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时间炸弹属于逻辑炸弹的一种,利用其对网络系统实施攻击,以达到犯罪目的是网络犯罪分子经常采用的手段。所谓逻辑炸弹.是用一定的计算机语言设计的,并蓄意埋设在计算机内部的程序代码,其中设置了一些逻辑条件,当这些条件满足时,将其激活后“爆炸”,以达到破坏数据.瘫痪机器等目的。可触发性和破坏性是逻辑炸弹具备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李滨 《自动化应用》2012,(7):26-27,48
对广东惠州平海发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RUNBACK(RB)功能进行了说明,并分析RB触发实例,对RUNBACK的逻辑功能进行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3.
介绍以S7-300为控制系统和以MC伺服系统作为执行机构的逻辑控制系统,分析产频①改变而导致触发条件改变的顺序控制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触发器是DBMS中实现业务逻辑的重要对象,但它的追踪、调试和管理都很复杂,一般需要大量人工参与.主要分析了触发器出现级联触发的原因和机制,从图和集合的角度提出用来识别触发器的潜在、静态级联触发环的算法;最后对触发器未来的发展和相应的处理对策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在一些电路设计中,电路设计人员普遍的利用可编程器件来设计一些逻辑电路来替代一些老的器件,例如,译码器,时钟发生器等等,同时,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针对特殊问题设计特殊电路。本文介绍一种应用CPLD解决电路中普遍存在的边沿抖动问题,同时也适用于解决电路中的毛刺问题。  相似文献   

6.
四、用好触发条件设置,提高电路调试效率要想提高电路调试效率,就要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数据,从而进行数据分析。这就需要充分地利用逻辑分析仪的触发功能,正确地取数。正确取数的前提是设置的触发条件必须符合被测电路的具体情况,或者说,在被测电路工作过程中,有相应的触发条件出现才进行取数,否则将不能取数,进而不能显示被测电路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7.
当前网络科学在对网络建模时只关注拓扑结构,而忽视了节点和连边自身的属性。针对该问题,提出通过异质网络中的异质元素(异质节点和异质连边)进行建模,将异质元素视为非线性系统,同时基于逻辑触发的思想构建异质网络的拓扑结构模型,模拟网络信息流程,并以此形成异质网络中存在的各种体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逻辑出发的异质网络模型,在进行网络分析时具有较好的可用性及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8.
影响火电厂锅炉主汽压力的因素很多,导致在变负荷工况,压力大幅度波动,燃烧恶化,利用功煤比及热耗方案能使变负荷过程中主汽压力动态偏差大幅减小,自动调节品质达到了规程的优良指标。本技术成果介绍了功煤比及热耗的逻辑计算和切换方法,稳态触发脉冲逻辑设计及在生产现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电子系统向分布式发展,对机载网络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的CAN、ARINC429等总线正在逐渐被AFDX、TTP、TTE等新一代航空总线技术代替。针对TTE交换式网络,设计了一种新的兼容时间触发流量和标准的事件触发流量的TTE以太网交换机方案,保证了时间触发流量的延时是可控的,并且固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经wireshark、Iperf3等软件测试检验了交换机的交换速率、抖动和丢包率;经modelsim软件仿真,并在FPGA硬件实验板上通过嵌入式逻辑分析仪和示波器检验了时间触发流量传输的可靠性、延迟范围和时间同步精度,根据同步周期的不同使同步精度达到了us级、ns级。  相似文献   

10.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触发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据采集系统如果要获取有用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显示,那么就要靠系统中的触发来进行有用数据的截取。触发技术的研究是数据采集技术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对于触发的概念、分类和实现方法都作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而且对触发技术的实现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硬件触发和软件触发中的某些方法已经在基于VXI总线的数据采集卡的设计中有所应用,并且有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这些方法对于其它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触发设计同样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触发器在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触发器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存储过程 ,但与一般的存储过程有本质的区别 ,存储过程用户可以调用 ,而触发器不能被调用 ,只有当对表或视图进行一定的触发操作 (INSERT、UPDATE和 DEL ETE)时由系统自动调用。另外触发器不允许带参数 ,和特定的表相关联。并指出了在 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应用中要注意的四个事项  相似文献   

12.
以8098单片机为核心构成反馈控制系统,应用软件实现晶闸管交流装置的数字触发及线性控制,可简化硬件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控制系统的精度提高,品质因素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提高了开发效率.但是,在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中,对于基于软件实现的RTOS,单纯依靠改进算法已不能使其实时性得到更大的提高.而硬件电路独立于处理器运行,不占用处理器的处理时间,所节省的时间可用于执行任务程序,所以基于硬件实现的操作系统可以使它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殷生勇 《微机发展》2003,13(Z1):92-93
在数据库中应用触发器,可以使数据库的设计变得简洁和高效,并且触发器的设计与前台无关,免除了前台相关的数据操作设计。文中结合系统开发,通过一个例子具体说明了在PowerBuilder中如何用触发器来记载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5.
An automatic, adaptive, spectrogram-based algorithm for picking the arrival time of microseismic data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provide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ratio of detected events to false triggers and in the resolution of the microseismic structure. It mainly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automatic picking when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 is low and so false and missed triggers frequently occur. It combines the short time average/long time average (STA/LTA) algorithm with an envelope algorithm. It also constructs an envelope from a time-frequency representation of the signal. The threshold is set dynamically,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noise level and the S/N ratio. The algorithm also uses the fixed LTA value to represent the noise level for a seismic record. It is applied to pick the arrival times of P-waves of local events recorded at eight stations.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利用数据库中的触发器对日志管理进行设计与实现的方法,是对原来在客户端软件中编写日志管理方法的一种改进,并给出了Oracle9i中的实例演示。  相似文献   

17.
中文事件触发词的自动抽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信息抽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事件的识别和抽取研究,其中触发词的识别和抽取是事件识别和抽取的关键。针对目前中文触发词抽取结果的 F值不够理想的情况,选用中文事件语料库C EC语料作为训练语料和测试语料,提出了一种基于触发词扩展表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触发词抽取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抽取效果比较理想,F值可达到69.7%。  相似文献   

18.
早期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多是采用基于硬件连接线的触发方式,优点在于安全性高、速度快,适用于各节点设备较为集中的测试系统;为了使分布式测试系统不受制于线缆,同时又能够对范围更大、位置更分散的对象进行测试,提出了使用无线链路实现触发功能的系统方案,设计了一条无线传输链路,包含了从指令信息产生到指令信息接收整个链路中的各个模块,可以支持两种不同的触发模式——定时触发与随机触发,可以实现"一对一"以及"一对所有"场景的信息传输;通过使用基于USRP+LabVIEW的软件无线电对所提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与性能评估;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顺利实现定时触发与随机触发模式下"一对一"和"一对所有"的信息指令传递;性能评估以时延作为评估指标,评估结果表明,在所使用的USRP+ Lab-VIEW的软件无线电条件下,全链路时延为毫秒级,具体数值由链路参数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