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洪泽湖湖面萎缩、湿地减少、水质下降、灾害频发、富营养化、水生植物减少、生态功能衰退等问题。从水污染防治、“退耕还湖”工程、人工调控恢复水生植被等方面提出了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胡瑾  王海青  杨刚 《治淮》2010,(12):16-17
湿地研究是当前世界性的前沿热门研究领域,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对淮河下游以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环境质量有重要调节功能。本文通过对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特征、资源种类的分析,结合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相关湿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洪泽湖湿地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概述 洪泽湖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泊之一,水土资源、生物资源、水运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日出斗金”之美誉,保护、利用好洪泽湖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浅谈洪泽湖湿地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爱玲 《治淮》2006,(1):12-13
按照《湿地公约》定义,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水域。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洪泽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中最年轻的湖泊,也是淮河流域重要的水利枢纽,其湖区和周边部分区域组成了较为完整的内陆湿地。一、洪泽湖湿地概况1、类型与面积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万多公顷,是江苏境内面积最大的湿地之一,达到大型自然保护区的规模。洪泽湖湿地类型多样,包括沼泽、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水库、池塘、稻田等各种自然和人工湿地。洪泽湖的水…  相似文献   

5.
洪泽湖大堤是淮河重要的流域堤防,近年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风景区、洪泽湖东部湿地保护区,大堤森林被列为省级生态公益林。这些功能的增加,为堤防管理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在确保大堤工程发挥防洪效益的前提下,发挥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堤防管理部门必须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楚恩国 《水资源保护》2007,23(S2):46-49
分析了洪泽湖水资源特点及地区分配、年际变化、年内分配、水污染情况、水环境恶化程度等现状。提出了洪泽湖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沱湖湿地存在的湖面萎缩、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功能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得出围湖造田、围网养殖、泥沙淤积是湖面萎缩的主要影响因素,上游河流入湖污染物总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造成水质下降,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恢复沱湖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楚恩国 《中国水利》2007,(23):33-35
洪泽湖位于淮河中下游,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中纬度过渡带、海陆相过渡带,各种天气系统相互交错又相互影响,是典型的孕灾地区。在分析了洪泽湖水资源特点及地区分配南北差异、年际变化、年内分配,水污染情况,水环境恶化程度等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洪泽湖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洪泽湖防洪保安和南水北调工程的需要出发 ,阐述水情、工情变化后洪泽湖大堤的隐患成因及处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对洪泽湖大堤滑移、渗漏、窨潮等隐患成因与机理进行了分析 ,提出加强检测、加固防浪林台、灌浆、实施地下连续墙等处理措施 .工程实践表明 ,对洪泽湖大堤的主要渗漏险工险段采用防渗墙和压密注浆处理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洪泽湖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洪泽湖区自然地理概况及降水、蒸发、暴雨洪水、径流、水质等水文特性.  相似文献   

12.
洪泽湖大堤生物防护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泽湖大堤防浪林种植于1966年,背水坡防护林种植于1978年.经过多年生长,树木老化,病虫害严重,已不能满足堤前消浪和堤后水土保持的要求.1990年管理单位针对生物防护工程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防浪林和防护林种植的树种;得出了"乔灌结合,复层混交"的种植模式;选出了适宜堤后水土保持的草皮品种.近年来,管理单位对部分堤段进行了生物防护工程的更新改造,经过多个雨季和2003、2007年洪水的考验,防浪和水土保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洪泽湖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分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洪泽湖野外调查采样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通过选择湖泊生态健康评价指标、计算各指标指数、确定各指标权重、综合计算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等步骤,分区评价洪泽湖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结果表明,洪泽湖不同湖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呈现由西北部湖区向湖心区和东南部湖区递减的趋势。通过对洪泽湖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分区评价研究可以找出湖泊生态脆弱区,进而为湖泊保护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洪泽湖大堤拥有漫长的建设与管理历史,造就了独特的水文化遗产资源。洪泽湖管理处作为江苏省水文化遗产调查试点单位,基于调查成果,分析了该区域水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旅游经济、水利功能和生态价值,并提出持续挖掘提炼、编制保护名录、搭建展示平台、传承水文化精神等保护措施,为水利行业开展水文化遗产调查与保护、推进水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金高洁  高超 《人民长江》2008,39(6):80-82
巢湖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3方面:主要由氮、磷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等严重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加速湖泊的逆向演化;诸如气象、地质及生物等自然灾害.针对上述问题,作者提出相应整治措施:控制污染源头排放量,提倡清洁生产工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由资源型向质量效益型过渡;实施湖泊生态工程措施,采用底泥生态疏浚、浮床种植陆生植物净化水体、兴建湖岸绿化植被带等;整治流域生态环境,种植生态涵养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行政监督管理等;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完善相关法规.  相似文献   

16.
Lake sturgeon Acipenser fulvescens were extirpated from the St. Louis River Estuary (SLRE) by the early 1900’s due to overfishing and habitat degradation. A restoration stocking program began in 1983, and continued almost annually until 2000. Lake sturgeon stocked into the SLRE were primarily obtained from the Wolf River (Lake Winnebago) genetic stock (n = 861,000) but some sturgeon were obtained from the Sturgeon River (Lake Superior) genetic stock (n = 61,380). Recently, spawning and natural recruitment has been documented near the Fond du Lac Dam, the upstream limit for lake sturgeon migrating from Lake Superior. However, the genetic origin of lake sturgeon spawning in the SLRE was unknown. Our objectives were to determine (1) the genetic origins and (2) genetic diversity of lake sturgeon spawning in the SLRE. Using both GENECLASS2 and ONCOR, a majority (79–81%) of lake sturgeon captured in the SLRE during spawning (2016–2018) assigned to the Wolf River genetic stock (Lake Winnebago) with greater than 80% probability using established microsatellites and a standardized genetic baseline. Other genetic stocks present (≥1%) included the Pic and Goulais rivers and possibly the Black Sturgeon River (identified using GENECLASS2, but not ONCOR); no fish assigned to the Sturgeon River using either method. Genetic diversity metrics showed that the SLRE lake sturgeon population was similar to other Lake Superior lake sturgeon populations. Overall, the SLRE Sturgeon population appears headed towards recovery. Adaptive management practices currently being employed should be continued to help guide further recovery of thi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7.
洪湖自然环境演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尹发能 《人民长江》2008,39(5):19-22
析了洪湖形成、演变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基本过程.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洪湖的湖泊形态、水文条件、水质状况、水生植物和水生态系统以及江湖关系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和演替.系统揭示了洪湖自然环境演变的基本过程和规律,表明近代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洪湖生态环境的退化.若对洪湖湿地重点保护,并采取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洪湖湖泊生态系统则处于良性循环中,否则,湖泊湿地可能会丧失.  相似文献   

18.
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繁,洪泽湖对其防洪除涝起关键性作用。掌握洪泽湖水沙变化趋势及突变点对流域水资源管理、水沙调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入、出洪泽湖各支流代表水文站1975-2015年实测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数据,分析入、出洪泽湖水量和沙量分布特征。通过Mann-Kendall(M-K)秩相关检验法和Pettitt突变点识别法研究入湖、出湖水沙量年际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在此基础上,从流域降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库滞沙三个方面分析了洪泽湖水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洪泽湖入湖、出湖水量年际变化趋势一致,无明显减小趋势,且无显著突变点。入湖沙量有小幅减小趋势,出湖沙量M-K统计值超过95%显著性水平,有明显减小趋势。入湖、出湖沙量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91年。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降雨量变化是水量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1993-2015年,入湖水量呈不明显减小趋势则与流域用水量明显增加、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有关。上游水库建设是导致洪泽湖沙量有明显减小趋势的主要原因,1991年治淮工程的实施,水库复建和水土保持等措施是沙量突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王小波  向锋 《人民长江》2012,43(3):36-38
为减小堰塞湖的危害,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特殊的地质地貌与河谷斜坡,是形成堰塞湖的内因;降水、地震、加载、坡脚淘蚀或开挖、水位骤然升降、火山爆发、冰河崩解等是形成堰塞湖的诱因。论述了堰塞坝的工程地质问题,并以唐家山堰塞湖为实例,对其抢险处理方案作了介绍,具体为:机械开挖泄流明渠,借水力将其拓宽,逐渐扩大泄流能力,避免发生突然溃坝。对指导堰塞湖的应急处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辽河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人水和谐、科学发展的治水新思路,为实现辽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