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填充法将SPBI-ZrP电解质填充于ePTFE多孔基底中,制备SPBI-ZrP/ePTFE质子交换复合膜。分别采用FESEM、FT-IR、干湿称重法、拉伸测试和交流阻抗法对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表征。实验结果表明,SPBI-ZrP电解质已成功填充于ePTFE基底中,膜表面光滑。SPBI-ZrP-2.5膜在厚度方向的溶胀度是SPBI-ZrP-2.5/ePTFE膜的7.3倍,归因于ePTFE基底能够有效地抑制膜溶胀,提高膜尺寸稳定性;由于ePTFE基底的增强效应,SPBI-ZrP-2.5/ePTFE膜的拉伸强度比SPBI-ZrP-2.5膜提高19.86%;SPBI-ZrP-2.5/ePTFE膜的质子电导率在160和80℃、相对湿度100%下分别达到0.222和0.071 S×cm~(-1),而Nafion膜(EW=1100)在80℃的质子电导率为0.077 S×cm~(-1),在温度(29)100℃时质子电导率急剧下降,说明SPBI-ZrP-2.5/ePTFE膜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质子传导性能,能应用于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  相似文献   

2.
陈亏  高晶  俞建勇  还伟海  马一梓 《化工学报》2011,62(4):1170-1173
采用He等离子体对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薄膜进行表面亲水处理,并引发接枝丙烯酸单体实现持久亲水改性.实验探究了不同等离子处理工艺和接枝工艺对ePTFE薄膜亲水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接触角、X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后,ePTFE薄膜表面的接触角由145°降至102°;再接枝丙烯酸单体...  相似文献   

3.
丁建武  卢辉 《广东化工》2014,(9):127-128
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膜是一种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具有"微纤维—节点"的微观网状结构,最小微孔可达0.1μm,孔隙率高达82%。ePTFE膜具有优秀的防水防尘和透气透湿性能,在服装建筑、防尘滤袋、航天、空气电极、电子照明和包装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对ePTFE膜出色的防水防尘和透气透湿性能的认识加深,ePTFE膜必将在各行各业中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最近重度雾霾天气笼罩了大半个中国,PM2.5对人体及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已引起了广泛的高度重视.该文阐述了过滤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ePTFE薄膜滤料的表面过滤机理和与传统滤料相比所具有的诸多优点,介绍了ePTFE薄膜滤料的生产工艺,及在过滤PM2.5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高浓度PM2.5的高效过滤问题,选取颗粒粒径与膜孔径比值(dP/dm)范围为0.86~4.46,厚度小于等于1 μm的三种不同结构的超薄ePTFE纳米纤维膜展开应用性能研究。考察了过滤速度、PM2.5浓度和膜结构对过滤性能的影响以及膜的再生性能。得益于纳米纤维堆叠的网状结构,在过滤速度为1.2~4.8 m/min,进口浓度为200~1000 mg/m3的范围内,三种超薄ePTFE纳米纤维膜均能实现PM2.5的高效截留(>99.5%),其稳定压降和压降增长速度均随过滤风速和进口PM2.5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初始压降和出口浓度仅随过滤风速增加而增加,与进口浓度关系不大。超薄ePTFE纳米纤维膜层数少、过滤阻力低(≤130 Pa)且膜表面光滑(表面粗糙度小于1 μm),降低了滤饼与膜表面附着力,使滤饼易于脱落,在4次循环实验中展现出良好的再生性能。横向对比结果显示,dP/dm为0.86,膜厚度为0.5 μm的超薄ePTFE纳米纤维膜兼具最低的过滤压降(30 Pa)、良好的过滤效率(99.93%)及再生性能好的优势,在中高浓度PM2.5空气净化领域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戈尔公司生产的ePTFE薄膜滤袋的结构及其特点,同时对各种过滤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举例说明了薄膜滤袋在国内外炭黑行业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膨体过滤布、滤布表面处理技术、ePTFE膜以及覆膜工艺的研究,研制出过滤效率高、运行阻力低的反吹风玻璃纤维覆膜滤料,并对该种滤料的应用进行了实例举证,例证表明反吹风覆膜滤料清灰效果好,使用的反吹风强度较低,大大延长了滤料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产品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8.
涂闽 《上海化工》2010,35(4):38-38
<正>戈尔公司——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的发明者和膨体聚四氟乙烯工程材料的全球杰出供应商,借助GORE誖过滤芯的推出宣布了过滤技术的一项重大进步。该系列筒式过滤芯在2010上海国际半导体设备暨材料展会上正式亮相,继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该产品采  相似文献   

9.
在严格控制生产费用的情况下,炭黑厂从来没有对提高生产效率引起重视。过去十年来,通过对滤材的技术改良使得许多炭黑厂能延长袋滤器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各炭黑厂在反应炉袋滤器(主袋滤器)中广泛使用ePTFE(扩张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袋滤器以提高生产率和延长滤袋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炭黑工业中使用的ePTFE(扩张微孔聚四氟乙烯)覆膜滤布的最新动向。在过去30多年间,覆膜滤布已被大量使用。覆膜滤布的诸多优点有助于炭黑生产厂家改进其工艺。本文报道了由菲利普斯公司(PCBL)和戈尔及其合伙人公司(W.L.Goreand Associates)最近共同发起的滤袋更新项目的进展情况。提出该项目的初衷是提高在印度杜加普尔(Durgapur)的PCBL炭黑厂的生产率和延长蒸汽袋滤器的使用寿命。通过用戈尔公司制造的覆膜滤袋取代非覆膜滤袋,菲利普斯公司炭黑厂能够增大烟气流量,减少压力损失,并大大延长滤袋的使用寿命。作为附带的好处是,该公司已计划添加一台风机来进一步优化袋滤器性能。可以预期,其结果肯定会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传统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出聚(苯乙烯无规丙烯酸无规甲基丙烯酸甲酯)[P(St-r-AA-r-MMA)]聚合物,用该聚合物溶液改性高密度聚乙烯(PE-HD)/麦秸秆纤维(WF)复合材料表面,制得水接触角(WCA)>150 °的超疏水表面。研究了木塑复合材料超疏水表面制备参数、力学性能及其吸水性能。结果表明,超疏水PE-HD/麦秸秆纤维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单体摩尔比例nSt∶nMMA∶nAA=2∶1∶1、WF含量40 %(质量分数,下同)、聚合物浓度3 %、烘干时间15 h、烘干温度70 ℃;与未改性复合材料相比,在最佳改性条件下制备的超疏水PE-HD/WF复合材料表面WCA高达(156±2.9) °,提高了84 °,拉伸与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6.1 %和6.9 %,吸水率降低了1.70 %;将改性和未改性的PE-HD/WF复合材料放置5个月,WCA分别为(142±5.7) °和(54±6.2) ° 。  相似文献   

12.
韩阳阳  朱光明  李奔 《中国塑料》2019,33(6):132-138
介绍了共聚型光降解聚合物和添加型光降解聚合物两大类光降解聚合物以Norrish反应为主的光降解反应机理,以及综述了光降解聚合物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并对各类光降解聚合物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其次,提出了光降解聚合物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最后,展望了光降解聚合物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利用压差法、等圧法研究了4种阻隔性塑料薄膜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透过量,分析了温度、薄膜类型和厚度、相对湿度对透气性能的影响关系,对比了2种测试方法的薄膜透氧量。结果表明,12 μmPET、12 μmPET/Al、25 μmPET和25 μmPVDC薄膜的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透过量都受温度影响显著,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对数形式与热力学温度的倒数都呈线性关系;这4种阻隔性薄膜对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透过性能都存在明显差异,12 μmPET薄膜的透过量最大,25 μmPET薄膜和25 μmPVDC薄膜次之,12 μmPET/Al薄膜最小,而且它们对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透过量之比值都超过了4倍,都具有优良的阻隔性能和选择透过性。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乙二胺(EDA)、十二烷基胺(DA)和十八烷基胺(ODA)修饰的氧化石墨烯(GO)为填料,制备了具有不同界面结构的功能化聚乳酸(PLA)/氧化石墨烯(FGO)纳米复合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复合薄膜的材料结构、微观形貌和热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及气体渗透性。结果表明,随着GO表面接枝分子链的增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气体阻透性能提高;3种FGO中,GO-g-ODA改性体系的综合性能最佳,当其添加量为0.5 %(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88.52 MPa和9.68 %;氧气渗透系数由原来的4.21×10^13 cm3·cm/(cm2·s·Pa)下降到1.172×10^14 cm3·cm/(cm2·s·Pa),约下降了97.2 %;此外,功能化石墨烯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参数对聚苯乙烯(PS)/聚酯纤维(PET)/玻璃纤维(GF)三元复合材料烧结件质量的影响,选取分层厚度、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3个工艺参数进行耦合实验,分析总结了尺寸精度和弯曲强度的变化规律和原因。其中,x和y方向对PS/PET/GF复合粉末烧结件尺寸精度的工艺参数变化影响较小,而z向对其影响较大,弯曲强度主要受成型过程中激光能量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件的弯曲强度和精度呈此消彼长的变化规律,这对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来提高烧结件的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聚氯乙烯(PVC)的热降解机理及稀土型热稳定剂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机理,介绍了稀土型热稳定剂的主要性能,并对稀土型热稳定剂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阐述,指出稀土型热稳定剂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熔体堵塞喷头、产品成型精度低是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潜在的隐患。优化FDM喷头系统有利于降低设备工作故障的发生率,提高成型品的品质和打印效率。打印过程中,喷头系统的工作状态复杂多变,本文主要从喷头系统的流道结构、散热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喷嘴等方面入手,综述了近年来喷头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通过研究分析,指出喷头系统是FDM设备的工作核心,现有的喷头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随着前沿技术地不断发展,未来的喷头系统将会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其潜在的方向和发展趋势将会打破FDM设备的局限性,极大地满足人们对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不同工艺参数、不同成型装置下的柱晶结构,分析了材料种类(分子结构)、工艺条件对柱晶形成的影响,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流动诱导柱晶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完善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冷冻胶粉(LGTR)、相容剂及增韧剂的共混物,研究了胶粉用量、相容剂种类和用量及增韧剂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GTR的加入会降低PP的力学性能,但随着LGTR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上升;相容剂的使用会增加PP与LGTR的相容性,使力学性能提高;热塑性聚烯烃类弹性体(POE)和三元乙丙胶接枝马来酸酐(EPDM-g-MAH)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PP/胶粉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并且增韧剂的使用可以提高PP与LGTR之间的相容性;高密度聚乙烯(PE-HD)/POE并用做增韧体系时,可以进一步提升共混体系的韧性,提高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20.
刘曙  李丽怡  李晨  白利强 《中国塑料》2019,33(3):120-127
主要介绍了欧盟、美国、中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新品种申报的管理规定,包括监管法规、管理机构、申报流程、数据要求等,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欧美法规于我国的借鉴和参考,建议建立快速评审程序,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暴露评估模型,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新品种申报管理,保障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