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冬施问答     
<正> 问:为什么围护结构内表面会产生结露现象? 北京陈永明答:一、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高低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会产生结露现象?' 北京陈永'Jj]答:一、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荡低与围护结构的总热阻R。有直接关系,R。越大热损失越少,内表面温度越高;反之内表面温度越低;当R。达到"低限热阻"时,围护结构内表面会出现结露现象。因此我们在设计围护结构时,必须保证其内表面温度不能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见下表),否则就会在围护结构内表面出现结露现象。空气温度("C)在各种不同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下的露点温度不同相  相似文献   

2.
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具有优良的热舒适性能、无室内噪声影响、高效节能等特点,但受系统庞大复杂、造价较高、夏季易结露等因素影响,限制了辐射空调在夏热冬冷及高湿度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在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小型化和防止结露的探索实践中,采取温湿度独立控制及新风冷凝除湿方式能使结构简化,加大在别墅及高档住宅中应用的灵活性,采取新风除湿和被动式吸湿材料共同承担室内湿负荷的技术方案,以及减少维护结构水蒸汽渗透量和利用"空气湖"效应,有助于避免维护结构表面结露现象。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该厂房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分析了试运行中结露现象的产生原因,并测试了系统的运行工况。给出了厂房内湿度过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夏热冬冷地区民用建筑除湿方式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常见的几种空气除湿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气候特点,比较了冷冻除湿、通风升温除湿、被动除湿、干式除湿和复合式除湿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分析了该地区空气处理设备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必要性,强调了空调设备设计选型时不能只考虑设备显热冷负荷,说明了湿度控制对空气处理设备设计选型的要求,提出了独立新风系统集中除湿和室内空气湿度独立控制的重要途径,并从室内环境质量综合控制角度指出了民用建筑空气除湿技术和该地区空气湿度控制方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室内空气的温湿状态对预制夹心保温墙体内表面产生结露现象的影响,模拟了在不同温度、湿度环境条件下,预制夹心保温墙体试块表面结露量随室内温度、湿度变化的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室内温度影响试块表面结露速率,且室内温度越高,结露越快;室内湿度影响试块表面结露速率,且室内湿度越高,结露越快。  相似文献   

6.
燃料洞库的通风除湿问题是所有地下建筑中最难解决的。由于有害燃料蒸汽而不能搞内循环通风;为防腐防爆一般设备不宜直接在库内运行;洞库内余热小、气温低,金属罐壁易结露等等。经过多年摸索与研究,在采用氯化锂转轮除湿机处理空气及开式通风除湿系统后,通过1984年潮湿季节的运行检验,在防潮与安全通风两方面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7.
冷板辐射加置换通风空词系统在保证室内环境的前提下比常规全空气空调系统节能,但在天气湿热的香港地区应用会出现冷板凝露现象,且采用置换通风方式,风量有限从而影响热舒适性.本文将干式风机盘管系统与独立除湿通风系统组合应用于香港地区办公楼,干式风机盘管系统处理室内显热负荷,独立除湿通风系统承担室内湿负荷和室外全热负荷.采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分析了该空调系统在香港地区某办公楼中的使用性能,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很好地控制室内温、湿度,特别是湿度,与常规全空气空调系统相比,全年节能达10.3%.  相似文献   

8.
刘京 《建筑科学》2004,20(Z1):105-110
本文首先建立了在气流场,温度场之外,能够分析室内湿度分布,结露分布,计算结露量动态形成过程的CFD计算模型,并给出了自由水面热湿同时移动的计算新方法;通过与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计算模型的精确性;最后通过具体算例,发现通风方式对室内湿度分布和结露的形成影响很大,在室内湿度较大的场合,可以通过通风方式的优化设计更有效地解决除湿和结露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冬天气候寒冷,当室内外温差大于10℃,室内湿度大于50%时,就会在墙体表面形成潮湿现象,称为"结露"。当空气中的水分子遇到温度低的情况时,会发生冷凝现象,产生冷凝水,并附着在物体表面上。当冷凝水渗透到墙体里后,长时间作用下就会引起墙体腻子表  相似文献   

10.
尾调室作为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湿环境影响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实际工程中发现,尾调室内起雾与冷凝现象严重,内部设备运行和工作人员健康受到影响。本文根据XLD水电站尾调室的实际情况,提出机械通风、冷却除湿、冷却除湿+机械通风3种湿度控制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3种方案在夏季最不利条件下对湿环境的控制效果,寻找尾调室湿度控制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机械通风方案不能有效解决尾调室湿度过高的问题,端部及底部空气多处呈饱和状态;冷却除湿方案能起到一定除湿效果,但存在风流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中部和端部相对湿度仍不满足要求;冷却除湿+机械通风方案能够使尾调室工作区湿度降至80%以下,室内空气温湿度分布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1.
浮法玻璃生产线熔窑通风系统包括:助燃风、稀释风、冷却风等风系统。这类风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管线布置、风压风量计算、管道计算、风机选型及风嘴设计等。本人通过对国内多家厂家熔窑通风系统的设计、施工、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谈一谈对熔窑通风系统设计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钢结构》2007,22(9):25-28
Design Concept: Essential Architecture Essential Architecture Using pre-fabricated steel solutions, this concept has been designed to block the intense light of the sun, while admitting air circulation at all times. Cross ventilation is guaranteed by open interiors fitted with room dividers and shutters. Open, shaded platforms have been designed in the Brazilian housing tradition. The buildings have been designed "glass free"to respond to condensation issues during the more humid months in Brazil.  相似文献   

13.
冷却顶板-置换通风空调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冷却顶板设计样式,同时对冷却顶板进行了换热分析。冷却顶板只能除去显热负荷,无法除去湿负荷,置换通风的除湿能力受到送风量的限制,当整个制冷系统处于温度最低点时,冷却顶板表面温度可能会降到室内空气露点温度以下,而出现结露的危险。为了保证冷却顶板表面不结露特别是在湿负荷较高的状况下, 本文提出了在冷却顶板表面形成干燥空气保护层的建议,同时以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模型为基础,采用有限容积法对具有干燥空气保护层的冷却吊顶一置换通风系统的气流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4.
CFD模拟在某游泳馆通风空调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杭州某游泳馆通风空调设计中,为了考察围护结构内表面的结露情况,利用简化的模型进行了CFD数值模拟。本文介绍了这次数值模拟过程,并根据模拟结果分析比较了设计相对湿度不同的两个方案,模拟结果显示,设计相对湿度较小的方案比较经济。本文的模拟结果也可为类似工程的空调设计方案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当前建筑中采用的主要自然通风技术类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通风窗设计。它和窗户一体化结合,采用光伏动力驱动,对空气有良好过滤效果并能遥控控制。其主要构造包括光伏玻璃组件和通风器两部分,主要系统由光伏电路系统和通风过滤系统两部分构成,另外还对其工作方式、技术指标和优缺点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新型通风窗具有适合民用建筑使用、通风效果好、空气质量优、节能环保和窗户一体化程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宁波南苑饭店扩建工程空调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朱军 《暖通空调》2004,34(12):86-88,112
介绍了风系统和水系统的设计。商务套房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冷热源,为便于分户计量,装设了集中空调计费系统,以每台风机盘管上安装的采样器采集到的时间当量为计费依据。大会议厅采用自动调节型条缝风口吊顶送风,风口截面大小可随送风温度自动调节。为防止室内游泳馆窗玻璃结露,在窗子上方设条缝型风口沿玻璃面送热风。  相似文献   

17.
Aluminum spacer used to keep the glass panes apart acts as a thermal bridge that increases the risk of inside surface condensation due to its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this study, the inside surface condensation in double glazing window systems with conventional aluminum spacer and insulation spacers made of thermally broken aluminum and thick-walled plastic, respectively, is evaluated. Evaluation method and judgment criteria for preventing inside surface condensation are suggested.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window system in residential unit are analyzed and two-dimensional steady state heat transfer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lowest inside surface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insulation spacer can substantially increase the lowest inside surface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ratio and inside air humidity for preventing inside surface condensation and satisfy the required minimum temperature difference ratio.  相似文献   

18.
简要描述了利用冷凝热再生的复合除湿空调系统形式及其节能性特点;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分别以冷凝器和除湿转轮为控制体,建立了复合除湿空调的系统热力学模型,并给出模型求解框图,从而可以求得复合除湿空调系统的除湿量;最后,计算了在不同转轮效率和室内单位面积显热负荷下的系统单位面积除湿量,并讨论了新风量大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有转轮效率和常见单位面积负荷指标下,转轮的除湿量小于新风湿负荷(1次/h),而降低新风量后(0.5次/h),当转轮效率较高和室内显热负荷较大时,转轮能够承担新风湿负荷。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problem of moisture condensation on papermaking plant envelopes in high humidity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d is combined with CFD simulation to explore how moisture condensation varies with governing factors, such as the thermal parameters of building envelope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istributions or ventilation and air distribution. The criteria used by our work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condensation will occur on envelopes are to calculate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ner surface and the air dew point near the envelopes. Specifically,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have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governing parameters, and a first-order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is derived, which is validated by data from investigation and measurement. This research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measurement data for solutions of the envelope condensation problems and anti-condensation design of HVAC systems in papermaking pl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