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线热源理论的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经典常热流线热源理论,通过引入叠加原理、阶跃负荷及孔洞热阻思想将其发展为能够适用于变热流埋管换热与地源热泵系统模拟的变热流线热源模型,并与改进的经实验与理论验证的圆柱源理论模型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发展的变热流线热源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地下埋管的换热过程,可作为地下垂直U埋管换热过程的计算模型,为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及地源热泵系统的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而又实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圆柱源理论模型的U型埋管换热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圆柱热源(热汇)理论模型,运用圆柱源理论对太阳能-土壤源联合运行热泵系统进行连续20d运行的状况进行模拟,得出联合运行模式较单独土壤源运行模式节能8%~10%,可为圆柱源理论模型应用和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运行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引入“负荷集合”思想对圆柱热源(热汇)理论模型进行改进,使其适合于对土壤源热泵的全年运行进行模拟,模拟过程更为快捷。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太阳能土壤源热泵在变工况条件下的供热性能,在充分考虑寒冷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和热负荷变化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各部分的数学模型,并编程进行模拟研究。埋管的传热模型应用变热流的圆柱源理论模型和线源理论模型,管外径和孔壁之间的热阻通过边界元法进行求解。模拟结果表明,太阳能集热器平均效率为0.52,机组平均COP值可达4.36。该系统在寒冷地区应用时,能够取得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介绍了引入“负荷聚合”方法的改进型圆柱热源(热汇)理论模型,并运用圆柱源理论对太阳能一土壤源联合运行热泵系统全天运行模拟,指出联合运行模式较单独土壤源运行模式节能10%~12%,为圆柱源理论模型应用和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运行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流动对地下埋管换热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蕊  马最良  姚杨  李斌 《太阳能学报》2007,28(8):874-880
为确定地下水渗流对竖直地下埋管换热器的影响,该文从实验角度出发,分别对无渗流土壤、饱和土壤中地下埋管换热器热负荷对其周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有渗流土壤中地下水流速、土壤初始温度以及埋管热负荷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从而得出在夏热冬冷地区或亚热带地区应用土壤源热泵时,宜采用冷却塔-土壤源热泵混合系统形式或将地下埋管换热器埋设在地下水流速较大地区,以期土壤源热泵的长期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区土壤温度场对U型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州地下50m以内土壤温度分布来研究广州地区地温的分布特性和变化规律,建立了垂直u型地埋管地下换热区域温度场的三维稳态和瞬态传热模型.同时就该系统在冬季和夏季运行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埋管区域土壤温度场的分布情况以及进一步确定了热泵机组连续和间歇运行对地埋管换热性能、埋管区地温恢复状况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某别墅工程的动态负荷计算,选用ASHRAE推荐的地埋管地源热泵设计模拟软件GLHEPRO 3.0进行30a运行模拟,分析得到了地下埋管区域土壤热平衡对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华南地区推广使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长期高效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立地埋管传热模型和系统能耗模型,对非平衡冷热负荷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进行模拟计算。当建筑空调冷负荷大于热负荷,且供冷时间较长时,地源热泵系统从冬季初始运行,到达夏季时段,地温比夏季初始运行低,更加有利于夏季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地源热泵系统运行7a后,采取夏季和冬季初始运行两种方案的地埋管钻孔壁年平均温度与土壤初始温度相比,分别上升3.10和5.12℃,导致机组耗功率逐年增加,应考虑采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间歇运行或增设地埋管设置分区运行策略,平衡土壤传热量。  相似文献   

8.
曹学明 《节能》2011,30(3):45-48
从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的角度出发,在用户侧进口水温一定的情况下,分析不同地下埋管管长对土壤源热泵机组性能的影响.土壤源热泵地下换热埋管设计中在满足负荷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埋管长度,可提高机组性能系数,节省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9.
<正>浅层地温能开发工程技术,按冷热源工程分类可分为土壤源热泵系统、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土壤源热泵系统是在浅层地层中设置人工管道,通过循环水在管道中的运行来实现同地层的冷热源转换,土壤源热泵系统又分为水平盘管系统、桩中深管系统和竖埋管系统。  相似文献   

10.
《节能》2019,(1):120-124
研究严寒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旨在提高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效率,保证土壤源热泵系统持续高效稳定的运行。利用TRNSYS软件搭建土壤源热泵系统模型,对土壤源热泵系统进行了30年的运行分析,分析影响系统热平衡的主要因素,并研究埋管间距、埋管深度等因素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严寒地区,建筑累计负荷是影响系统热平衡的主要因素,当建筑累计热负荷与建筑累计冷负荷达到一定比值时,系统将达到热平衡状态。钻孔间距、钻孔深度对土壤温度变化有一定影响,增大钻孔间距、增加钻孔深度可以减少土壤温度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