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市曲江水厂技术改造工程根据实际运行状况,提出了增强拦污能力、提高絮凝效果、降低沉淀负荷、改善排泥条件、结合现有场地条件的技术改造原则,通过采用调整净水处理工艺及设备更新改造等技术手段,使曲江水厂达到原工程设计供水能力60万m3/d,且出水浊度小于0.5NTU,其中前置平流段全断面配水斜管沉淀池的成功应用,为水质全面达标奠定了基础。主要介绍了该核心工艺技术在改造工程中的设计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改进辐流式沉淀池工艺处理受污染黄河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黄河水水质污染的加剧 ,增加了采用常规处理工艺水厂的运行难度。针对黄河水的絮凝特点 ,采用适合于高浊度水的HPAM +PAC联合投加 ,清水回流以及高密度旋流絮凝技术对辐流式沉淀池工艺进行了改造。对比试验表明 ,改造后的辐流式沉淀池出水浊度降低约 30 % ,出水COD ,NH3-N及致突变性方面均优于原工艺  相似文献   

3.
吴家堡水厂絮凝沉淀池扩建工程规模5万m3/d,采用微涡管式混合器、翼片隔板、V型斜板净水工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原水夏季高浊、冬季低温低浊期,该工艺提高了药剂与水的混合效果,投药量和沉后出水浊度大大降低,沉后水浊度<3 NTU.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浮与沉淀填料装置体将平流沉淀池改造成新型侧向流斜板沉淀池,可提高出厂水水质。蛟河市自来水公司第二净水厂的实践表明,该装置净水处理效果良好,特别是在原水高浊度时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平流沉淀池。  相似文献   

5.
针对扬州第四水厂平流式沉淀池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技术改造和优化运行。运行情况表明,排泥行车PLC站改造后,重新设定的运行程序延长了行车的运行周期,提高了排泥效率,降低了制水成本。加长指型集水槽,降低集水槽出水负荷;调平指型集水槽上边沿三角堰板高程,使指型集水槽出水均匀,降低了沉淀池出水浊度。抬高指型集水槽槽内水位,减小偏心距;同时消除横向流,解决了指型集水槽晃动问题。  相似文献   

6.
郑州某水厂在絮凝沉淀池及加药系统改造后,出现混凝剂单耗剧增,沉淀池出水浊度难以降低的问题。通过对聚氯化铝与活化硅酸钠的投加量、投加位置和次序等影响因素的生产性试验研究,将活化硅酸钠投加点垂直下移2.5m,使聚氯化铝和活化硅酸钠同时投加后,混凝剂单耗降低59%,沉淀池出水平均浊度降低23.98%。  相似文献   

7.
运用已建立的二维沉淀池数学模型以及k-ε紊流模型,采用非正交同位网格下SIMPLE算法求解水动力和悬浮物沉降的耦合模型,模拟平流沉淀池中悬浮物的沉降过程,在平流沉淀池不同进水浊度和产水量Q(或停留时间T)下进行计算,得出不同运行工况下沉淀池进水浊度与出水浊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水厂运行管理控制对沉淀池出水质量产生的影响,为水厂提高产水效率和控制沉淀池出水水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运河水厂实际生产情况,通过烧杯试验和生产实践研究PAC(聚氯化铝)、PAM(聚丙烯酰胺)投加点对沉淀池出水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合理的药剂投加点,可以有效地改善絮凝与助凝效果。通过调整PAC和PAM投加点,沉淀池出水浊度比调整前降低了1NTU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矿井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改善出水水质,降低运行费用,实现矿井水的资源化回用,对某矿高悬浮物矿井水处理工艺系统进行了改进研究。改进后的处理工艺采用"絮凝污泥回流强化助凝反应+高密度预沉淀+混凝反应+高效沉淀",部分出水采用石英砂滤罐进一步降低浊度后供给工人洗澡用水。首先通过对浊度为802 NTU的原水进行的混凝试验研究确定了2号PAC与PAM为最佳混凝剂和助凝剂,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40 mg/L、0.1 mg/L,出水浊度可降为2.3 NTU;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降低药剂投加量以降低水厂的运行费用,采用絮凝污泥回流强化助凝反应并完成高密度预沉淀后再进行混凝沉淀处理。结果表明:当絮凝污泥回流比为原水量的12%时,混凝反应时最佳投药量PAC、PAM分别为80 mg/L、0.1 mg/L,PAC投药量降低了43%,出水浊度可降为2.1 NTU。  相似文献   

10.
沉淀—气浮联用技术在高藻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市给水厂的原水水质随季节交替变化为低温低浊水、高温高浊水和高藻低浊水,给水厂原有处理工艺在高藻期间无法满足现有的生活饮用水标准.为了解决高藻低浊水处理效果差的问题,采用溶气气浮工艺对原有平流沉淀池进行改造,实现沉淀-气浮联用技术.对原水、沉淀出水、气浮出水以及出厂水的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沉淀-气浮联用技术对水中有机物、藻类、浊度、臭味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并且解决了改造前出现的混凝剂投加量大幅增加、余铝超标、滤池运行周期短、反冲洗频繁、出水臭味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