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太阳能》1991,(1)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日地间的距离为1.49597892×10~8公里。从地球上望去,太阳的张角为31′59″。太阳的直径为1.392×10~6公里,是地球直径的100倍,其体积比地球大130多万倍。太阳的质量为1.989×10~(27)吨,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太阳的平均密度为1.4克/厘米~3,而太阳内部密度高达160克/厘米~3。太阳由大气和内部两大部分组成。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个层次;太阳内部自外  相似文献   

2.
庄肃 《太阳能》1992,(2):32-32
为了讨论日——地距离与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強度的关系,我们先讨论一个特殊位置上的太阳辐射强度,它是计算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的依据。即:在日——地平均距离时地球大气层上界,且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太阳辐射能能量,称为太阳常数。通常太阳常数通  相似文献   

3.
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是指在太阳地球间平均距离外,在地球大气层以上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平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太阳辐射能的数值,该数值是个常数,一般取1367W/m^2(4920kJ/m^2)。  相似文献   

4.
太阳常数     
《太阳能》1991,(1)
太阳常数是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时,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其单位一般采用cal/(cm~2·min)或kW/m~2。在1956年以前,由于世界各地所定的太阳常数标度不统一,因此太阳常数的数值有不少差异。在1956年国际地球物理年会上经过讨论决定,全世界均采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太阳高度角尺度效应存在区域代表性问题,根据太阳高度角计算方法,用分布合理的样本数据计算区域太阳高度角最大偏差,归纳其规律特征。取得区域太阳高度角最大偏差与区域直径为正相关的近线性关系,当区域直径小于2000 km时,线性系数为0.0044882~0.0044966(°)/km,随着区域直径的增大,线性系数略微减小,相同区域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偏差的离散程度极小,区域太阳高度角最大偏差与区域直径为实质性相关,与监测地经纬度、监测日期和监测时间为弱相关。为太阳辐射的地域性或全球性地球系统模拟及地物反演把握太阳高度角区域代表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太阳常数     
《太阳能》1992,(1)
初学者往往将大气层上界太阳辐射强度的最大值误认为1353瓦/米~2,其原因是把太阳常数的定义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定义混淆了。太阳常数的定义是:在日—地平均距离时,地球大气层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的数值称为太阳常数。其单位一般采用卡/厘米~2·分,或千瓦/米~2。  相似文献   

7.
1 有关太阳的基础知识 在太阳电源系统设计中必须具备一些有关太阳的基础知识. 1.1 太阳 太阳是一个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这个恒星像一个核反应器一样,燃烧自己,是一个核心温度约10万℃高温的火球.  相似文献   

8.
浅谈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 我们的生存空间和统一的生态系统 地球表面积为5.1亿km2,海洋面积为3.61亿km2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1.49亿km2占地球表面积的29%;99.99%的生命存在于海平面±5km高度范围内;太阳常数1367.69w/m2,到地球表面平均照度100~300w/m2,通常温度范围±50℃,是靠地球公转自转、太阳辐射、月球、磁场和气水运动维持的一个高精度的适合生命存在的薄膜环境;从地球距离太阳平均1.49亿km的轨道上看,地球生态系统就在这样一个温暖的薄膜里.  相似文献   

9.
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光谱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太阳常数 由于地球是沿—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的,所以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随时间(也就是随地球在椭圆轨道上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的,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0.
太阳礼赞     
太阳—母亲太阳,在人们的心里、文豪笔坛,您是那样绮丽壮观。您洒下无尽的光辉,光明征服晨暗;您释放出巨大的热量,温暖驱赶严寒。太阳,在科学之宫、科普田园,您清晰地显露出广奥莫测的容颜。您虽然离地球遥远遥远,却是生物的祖先,您灿烂的光芒,是人类用不尽的能源。太阳,古人曾给您披上宗教迷信的面纱,世界上流传着无数关于您的神话。您是古希腊人、罗马人的阿波罗神啊!后并曾把您的九个兄弟射下。太阳,中世纪宗教法庭虽将科学践踏,哥白尼、布普诺、伽利略却宁死不屈,勇敢地捍卫您那崇高的尊严,使您保持本来的面貌,不忘地为人类贡献太阳,您…  相似文献   

11.
太阳跟踪器     
测试表明,跟踪太阳的平板型集能器吸收表面与按地理纬度倾斜固定安装的吸收表面相比,日照量平均高30%左右,有效得热高60—88%。对聚焦集能器来说就更需要利用跟踪装置了。那么,怎样来跟踪太阳呢?下面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众所周知,地球每昼夜自转一周,每年又绕太阳公转一周。自转轴与公转轴不平行,其夹角为23°27′。人在地球上看到太阳每天沿近似圆周轨道东升西落,以近似均匀的角速度绕地球旋转(这种运动即为太阳的视运动)。同时太阳沿着轨道也在缓慢地作往复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太阳能收集器,都必然要涉及到太阳高度角、方位角、日照时间等计算问题。太阳光线和地平面法线之间的夹角Q_z称为太阳天顶角;太阳光线和它在地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夹角α_s称为  相似文献   

13.
太阳是一团主要由氢组成的直径约1.39×106公里的火球,体积比地球大1 300000倍,质量比地球重3 32000倍.太阳中心附近温度为107K,密度约为水的100倍.  相似文献   

14.
李申生 《太阳能》2003,(6):12-13
上期我们已经提到了克服和弥补太阳能所存在缺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在就来具体地介绍一下克服这些缺点所采用的方法。由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非常遥远,因此太阳光是准直度极高的平行光,在太阳光所经过的路径上,平行放置的任何物质上的太阳辐射能流密度都完全一样。所以,除了将接收平面转到垂直于太阳光线的方位以外,就不可能使接收平面再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了。惟一可行的改进办法就是采用在光学实验中所曾用过的聚焦方法。通常的聚焦方法又可以分为下列两种:1反射式聚焦。就好像五官科医生头上所戴的反射镜或汽车前灯后面的抛物面反射镜…  相似文献   

15.
冯娟  李继超 《太阳能》2014,(4):39-42
通过分析太阳光线在地球上直射时的几何模型,利用立体几何和二面角的知识具体推导了在方位角不为零时的直射与水平面的直射之比值的计算,给出水平面上与斜面上直射量比值的公式。最后按照Klein太阳辐照量的计算模型,给出方位角变化时北京地区1年的辐照量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6.
一、地热及分类 地球的半径为6370km,从内到外为地核、地幔和地壳.地壳厚度为30~40km.地核的温度约为5000℃,地球由内到外温度逐渐降低,地球也和其他星球一样向外释放热能,这种大地热流相当于全球总耗能的3~4倍.但是这点热能释放与地球每天从太阳获取的热能相比,就微不足道了.地球每天可从太阳获得几万倍于地球所散发的热能.  相似文献   

17.
太阳升起来了沈长治薛祖庆人们赞美太阳,太阳给地球带来生命。我们赞美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当现代人尽情享受人类文明时,面对着日益枯竭的矿物能源及其造成的污染,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太阳。如何将太阳能直接高效地转变为热量,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LED与光敏二极管、CCD参数,选择了其中成本低、高精度的LED作为探测元件设计太阳方位探测仪;着重探讨了LED作为核心元件探测太阳光线的原理.  相似文献   

19.
太阳自动跟踪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设计了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太阳跟踪装置,采用视日运动轨迹跟踪与光电跟踪相结合的方式对太阳进行跟踪,利用光电二极管检测作为反馈实现两种跟踪方式间的转换.设计了一套能自动使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跟踪系统,实现了最大效率的太阳能利用.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跟踪精度高,可实现各种天气状况下全天候全自动跟踪,跟踪器稳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是一种巨大洁净的自然能源。除了原子能外,现有的各种形式的能源,诸如煤、石油、天然气、柴草、木炭、水力能、风能等,追根究底,无不渊源于太阳能。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它是一个硕大炽热的球体,直径约139万公里,是地球直径的109倍;它的体积为1.42×10~(18)立方公里,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为1.982×10~(27)吨,比地球大33万多倍,而密度却仅为地球的四分之一。太阳的构造相当复杂,我们日常所能看见的部分叫光球,光球之上是透明程度不同的太阳大气。太阳大气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下层厚约500公里,称为反变层;上层厚约13000公里,称为色球层。最外面还有一层密度很小的日冕。太阳表面的温度约6000度,越向中心,温度越高,中心温度可达4000万度,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