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沉淀方法和聚乙烯醇包覆的方法合成了具有立方莹石结构的(ZrO_2)_0.9(Y_2O_3)_0.1及ZrO_2纳米微粉。研究了各种合成条件对其颗粒尺寸的影响和晶粒的结构与晶粒尺寸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ZrO2+xmol%Y2O3)-20wt%Al2O3陶瓷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发现在Y2O3含量为2.0mol%~2.5mol%成分下,较大的(可达1μm)未转变颗粒仅限于嵌在Al2O3晶内的ZrO2(t),当Y2O3含量为3.0mol%时不嵌在Al2O3晶内的ZrO2(t)颗粒(可达1.3μm)也可保持四方相结构。因此3.0mol%Y2O3成分下四方相的急增及其最佳相交增韧效果归因于基体弹性模量的增加和适量稳定剂(Y2O3)加入的共同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3.
溶胶法合成ZrO2(Y2O3)纳米晶超微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水基溶胶法合成ZrO2(Y2O3)纳米晶超微粉体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合成粒径为数十至数个纳米的超微粉体,合成的粉体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通过选择溶胶形成过程中前驱物浓度值,可以有效地控制合成的超微粉体的粒径,浓度增大,粉体粒径减小。合成的ZrO2(Y2O3)粉体最小粒径为6nm,该值由溶胶中胶体粒子临界晶核的大小所决定。  相似文献   

4.
ZrO2微孔陶瓷支撑体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微细的ZrO2为原料,研究了粉料粒径及有机造孔剂对ZrO2微孔陶瓷支撑体的气孔率、孔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料越细,气孔孔径越小。加入有机造孔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气孔率,但气孔孔径变大,孔径分布范围变宽。本研究可以得到平均气孔孔径为0.1~6.0μm,气孔率在15%~70%的ZrO2微孔陶瓷支撑体。  相似文献   

5.
KxSr1-x/2Zr4(PO4)6(0≤X≤2.0)属于 NZP族磷酸盐陶瓷材料,它是新的一类低热膨胀陶瓷材料.研究发现SrZr4(PO4)6(X=0)及K2Zr4(PO4)6(X=2)时的轴膨胀特性正好相反,因此当X为某一值时热膨胀系数将为零,控制烧结条件可得到热膨胀系数低及热膨胀异向性小(耐热冲击)的陶瓷材料.本研究采用液相反应法合成了KxSr1-x/2Zr4(PO4)6磷酸盐陶瓷材料,当X=1、烧结时间为 1.5 h时,热膨胀系数为 0. 8 × 10-6℃-1,而且具有较小的热膨胀异向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LCAS-SiCw-Zr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分析表明:SiCw增韧和ZrO2相变增韧的加和性不是简单地叠加,SiCw增韧提高了ZrO2相变增韧效果,体积分数分别为5%%,30%,15%的LCAS,SiCw,ZrO2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K1c和抗弯强度σb达到6.4MPa·m^1/2和331.7MPa,透射电镜(TEM)图象表明,复合材料中ZrO2起了应力诱导相变增专心作  相似文献   

7.
水热法制备锆钛酸铅纳米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b(NO3)2、ZrOCl2.8H2O和Ti(OC4H9)4为前驱物,在温和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制得了单一物相的压电陶瓷瓷锆钛酸铅纳米粉体。了前驱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矿化剂浓度对合成粉体的影响。在Pb/(Zr+Ti)=1.7,Zr/Ti=0.52/0.48,NaOH的浓度为3mol/L,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2小时的条件下,得到了较好晶形的单一相的PZT粉体。  相似文献   

8.
对(ZrO2)0.86MgO0.14外加2~12mol%CeO2陶瓷材料的电导率进行了研究,对此类材料的电导率、活化能与强度、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验发现,当外加CeO2含量在6~8mol%时,电导率、活化能发生反常变化,此变化可能与点缺陷行为有关;随热处理时间的增加,电导率下降,电导活化能出现极小值,而弯曲强度出现极大值,出现极值的区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ZrO2/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压(HP)烧结法制备了ZrO2/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利用三点弯曲、单边切口梁(SENB)等方法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现察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研究 分析了材料在静载荷下的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10.
固体超强酸SO^2—4/ZrO2的动态行为及催化酯化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导出用于计算脱附动力学参数的理论公式,以吡啶为作分子探针,利用程序升温脱附技术研究固体超强酸的动态行为,并用苯酐与2-乙基己醇酯化反应,考察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SO^2-4/ZrO2(300℃)和SO^2-4/ZrO2(750℃)催化剂表面有一类酸位,SO^2-4/ZrO2(575℃)有二类酸位,求出脱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采用SO^2-4/ZrO2作为酯化催化剂对酯化活性进行探讨,考察了  相似文献   

11.
掺杂Fe^2+,Bi^3+,Cu^2+的PZT陶瓷低温烧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利用水热法合成的粉体低温烧结PZT「pb(Zr0.53TiO0.47)O3」陶瓷中,掺杂了FeA^2+、Bi^2+,Cu^2+等无机化合物,使PZT陶瓷在850℃温度下即可烧成,密度可达理论值98%,压电性能测定表明,其Kp值变化不大,而Qm值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含锆耐碱玻璃中SiO2,ZrO2碱蚀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耐碱玻璃中SiO2、ZrO2转入碱侵蚀液的量,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该玻璃中SiO2、ZrO2的表观活化能Ea和频率因子实验值K0对速率常数的影响,并讨论了影响碱蚀过程的动力学因素。实验表明:评价氧化物自身的耐碱性,不能仅根据Ea值,还应考虑K0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等离子分解锆英石制备ZrO2—SiO2—Al2O3 复相陶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子分解锆英石(PDZ,plasmicall decomposed ZrO2)GN L2O3注浆成型反应烧结制备ZrO2-SiO2-Al2O3系复相陶瓷,与用锆英粉和Al2O3制备的该系复相陶瓷进行对比。采用XRD、OM、SEM等手段研究烧成后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物理性能。结果表明:ZrSiO4的分解先于莫来石开成;由PDZ制得的制品性能优于锆英是的制品;n(Al2O3)/n(PDZ)=3/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热压纳米ZrO2粒子强韧MoSi2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初步探讨了纳米ZrO2粒子的增韧补强机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室温断裂韧性有了较大的提高,KIC达到5.79MPa·m^1/2。SEM观察表明纳米ZrO2粒子既分布于基体材料的晶界同时也存在于晶粒内部,断口形貌呈现出沿晶与穿晶的混合型断裂特征。复合材料的韧化效应是由ZrO2粒子引起的相变韧化、晶粒桥接以及裂纹偏转等机制的综合作  相似文献   

15.
ZrO2/SO^2—4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研究(Ⅲ):缩羧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ZrO2/SO^2-4型超强酸催化剂在缩羰化反应中的可行性,利用红外光谱仪和阿贝折光仪对产品进行了鉴定。当焙烧温度在500-700℃和催化剂用一为2g时,产品收率达69.1%;并与一些液体酸和固体酸催化剂进行对比。ZrO2/SO^2-4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在精细化学品合成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6.
用水热法合成了低温烧结用PXT「Pb(Zr0.53TiO0.47)O3」粉体。探讨了水热条件下对合成粉体性能的影响。合成时添加了有助于烧结的Fe^2+,Bi^3+,Cu^2+等离子化合物,经X-ray,SEM,TG-DTA及比表面积的测定。表明:当反应介质为4mol/L NaOH,时间2h,反应温度200℃时合成后的粉体有良好的烧结性,。粉体中外加了微量BCW「Ba(CXu0.5W0.5)O3」,  相似文献   

17.
利用QM1SP型行星式球磨机和X射线衍射仪,对含有大体积分数(20vol%)ZrO2粒子的Mo、Si元素粉末混合物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MoSi2/ZrO2超微复合粉末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混合粉末机械研磨至115h后,可形成以六方βMoSi2晶相为主的超微混合粉末;对该粉末进行热处理后,混合粉末中除了四方αMoSi2和ZrO2晶相外,还有较多的Mo5Si3相存在。  相似文献   

18.
含有复合过渡层的等离子喷涂ZrO2热障涂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陶瓷粉末和金属粉末混合喷涂的复合过渡层,并应用于等离子喷涂ZrO2热障涂层中。同时,对此ZrO2热障涂层结合强度,弯曲性能,抗形变能力及耐热冲击循环能力等进行测试。为了比较,在同等条件下,对以NiCr和以NiCr为过渡层的ZrO2涂层。试验结果表明;涂层材料热膨胀系数对ZrO2涂层结构结合强度,特别是对涂层失效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ZrO2对热压Si3N4陶瓷材料断裂韧性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ZrO2对热压Si3N4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Kic、显微结构及结构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的含量对Si3N4陶瓷的断裂韧性有显著影响,在10wt%时出现峰值KIC为7.83MPa.m^1/2,提高约21.4%,热压Si3N4-ZrO2系统中能有效地撸制ZrN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采用高温高压固相反应法合成了Sr1-XLaXTiO3(X=0.0,0.2)与Ba1-XLaXTiO3(X=0.0,0.2)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谱XRD测试.研究了稀土掺杂下高温高压合成规律及其结构性质,从高温高压极端条件合成这一领域为高温超导的研究打下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