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究硅基(十甲基环五硅氧烷)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无机盐对活性染料的吸附和染色性能的影响,选用C.I.活性红120纯染料,对不同硫酸钠浓度下染色后织物的K/S值、匀染性和色牢度以及活性染料的吸附动力学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表明:在硅基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随硫酸钠浓度增加,活性染料最终上染率几乎都达到100%;染色后织物...  相似文献   

2.
采用活性黄B-4RFN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进行染色,并研究其染色性能.在对染料固色率的影响因素(温度、碱剂用量、促染剂用量、时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用活性黄B-4RFN进行染色的优化工艺,即染料用量2%owf.、纯碱15g/L、氯化钠50g/L,温度70℃,固色时间50 min.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活性黄B-4RFN上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固色率为49.96%,且染色产品具有较高的牢度性能,可以满足一般染色产品对色牢度的要求,具有工艺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甜菜碱在活性染料对棉织物低盐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加入甜菜碱提高活性染料对棉织物低盐染色的染色深度(K/S值),研究了甜菜碱浓度、Na2CO3浓度、固色时间、浴比和温度等对染色织物染色深度的影响,得到加甜菜碱时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活性红B-3BF4%owf,NaCO3 35 g/L(A染时加入),甜菜碱1.2 g/L,浴比1:10,温度60℃,染色时间80 min.结果表明,加入甜菜碱后活性红B-3BF对棉织物染色可减少60%左右的无机盐(Na2SO4)用量,染色牢度也有所提高,将甜菜碱应用于其它活性染料的染色,发现其染样的K/S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叔胺化合物为活性染料的固色催化剂,以达到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低盐、低碱染色目的。研究催化剂的用量、催化剂对染料的改性工艺、染色工艺条件等因素对棉织物染色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叔胺型催化剂对活性染色具有较明显的催化作用,催化剂对染料的改性工艺及其用量对织物的得色深度影响较大;催化染色能明显降低染色用盐、用碱量。染料经7%(o.m.d.)的固色催化剂在50℃×20min的条件下改性后,可减少盐、碱用量30%且染色织物的得色深度不降低。  相似文献   

5.
以壳聚糖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活性FM黑染料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温度、时间、介质pH值、壳聚糖脱乙酰度以及用量对壳聚糖吸附活性FM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增大,壳聚糖的吸附能力随之增强;壳聚糖用量增加,吸附能力先增强后减弱;介质的pH在4~7范围内,对活性FM黑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较好,在中性条件下达到最强;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较小.由此得出在壳聚糖脱乙酰度为97%、用量为0.006 0g、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50min、活性FM黑质量浓度为30mg/L、体积为100mL、介质的pH为7的条件下,吸附量达到273.23mg/g.且其吸附行为满足Langmuir等温式.  相似文献   

6.
根据大豆纤维的特性,选用活性染料对其进行染色,分析了在低温型活性染料上染大豆蛋白织物时,碱浓度、硫酸钠的用量、染色的时间、染色的温度等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析碱浓度、硫酸钠的用量、染色时间和染色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与分析可以得知:(1)碱浓度在25g/L时,两种染料的染色效果最好;(2)硫酸钠在55g/L时,活性红固色效果最好;而当硫酸钠在60g/L时,活性黄的固色效果最好;(3)时间在100分钟时,活性红的K/S值最大,染色效果最好;而时间在80分钟时,活性黄的K/S值最大,染色效果最好;(4)两种染料对大豆纤维染色时,最佳染色温度都为50℃。  相似文献   

7.
根据活性染料特征值SEFR选择3类不同特征值的活性染料,每一类选3种,共计9种.分别对特征值高、中、低的3类染料进行低盐染色工艺实验.实验表明,SEFR值中等的一类染料适合进行低盐染色,其固色率均在70%左右,盐的用量为常规用量的1/4~1/3,浴比为10:1,其中以无水硫酸钠与柠檬酸钠2:1复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各类活性染料在丝绸上的染色.开发了一类含(N—甲基—β—磺基乙胺基)乙基砜基丝绸专用活性染料.提出了一个新的引入上述活性基的方法,通过动力学研究,提出了其合成反应机理.经动力学同位素研究讨论了该类染料与丝绸的染色机理,并推荐了优化的染色工艺条件.这类染料可在中性介质印染丝绸并具有鲜艳的色泽,良好的牢度和较高的固色率,染料贮存稳定性优异.  相似文献   

9.
针对活性染料染色高浓度电解质污染问题,以织物染色匀染性和K/S值为评价指标,优选出D5反胶束活性染料染色工艺:Na2CO3作为固色碱剂,浓度40 g/L,染色时间30 min;并研究了反胶束含水量、中性电解质Na2SO4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染料浓度(%owf)下,反胶束体系染色后织物的K/S值随着D5反胶束含水量的增加而下降,Na2SO4对活性染料反胶束染色并无明显促染作用,反胶束染色可以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染色"。  相似文献   

10.
以L316不锈钢纤维毡为载体,制备负载型纳米TiO_2光催化剂。采用罗丹明B为模拟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负载方式、负载量、固定化温度、光照强度、染料初始浓度、染液pH值和无机盐(Na2SO4)等因素对其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体烧结法负载TiO_2的纤维毡光催化效果优于原位生成法;随着纤维毡上TiO_2负载量的增加,光催化活性增强,但负载量最终趋于平衡,平衡值约8mg/cm2;当固定化温度为450℃时,所制备的负载型TiO_2光催化剂活性最佳;随着紫外光照强度增加,染料初始浓度降低,染液pH值减小,染液中无机盐浓度降低,负载型纳米TiO_2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1.
传统棉织物的前处理和染色是分步进行的,该工艺时间长,操作复杂,劳动量及用水量大,污染严重.通过选择适当的活性染料、练染助剂、双氧水消除剂,控制合适的染色工艺条件,可以得得到棉织物碱氧前处理/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的较佳工艺条件:30%双氧水,质量浓度2 g/L、氢氧化钠质量浓度8 g/L、硅酸钠质量浓度2 g/L、平平加O质量浓度1 g/L、精炼剂质量浓度1 g/L,在浴比1∶20,练漂温度95℃条件下练漂45 m in.加入除氧酶0.5%,调残液pH值为7.加活性红3BS于残液中35℃染色30 m in,70℃固色30 m in.该工艺除上染率稍低外,其他性能均能达到传统染色的水平,并具有染色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能耗低、污水排放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羊毛织物吸附染料性能,以双醛壳聚糖为偶联剂和交联剂,采用多巴胺仿生修饰及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二次功能化对羊毛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利用ATR、SEM对表面改性前后羊毛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不同条件下改性羊毛对酸性大红G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多巴胺以及阳离子季铵盐处理的羊毛表面引入了更多的活性基团如羟基、氨基。改性后纤维表面更粗糙,对染料吸附率高。当染料浓度为4%(owf),染色时间为60min,染色温度70℃,pH值为2,改性羊毛织物对酸性大红G具有较好吸附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法对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在蚕丝/棉复合丝织物上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改变染色条件:pH值、温度和电解质等,研究染色条件对上染率、染色牢度、同色性等的影响,初步确定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在蚕丝和棉纤维上的同色染色条件,并用生物显微镜观察两种纤维上染料的分布状态和同色效果.  相似文献   

14.
纯棉织物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纯棉织物的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通过对活性染料的选择,染料的用量,碱剂和时间等工艺条件的研究,表明冷轧堆染色与常规工艺相比具有产较高的固色率,同时,节约了能源有利于环保。  相似文献   

15.
龙须草纤维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活性染料对龙须草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试验,旨在探索龙须草纤维的基本染色规律。主要讨论了染料用量、浴比、中性盐用量、纯碱用量、染色温度、固色温度及染色时间对龙须草纤维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影响,以上染百分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是染料用量为对纤维重的1.5%,食盐用量为50 g/L,纯碱用量为5 g/L,浴比为1∶50,染色温度为40℃,固色温度为40℃,染色时间为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上染龙须草纤维,并绘制上染率曲线,可以发现龙须草纤维的染色性能良好,适应染整加工的一般过程,作为纺织纤维应用于纺织行业很有潜力。  相似文献   

16.
选用结构类似于直接染料的栀子黄天然染料对海藻酸纤维进行染色,并采用媒染剂硫酸亚铁的同媒法优化了染色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染色效果。通过测定上染率和K/S值确定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pH值:7,染色温度:70℃,染色时间:40min,染色浴比:1:40,染料浓度:4%(o.w.f),媒染剂硫酸亚铁用量为2%(o.w.f),此时纤维的上染率达到35.23%,K/S值为0.826。采用20 g/l氯化钙水溶液进行固色后处理纤维的固色率达到75.1%。  相似文献   

17.
活性染料模拟废水电化学脱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活性染料在可溶性阳极电化学体系中的脱色机理,分别以铝和不锈钢为阳极和阴极,在恒电流模式下,考察了活性红M-3BE模拟废水脱色过程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电解液初始pH值、氯化钠电解质浓度、温度、染料浓度对染料溶液脱色效率影响显著,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染料溶液脱色率可达到98%.在不同pH的范围内,活性红M-3BE表现的脱色机理不同,pH4~8为混凝与阴极还原脱色共同作用,9<pH<4则表现为阴极还原脱色为主;氯化钠的加入在使染料脱色得到增强的同时,也有助于电还原所产生的芳环结构中间产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18.
实验以国产活性黑粗染料为原料,采用微滤膜除杂、荷电镶嵌膜恒容脱盐和纳滤膜脱水浓缩工艺制备高纯度、高浓度液体活性染料;并通过喷雾干燥制备了高纯固体活性黑.实验结果表明:针对染料含量为61.5 g/L的原料液,在操作压力1.0 MPa条件下,脱盐8 h染料纯度达到要求,染料损失率为0.62%;脱盐过程中荷电镶嵌膜的平均透过通量约为18.5 L.m-2.h-1.在1.4~1.8 MPa下,可将高纯料液脱水浓缩,使活性黑浓度达到250 g/L.实验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固体染料,经分析该产品的无机盐含量低于企业目前所用的进口产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进低温活性染料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了染色工艺对L型活性染料上染百分率的影响与L型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当L型活性染料质量分数为3%时,用纯碱与烧碱的混合碱为固色碱剂,最佳染色和固色温度为40℃、最佳食盐用量为50 g/L、最佳纯碱用量为5~6 g/L、最佳固色时间为70 min,L型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亲和力及直接性低、反应速率大、染料之间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M型活性染料三原色染绢丝/拉细羊毛/羊绒混纺织物,探讨染色工艺参数对色差等染色性能的影响,最后进行染料拼色试验.结果表明:M型活性染料在绢丝/拉细羊毛/羊绒混纺织物上能够获得较高的固着率和较好的同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