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省市地区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日益增多,而且其所具有的突发性、破坏性,实在让人们措手不及,疲于应对。建立一套能有效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系统极待出台及完善。对此,各地政府响应中央的号召,纷纷通过建立完善的地方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来提高地方应对突发危机事故的能力,这也是应对当今形势,保障地方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风险全球化、危机常态化、危害扩大化,使公共危机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微博这种新兴传媒工具在提高社会整体治理危机的能力上举足轻重、地位突出。公共危机的增多和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微博为有效应对危机、提高全民的危机意识、普及全民危机教育提供了可能。本文以微博作为公共危机教育的新工具,阐述其在公共危机教育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加强微博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了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这场正值春运高峰期间的自然灾害瞬间上升为公共危机,对于政府来讲无疑是一次危机管理的考验。为此,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外来人员留粤过年”政策,并成功地使这场公共危机化险为夷,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危机战役。  相似文献   

4.
《城市防震减灾》2009,(2):12-16
2008年1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了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这场正值春运高峰期间的自然灾害瞬间上升为公共危机,对于政府来讲无疑是一次危机管理的考验。为此,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外来人员留粤过年”政策,并成功地使这场公共危机化险为夷,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危机战役。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6)
我国古代社会中的公共危机管理是我们进行研究的问题,在唐朝出现过盛世,但是也有走向衰败的时期,安史之乱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导线。唐玄宗对安禄山的信任和重用增加了社会矛盾,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唐玄宗在危机管理上的缺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我们根据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对唐朝公共危机管理进行分析,了解制约唐玄宗个各危机管理意识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7)
公共危机事件,在严重威胁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给民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种心理创伤的社会危害性和影响长远性,比起危机事件所造成的其他重大损失,更为严重和深远,是完全无法用经济数字来进行衡量的。2008年5月18日,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在灾区展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共危机事件心理干预行动。从此次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的效果上来看,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效和经验,但是离预期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汶川地震中,心理干预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呼吁全社会来关注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的现实状况,从而引起各界对于危机事件心理干预活动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传统城镇化困境本质上是一场治理危机。研究基于行政性分权、市场化分权和社会化分权的三个维度,建立城镇化发展的综合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传统城镇化危机的生成机理及新型城镇化驱动机制。研究认为,传统城镇化困境主要源自分权不足,只有通过持续分权和相关体制、机制的创新,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才是走出当前中国城镇化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正危机中往往蕴含着契机,把握契机往往能创造奇迹。随着行业的发展日益步入成熟时期,物业管理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任何公共事件都会对我们产生较大的冲击。时代邻里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邻里")勇于接受考验,面对这场"大考",根据国家防疫政策及疫情发展情况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组建以时代邻里董事会主席为首的防疫指挥部,部署所有在管物业项目进行疫情防控,并主动  相似文献   

9.
新冠疫情影响下,社区防疫作为抗击疫情的最后一道屏障发挥重要作用,守住底线才能获取最终胜利。目前虽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疫情也暴露出社区防疫的短板,反映出社区防疫韧性较差,刚性不足,面对重大公共危机时处理能力有限。基于智慧城市的理论视角,以韧性城市理念为依托,以提高社区防疫的韧性为目的,从社区智慧防疫构建、管理手段提升及规划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疫情时代社区韧性防疫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借助公共危机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以北京"7·21"暴雨为例,分析公共危机利益相关者的范畴和类属,从利益相关者视角为公共危机管理提出政策建议。重点是:明确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提升危机管理的能力和素质;加强强势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充分发挥其内在职能;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引导关键利益相关者主动参与公共危机的救助;合理引导从属利益相关者对公共危机的态度和动机,充分发挥其内在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3)
进入本世纪以来,公共危机呈现出了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与此同时,全媒体时代受众的知情权、话语权、监督权等权利史无前例地实现了回归,技术环境、信息环境、舆论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介环境的变迁也为公共危机的滋生和扩散提供了助力。无论是公共危机本身所催生出的风险,还是媒介环境变化导致的社会动荡,都对我国政府语态的输出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公共危机中政府语态的特征,并对全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中政府语态的输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1):55-62
在公共危机复杂性、不确定性和跨界性特征日趋明显的趋势下,深化公共危机治理研究亟须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突破。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公共危机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工具,形成了公共危机整体性治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笔者在评述整体性治理理论、公共危机治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公共危机整体性治理的研究现状,以期丰富中国公共危机治理的理论体系,为中国公共危机治理水平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2)
近些年来,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但现有危机管理机制未能有效预警并应对此类突发事件。因此,研究如何完善现有管理体制与机制,有效提高民族地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指出公共危机、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同含义。其次,深入分析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相关制度缺失与体制不完善削弱了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应对能力。最后,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现有民族地区政府管理体制与机制,有效提高其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与水平。具体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与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视信息沟通,加强上下联动;重视舆情工作,正确引导舆论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是推进公共健康、建立健康城市的一个重要抓手。以厦门市为例,首先分析了其在新冠状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的优劣势,然后从3方面提出建议:第一,重视防灾防疫。规划层面上应为突发事件预留城市空间;诊疗制度上结合最新医疗科技提高基层社区防疫检测水平。第二,优化城市交通。建立有韧性的交通体系;加快岛内飞机场和火车站的外迁;完善非机动车道建设。第三,强化城市治理管理。建立政府、企业、民众良性互动关系;加大商业市场监管力度;利用"智能设备+互联网"的模式管理创建开放式小区。  相似文献   

15.
2020年,新冠疫情成为最大的黑天鹅,改变了地球上所有人的生活。这场大流行病肆虐全球,被认为是百年一遇的公共健康危机和生态安全危机,导致人类蒙难、社会停摆和经济萧条,重塑着人类社会,城市首当其冲。2020年,世界迈入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十年”,新冠疫情让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16.
追尾、漏油、溃坝、假洋品牌……看到这些词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位企业家或项目经理,至少,应该想到“危机”.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危机的发生既不罕见也不偶然.无论是公共领域的安全事故,还是企业的大范围产品故障,或是项目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都属于危机.伴随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体制转轨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种公共危机与企业危机的发生在所难免.危机的发生,必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社会损害或个人损害.然而,从积极的一面看,危机是危险与机遇的结合体,应对危机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一个推动变革、促进和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2,(2)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应急事件的应对和处理机制,使得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开始逐渐完善,不仅能够提升国家社会的稳定性与和谐性,还能推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处理能力的提高,但是目前我国在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不利于事件的合理应对。基于此本文研究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分析其中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完善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共空间危机与适应性设计概念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方  徐宁 《规划师》2008,24(10):77-80
在当前社会环境加速变动条件下,城市公共空间供需关系失衡引发的适应性危机普遍存在于许多地区,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应对这一危机,设计师需要遵循循环、共生、机巧原则,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适应性设计,如通过旧建筑(环境)的永续利用、新建建筑(环境)的“简单”设计和注重项目实施的灵活性等方式,提高公共空间的适配性。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81-85
公共危机治理一直是社会治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尽管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不断向前迈进,公共危机的治理也在不断地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但是鉴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体系仍是不完善的,一定范围内的积极的人治仍是被需要的。公共危机治理的理想状态是全面的法治,但在实现理想状态的过程中,积极型人治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的存在也是公共危机法治的有益补充。积极型人治的实施要求领导者具有很高的个人领导素质以及政府的合法性和强有力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1月21日,中国的哈尔滨市由于城市水源污染,停止全城供水4天,引起全城骚动,人心惶惶,险些引起一场社会危机。此事由于中央及有关方面的努力,化险为夷,已经过去。但其中引发的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以及城市公用事业的安全问题,应令各有关方面警惕与思考。突发事件,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突然爆发的异常事件,在局部地区或社会领域造成动荡,但在程度上尚未造成全局性的破坏和影响“。危机”一词则来源于医学术语,指人濒临死亡、游离于生死之间的状态。所谓社会危机,是指由于突发事件的爆发,使正常的社会秩序、人民财产安全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