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艺  戴延凤  杨平华 《广东化工》2011,38(1):179-181
通过电聚合溴酚蓝于玻碳电极上制备了聚溴酚蓝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聚溴酚蓝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考察了两种异构体p-硝基苯酚与m-硝基苯酚在聚溴酚蓝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表现,结果表明聚溴酚蓝修饰玻碳电极对p-硝基苯酚与m-硝基苯酚的还原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和选择性能。依此发展了一种运用聚溴酚蓝修饰玻碳电极同时伏安测定p-硝基苯酚与m-硝基苯酚的方法。考察了影响测定的因素并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苯酚、双氧水合成邻、对苯二酚的反应体系 ,采用苯酚溶液一次性加入反应器、双氧水连续滴加的半间歇操作方式 ,研究了苯酚与双氧水的摩尔配比、苯酚初浓度、双氧水滴加速率、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苯酚转化率和邻、对苯二酚选择性的影响。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 ,苯酚的转化率可达到 40 %左右 ,苯二酚的总选择性可达到 90 %左右 ,邻 /对比为 1.6~ 1.8。  相似文献   

3.
杂多酸盐催化合成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十六烷基吡啶杂多酸盐作催化剂,用苯酚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备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考察了催化剂组成、溶剂、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苯酚差劲基化的影响,在实验范围内苯酚的转化率可达13%,产品中只有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  相似文献   

4.
利用氢氧化钠(NaOH)为催化剂,烯丙基溴(C3H5Br)为修饰剂与β-环糊精(β-CD)反应制备了十四(2,6O烯丙基)β环糊精(Ally-β-CD),研究了催化剂与修饰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合成产物产率的影响。以苯乙烯(St)、Ally-β-CD和二乙烯基苯(DVB)为连续相,过硫酸钾(K2S2O8)、硫酸钾(K2SO4)溶于水中组成分散相,通过反相浓乳液模板法制备了Ally-β-CD与St共聚多孔材料,并研究了β-CD对多孔材料亲水性能与苯酚(PhOH)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Ally-β-CD的最佳反应工艺为n(β-CD)∶n(C3H5Br)= 1∶76.0,n(NaOH)∶n(C3H5Br)=1.34∶1,反应温度为5 ℃,反应时间为48 h;β-CD的引入可以明显提高多孔材料的亲水性能与PhOH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5.
苯酚催化氧化制对苯二酚的两步法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酚为原料,复合金属离子为催化剂,研究用气相氧化合成苯醌,用铁粉还原苯醌制对苯二酚的两步法工艺,考察了氧化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催化氧化制苯醌适宜的工艺条件是以甲醇为溶剂、摩尔比为1∶3的Cu(NO3)2和NaNO3为催化剂、催化剂加入量为苯酚质量的1/2、70℃、2.7 MPa、反应2.5 h。在此反应条件下,苯酚转化率可达90%,苯醌选择性达88%。以铁粉作还原剂,将苯醌还原为对苯二酚,苯醌可完全转化,对苯二酚的选择性可达99.5%。  相似文献   

6.
李丽 《山西化工》2014,(1):34-36
利用Cu+能与C0结合形成羰基络合物,将Cu+盐负载到分子筛表面,经过热处理能达到自发单层分散状态,有效提高了C0的吸附量。利用直接混合法将CuCl负载于13X分子筛表面上制备高效的CO专用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将样品置于管式炉内,流动N2氛围保护下,在350℃焙烧4h后,CuCl/13X质量比0.4:1.0吸附剂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C0吸附量可迭45mL/g,对工业分离混合气体有重要的意义。XRD也显示,不同质量比的CuCl/13X样品,在N2氛围中350℃焙烧4h后,CuCl晶相峰从有变无,说明CuCl均匀分散于栽体表面,提供了更多的与C0络合的铜离子活性中心,进而提高了吸附剂对C0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7.
在水热条件下,以铝盐为原料,利用PEG 2000为模板剂合成η-Al2O3(PEG)介孔纤维,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介孔材料进行表征。以介孔η-Al2O3为修饰剂,制备介孔η-Al2O3修饰玻碳电极。采用伏安法研究了缓冲溶液、修饰剂用量等响应条件对2,5-二甲基苯酚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p H 3.60 HAc-Na Ac缓冲溶液为支持电解质,修饰剂量为10μL,扫描速度为0.1 V/s,富集时间为4 s,在2.0×10-5~7.0×10-4mol/L的范围内,峰电流与2,5-二甲基苯酚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峰电流与扫速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说明2,5-二甲基苯酚在修饰电极上的反应过程是受扩散控制。所提出的新方法用于模拟废水中2,5-二甲基苯酚的测定,回收率在98.2%~103.8%,说明建立的新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邻苯二酚与间苯二酚、邻苯二酚与对苯二酚、间苯二酚与对苯二酚二元固液平衡数据,同时绘制出相应的简单低共熔型二元相图。低共熔组成和温度为:邻苯二酚(1) 间苯二酚(2),x1=0.5077,336.3K;邻苯二酚(1) 对苯二酚(3),x1=0.7879,365.8K;对苯二酚(3) 间苯二酚(2),x3=0.2305,366.1K。采用Wilson方程关联,标准偏差分别为0.48K,0.48K和0.56K。  相似文献   

9.
赵玉梅 《化工进展》2016,35(Z2):187-191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F127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合成法直接合成不同铁含量的Fe-SBA-16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脱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Fe-SBA-16在以H2O为溶剂,H2O2为氧化剂的苯酚羟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条件(Fe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铁含量的条件下合成出的Fe-SBA-16样品均保持了SBA-16介孔分子筛的立方笼状介孔结构和高的比表面积,且Fe被成功地引入到SBA-16骨架上。当Si/Fe=30时,Fe-SBA-16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2h,苯酚:双氧水为1:0.4时催化活性最好,苯酚的转化率为30.8%,邻苯二酚与对苯二酚的选择性分别为64.3%与30.5%。  相似文献   

10.
李丽 《山西化工》2013,(6):16-18
利用机械混合法将CuCl直接负载于分子筛13X、NaY和NH4X表面上制备高效CO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在320℃真空活化后,13X和NaY载体制备的吸附剂表现出较好的CO吸附性,CuCl的最佳分散质量分数分别为0.40 g CuCl/g 13X及0.45 g CuCl/g NaY,CO吸附量分别高达76 mL/g及84 mL/g,脱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60%,且CO/CO2分离比分别可达1.4和1.9.XRD表明,吸附剂经真空活化后CuCl晶相消失,表明CuCl在载体表面均匀分散,并且可能部分阳离子发生交换,进而提高了CO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1.
含铁复合金属氧化物对苯酚羟基化反应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淳  隆仲华  熊春荣  朱中南 《化学世界》2000,41(11):590-593,609
在连续全混反应器中 ,用含铁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研究了反应温度、空速、过氧化氢 /苯酚对反应产物中苯二酚浓度、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比例和催化剂的活性周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物中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的比例和催化剂的活性周期的影响不明显 ,过氧化氢 /苯酚摩尔比对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的比例的影响较大 ,提高过氧化氢 /苯酚摩尔比会降低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的比例 ,缩短催化剂的活性周期  相似文献   

12.
周林霞 《化学试剂》2014,(8):696-700,754
采用室温溶液法合成标题配合物[Cu(phen)(nap)2]·H2O(phen=1,10-邻菲罗啉,Hnap=萘普生)。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等表征,并测试其磁性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发现:该物质属于四方晶系,P21212空间群,晶胞参数a=2.923 6(6)nm,b=0.582 3(1)nm,c=0.991 0(2)nm,β=90°。结构分析表明:金属原子Cu(Ⅱ)处于变形的CuN2O2四面体配位环境,离散的配合分子间通过O—H…O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链,继而通过C—H…O氢键作用形成二维层,最后通过C—H…O氢键将层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在2~300 K温度范围内,配合物遵循居里-韦斯定律,居里常数C=0.41 cm3·K/mol,韦斯常数θ=-0.11 K。由χmT-T曲线可知,在室温到18 K间,[Cu(phen)L2]·H2O中Cu2+离子间存在弱铁磁作用;在18~2 K间为弱反铁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东化工》2021,48(7)
采用浸渍法制备不同助剂改性的Pd/C催化剂,并与未添加助剂的Pd/C催化剂对比,考察不同助剂对苯酚加氢制备环己酮用Pd/C催化剂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助剂Zn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影响较小,助剂Mg、Fe、Co使烷基苯酚加氢用Pd/C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均有所提升,且以CoCl2为Co源,质量含量为2.0%Co修饰的Pd/C催化剂效果较优,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16,(9):1708-1710
用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修饰膨润土,制得有机膨润土,研究了阳-非离子有机膨润土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及修饰剂用量、温度和pH值对其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有机土样对苯酚的吸附等温曲线是线性曲线,吸附主要为分配作用,吸附作用的大小由有机膨润土中有机碳的含量决定,膨润土有机碳对有机物的溶解起了增溶作用,有机碳含量高的膨润土对水中苯酚的吸附能力增强;对苯酚的吸附量随温度、pH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对苯二酚、邻/对甲氧基苯酚的合成方法。研究了重氮水解液的酸浓度、水解温度、硫酸铜用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改进了常用的后处理提纯方法,采用了层析柱法分离浓缩产物,研究了不同的脱附剂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层析柱分离方法提高了产物收率,并比较分析了不同基团对水解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化工》2022,(9):1708-1710
用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修饰膨润土,制得有机膨润土,研究了阳-非离子有机膨润土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及修饰剂用量、温度和pH值对其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有机土样对苯酚的吸附等温曲线是线性曲线,吸附主要为分配作用,吸附作用的大小由有机膨润土中有机碳的含量决定,膨润土有机碳对有机物的溶解起了增溶作用,有机碳含量高的膨润土对水中苯酚的吸附能力增强;对苯酚的吸附量随温度、pH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用循环伏安法(CV)将茜素红S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成功地制备出对硝基酚具有良好电催化作用的聚茜素红薄膜修饰电极(PARSE).在差分脉冲伏安图(DPV)上,邻硝基苯酚、2,4-二硝基苯酚、2,2,4-三硝基苯酚分别出现一、二、三个还原峰.根据DPV图,研究了不同硝基酚在PARSE上的还原反应,并推断了反应机理.利用这一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硝基酚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土豆膜耦合Clark型氧电极的多酚传感器,对于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及邻氨基苯酚产生良好的线性响应,其相关系数、米氏常数以及分析的回收率、标准偏差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金属改性的介孔硅材料FSM-16在该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其中Fe和Cu改性的FSM-16表现出比较好的性能。在Fe-FSM-16的作用下,苯酚的转化率达到27.8%,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选择性达到96.4%(邻/对=1.8)。FT-IR和XRD表征证明铜离子进入了FSM-16的骨架,并形成了Si—O—Cu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纳米金制备出三种纳米金修饰电极。考察了不同电极对对苯二酚响应特性及响应线性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使用滴涂法制备的纳米金/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电极对对苯二酚的催化响应更为显著,在0.2×10-4~1.6×10~(-4)mol/L浓度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与对苯二酚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具有制备对苯二酚传感器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