/G的电网图形维护与共享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力系统图形描述规范——CIM/G技术标准,该标准解决了基于可缩放矢量图形(SVG)交换规范描述效率低且只能应用于离线交换的缺陷。基于CIM/G标准,电网图形维护与共享方案实现了控制中心内部和控制中心之间电网图形的全景存储、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IM)自动生成厂站图和在线实时远程浏览等功能。以上功能应用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现了相邻或上下级控制中心之间电网图形的一体化维护和实时在线调阅,为电网调度业务横向集成和纵向贯通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南通电网地县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建设模式以及功能特点.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主要功能满足了地县两级调度日常运行维护的需要,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向地、县两级延伸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通信》2011,(11):79-79
2011年9月15日.浙江省首套基于“大运行”体系的地县一体化调控运行自动化系统在浙江湖州电力局及所辖县局通过浙江省电力公司现场专业验收,标志着满足“大运行”要求的地县一体调控运行自动化平台实现了在湖州地、县的首次贯通,为“大运行”体系建设提供全面的调控运行技术支撑。该自动化系统遵循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以实现凋控运行的“标准化、一体化建设,精益化、集约化管理”为建设目标,采用软硬件集约部署模式,全面支持“调控一体化”对调度监控业务融合需求。  相似文献   

18.
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采用描述电网模型的公共信息模型(CIM)文件进行多级调度系统间的模型交换。在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内部,开始采用CIM文件代替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作为电网模型多版本和离线编辑模型的存储介质,实现电网模型的轻量化存储。研究了CIM文件快速查询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后缀数组的路径索引算法,结合基于倒排文件的关键词索引建立一种轻量级的联合索引,该索引存储性能良好,且可以保存到磁盘;基于联合索引,给出了关键词查询、直接路径查询(DPQ)和间接路径查询(IPQ)三种查询算法。最后,通过和XPath查询技术比较,表明DPQ和IPQ有很好的查询性能,大幅提高了CIM文件的查询效率,能够有效满足模型多版本和模型离线编辑对CIM文件查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周琦 《华中电力》2009,22(5):63-65
介绍了基于CIM模型的电网资源数据平台创建新一代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为各级电网调度机构推广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方法提供了了先进的软件工具,能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市场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电力系统通信》2011,(6):61-61
2011年4月28日18时,随着苏州常熟电网原有调度监控系统的退出运行,新建的苏州电网地县一体化调度监控系统同步投入正式运行。这标志着国内最大规模的地县一体化调度监控系统成功上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