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星与网络》2011,(10):63-63
阿里安公司计划于2012年春,使用"阿里安5"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名为"爱德华德·阿马尔第"的第三艘国际空间站自动转移飞船(ATV)。飞船将携带约2t物资、285kg水和超过3t的燃料。阿里安公司此前曾于2008年3月发射首艘"儒勒·凡尔纳"号ATV飞船,之后于2010年1月发射了"约翰尼斯·开普勒"号ATV飞船。继美国航天飞机退役以后,欧洲的ATV飞船成为了国际空间站最大的补给飞船,同时  相似文献   

2.
《卫星与网络》2012,(8):48-48
俄罗斯“进步”-M-16M货运飞船在从地球发射仅六个小时后,就与国际太空站自动对接。飞船是在莫斯科时间8月1日23时35分,“联盟”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的。  相似文献   

3.
《卫星与网络》2011,(10):61-61
世界协调时2011年8月24日13时整,俄罗斯"联盟U"型运载火箭发射"进步M-12M"国际空间站货运飞船失败。该飞船原计划于世界协调时8月26日14时38分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但却因"联盟U"运载火箭第三级紧急关机而在西伯利亚上空焚毁。据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所获初步信息,"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联盟U’火箭第三级发动机在点火后第325秒发生故障,致使发动机紧急关机,飞船未被送入目标轨  相似文献   

4.
《卫星与网络》2011,(3):15-15
1月23日05时37分,日本使用“H-2B”运载火箭从种子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第二艘国际空间站转移飞船“白鹳2”号(Kounotori-2)。“H-2B”火箭飞行平稳,并在点火约15分钟13秒之后与“白鹳2”号转移飞船成功分离。  相似文献   

5.
2011年2月23日,阿里安公司使用"阿里安5ES"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成功发射欧洲第二艘"约翰内斯·开普勒"号国际空间站自动转移飞船(ATV-2)。"阿里安5"型火箭在本次发射中所承载的载荷质量空前——发射载荷质量20.05t,其中"ATV-2"飞船质量19.7t,相关集成硬件质量0.3t。  相似文献   

6.
《卫星与网络》2011,(4):15-15
2011年2月23日,阿里安公司使用“阿里安5ES”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成功发射欧洲第二艘“约翰内斯·开普勒”号国际空间站自动转移飞船(ATV-2)。“阿里安5”型火箭在本次发射中所承载的载荷质量空前——发射载荷质量20.05t,其中“ATV-2”飞船质量19.7t,相关集成硬件质量0.3t。  相似文献   

7.
海外星空     
《卫星与网络》2008,(4):80-81
欧洲首艘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实现自动对接;月球观测人造卫星“月亮女神”出现了异常情况;奋进号航天飞机顺利返航;美国发射一颗GPS卫星;  相似文献   

8.
《卫星与网络》2013,(4):55-55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的商业货运飞船"龙"成功完成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的任务后,于26日下午坠入太平洋海域。"龙"飞船于太平洋时间26日9时34分(北京时间27日0时34分)平安落水,地点距加州南部海岸数百公里,它将被运往公司位于得克萨斯州的工厂进行检测并卸货。  相似文献   

9.
《卫星与网络》2012,(10):56-56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霍索恩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10日宣布,"龙"货运飞船已在美国东部时间10日13时40分(北京时间11日1时40分)打开对接舱门,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天。此前,"龙"货运飞船已于当天上午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在空间站内指令长苏尼塔.威廉斯和宇航员星出彰彦的操纵下,空间站上的机械臂在美国东部时间10日6时56分"捕获"了"龙"飞船,并慢慢将其引向"和谐"号节点舱冲着地球的对接端口。美国东部时间10日9时03分,"龙"飞船与对接端口牢牢地固定在一起,对接宣告成功。由于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的货运飞船,以及试验中的"天鹅座"飞船都在返回大气层时烧毁,"龙"飞船是唯一能从空间站  相似文献   

10.
《卫星与网络》2011,(8):77-77
世界协调时2011年6月21日14时38分,俄罗斯使用“联盟U”型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成功发射“进步M-11M”国际空间站货运飞船。  相似文献   

11.
在两度推迟后,美国私营企业轨道科学公司的“天鹅座”货运飞船29日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这是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之后,又一艘与空间站对接的美国私企飞船。  相似文献   

12.
《卫星与网络》2013,(8):49-49
据俄新社8月9日消息,俄联邦航天局飞行控制中心向媒体表示,8月3日发射的日本第四个"白鹳"货运飞船,将于9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预计,"白鹳"号宇宙飞船将在加拿大机械臂的帮助下与美国"和谐"号宇宙飞船机舱实现对接。机械臂将于莫斯科时间15点20分至15点55分接住"白鹳"号,而与空间站对接的时间大约在莫斯科时间19点(北京时间23点)。"白鹳"号货运飞船长为9.8米,直径为4.4米,重16吨。它由密封舱、非密封舱、仪表舱和发动机舱四个部分组成。飞船的  相似文献   

13.
《卫星与网络》2012,(6):43-43
据新华社华盛顿5月22日电(记者任海军)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22日凌晨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飞船,这是世界第一艘向空间站发射的商业飞船。  相似文献   

14.
《卫星与网络》2011,(12):78-78
世界协调时2011年10月30日10时11允俄罗斯使用“联盟U”型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成功发射“进步M-13M”号国际空间站货运飞船。飞船一切正常,船体太阳能板及天线均已如数展开。  相似文献   

15.
《卫星与网络》2013,(8):47-47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1日宣布,计划2017年搭载新型宇宙飞船"猎户座"(Orion)进行首次发射的新一代大型火箭的概念设计方案已经完成。新型火箭以超越国际空间站轨道、向火星及小行星等太阳系其他天体发射载人飞船为目的而开发。"猎户座"飞船将先进行无人搭乘的试验飞行,力争到2021年进行最多搭载4名宇航员的载人飞行。  相似文献   

16.
图说天下     
《卫星与网络》2013,(9):46-46
日本发射第一枚“艾普斯龙”号新型固体燃料火箭。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4日14时(北京时间13时),在位于鹿儿岛县的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发射了第一枚“艾普斯龙”号新型固体燃料火箭。
  “艾普斯龙”号火箭是2006年停止使用的日本国产固体燃料火箭M5的后续型号。它比M5更小,是一种小型火箭,全长24米,重约91吨,能将重约1.2吨的卫星发射到高度约数百公里的低轨道上。
  首枚“艾普斯龙”号火箭搭载了“SPRINT-A”小型科学卫星。这种小型科学卫星长宽各约1米、高约4米、重约365公斤,将在距地球约1000公里的轨道上运转。其搭载的望远镜将观测火星、金星和木星的大气变化状况。
  由于发生故障,“艾普斯龙”号的发射今年8月曾两次延期。  相似文献   

17.
本次发射,是Ariane系列火箭自1979年首次发射以来第211次发射以及Ariane 5型火箭2012年第7次和最后一次发射,也是Ariane 5型火箭自1996年以来第67次发射以及自2003年以来连续第53次成功发射.据阿丽亚娜空间公司称,2012年Ariane 5型火箭的7次商业发射全部获得成功,将JCSAT13、Vinasat 2、EchaStar 17、Intelsat 20、Hylas 2、Astra 2F、GSAT 10、Eutelsat 21B、StarOne C3和Mexsat Bicentenariol0颗商用同步通信卫星,1颗军用通信卫星Skynet 5D,1颗气象卫星MSG 3以及一艘自动货运飞船(ATV)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8.
《数字通信世界》2009,(9):42-42
北京时间2009年8月12日3时47分,亚洲卫星公司所属亚洲五号卫星由质子火箭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基地发射升空,升空后9小时15分钟卫星成功脱离最后一级运载火箭。目前亚洲五号卫星运行正常,亚洲卫星公司已接收到亚洲五号卫星发出的首个讯号。未来数天内,亚洲五号卫星将抵达离赤道约三万六千公里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19.
《卫星与网络》2011,(4):14-14
世界协调时2011年2月24日21时53分,"发现"号航天飞机从美国宇航局(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其最后一次国际空间站任务。本次任务代号STS-133,"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一艘永久性多功能舱(PMM)——该PMM舱基于"莱昂纳多"多功能后勤舱演变而来,可支持流体物理、材料科学、  相似文献   

20.
《卫星与网络》2012,(6):20-28
神舟九号飞船的历史使命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随着一声"点火"的命令,托举神舟九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这是长征火箭的第165次发射,也是神舟飞船的第四次载人飞行。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搭载着神舟九号飞船遨游太空,其中33岁的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神舟九号飞船长约9米,最大直径2.8米,质量重约8吨。相比无人飞行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肩负着更艰巨的新任务,它的飞行具有四大亮点:三名航天员将首次在太空进行手动交会对接;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后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内进行实验操作,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头一回;中国首次有女航天员进入太空;航天员将在太空停留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