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沈桂荣  张家骏 《铸造》1991,(11):11-16
研究了气化模的选材及成型工艺、制壳材料及制壳工艺、失模工艺,型壳焙烧工艺,型砂震动紧实工艺和负压浇注工艺等.采用该项复合工艺可铸造各种合金的大型、复杂的少无余量精铸件.  相似文献   

2.
缸体是汽车发动机的核心部件,针对汽车缸体成形和结构工艺上的缺陷,结合缸体的技术要求,对缸体的成形工艺进行设计,确定了缸体的制芯方案、分型面、浇注系统、加工余量等成形工艺方案。通过缸体辅助工艺分析,最终确定了制芯工艺参数、组芯工艺、涂料及烘芯工艺、浇注工艺、造型工艺、熔炼工艺、清理及检测工艺,为汽车缸体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上冠、下环、叶片铸件的充型过程及温度场变化进行模拟,确定合理的工艺方案.根据三峡铸件的标准确定三种铸件的内控化学成分,采用合理的造型工艺、熔炼工艺、浇注工艺、热处理工艺及加工工艺,得到符合标准的铸件.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轿车纵梁类制件的技术要求、制件特点,冲压工艺设计中所涉及的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根据制件的特殊形状及材料性能,结合实际情况,从压弯、拉伸成形、整形的角度分析了制件生产的工艺过程及回弹解决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冲压工艺方案和成形要点,确保了生产的可靠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对纵梁类制件的冲压工艺、模具设计及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3冷挤压工艺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3.1冷挤压工艺的优缺点3.1.1冷挤压工艺的优点近年来,在机械制造工艺方面广泛采用冷挤压先进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随着计算机、快速造型及数字化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使冷挤压工艺进一步得到开拓及应用。与其他制造方法相比,冷挤压工艺已成为金属塑性变形中最先进的工艺之一,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它都有很多的优点。(1)显著降低原材料的消耗。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活塞使用工况及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活塞本体及耐磨镶圈的材料,制定出熔炼工艺、变质工艺、镶圈工艺及时效处理工艺,保证了活塞的各项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江铜贵冶三期电解等工程大跨度钢管屋架焊接工艺及质量控制为例,介绍了钢管屋架焊接要求、焊接设备、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组装及焊接时的注意事项、质量检验及缺陷分析等.  相似文献   

8.
第4讲冷挤压工艺分析及制定4.1冷挤压工艺设计的内容及方法冷挤压工艺设计是在确定挤压件形状、尺寸、精度和材料之后,着手设计模具之前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要拟定制件的冷挤压加工工艺和有关的工艺顺序和数量,并研  相似文献   

9.
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在传统渗碳、渗氮及表面淬火工艺的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基础上,简单综述了传统工艺在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上应用的工艺优缺点及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新型表面形变强化、高能束流表面强化、表面冶金强化、表面复合强化及表面纳米强化的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详细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新型表面形变强化中的喷丸强化工艺、高能束流表面强化中的激光表面淬火与电子束表面淬火工艺及表面冶金强化中等离子喷涂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表面复合强化技术和表面纳米强化技术的工艺特点和研究现状,尤其是将表面复合强化技术中的传统工艺与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与新型工艺、新型工艺与新型工艺的多种复合工艺的相互结合及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在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上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未来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第4讲冷挤压工艺分析及制定4.3冷挤压工艺方案冷挤压工艺方案是工艺准备和工艺设计的总纲。其基本内容是以挤压件的工艺路线为依据,进一步明确加工方法、模具结构、生产方式以及各工序的相互关系,也就是主要分析及解决挤压件加工过程中的重大技术关键及核心问题。重点审查工序的选择和排列次序是否合理,各工序的加工范围是否适当,以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和配合是否符合实际生产情况,并进一步协调、理顺挤压件图、各工序和工艺路线,以及工艺、工装和设备之间的关系,使所选用的工艺方案成为一个完整的质量保证和控制系统。制订冷挤压工艺方案时,应该首先考虑两个重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半无头轧制的关键技术和装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成瑞 《轧钢》2002,19(2):35-36
简要介绍了半无头轧制工艺及其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吕坤勇  徐文章 《轧钢》2004,21(5):41-44
介绍了昆钢双机架串列式炉卷轧机的产品方案、工艺特点、设备组成及其主要性能参数,以及为进一步满足生产要求,对生产线工艺、设备、厂房及相关设施进行的优化设计与改造,改造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国栋  刘相华 《轧钢》2007,24(2):1-6
通过对第3代超高强钢QP钢连续热处理工艺原理的分析,指出目前的带钢连续退火炉不能完全满足生产现代汽车板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进;在研究QP钢热处理工艺流程、生产的关键工艺要点、两步法工艺路线的基础上,对现代汽车板连续镀锌线、镀锌和冷轧两用线热工炉设计的要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典型的工艺流程布局设计方案,并分别说明了加热段、保温段、缓冷段、快冷段应有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对各钢种在过时效段所发生的转变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新型热工炉过时效段的结构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薄板坯连铸连轧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栋  刘相华 《轧钢》2007,24(3):1-7
薄板坯连铸连轧面临品种和规格拓展、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成本降低及智能化生产等方面的改进以提升产线竞争力。从辊底式隧道加热炉智能燃烧系统、高精度轧制过程控制模型、兼顾全幅宽和多目标的板形综合控制技术3个方面,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过程控制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进展,并通过数据网关+双系统并行的在线替换模式,实现了新的过程控制技术零停机时间的工业应用。新技术应用后,加热炉实现了全自动烧钢,吨钢煤气消耗下降了19.4%,氧化烧损下降了3.8%,钢坯加热质量大幅度提升;在设备及其他系统不变的情况下,轧线产品质量及轧制稳定性显著提高,薄规格生产能力由2.0 mm扩展至1.2 mm,实现了双流异钢种交叉混合轧制和铁素体轧制,非计划过渡材显著减少,重点计划执行率由20%提高到95%以上,整体提升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效益和竞争力。最后,对薄板坯连铸连轧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热轧超快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 重点介绍了超快冷装置开发的难点及关键点,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及设计思路, 为超快冷装置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何军 《轧钢》2010,27(5):33-36
介绍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攀长钢特殊钢棒线材连轧生产线产品品种规格、车间布置、工艺设备特点,以及步进梁式加热炉、轧机、减定径机、飞剪、吐丝机等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7.
贵金属材料的接触电阻及测量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邦洪 《贵金属》1995,16(1):30-33
叙述贵金属电接触材料的接触电阻特性和应用,以及测量的装置和程序,用纯金标样对该装置进行整体校验和实测。从测得数据表明,该装置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实验室中钛白后处理各阶段所用仪器设备的种类、名称、技术规格、生产厂家、价格和应用情况,对钛白装备企业提出了开发相关实验室用仪器设备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模具行业中常用的数控镗铣加工中心设备的应用及选型,希望对行业同仁在选择数控加工设备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薄板厂酸洗车间的工艺设备特点及存在问题,针对其不足对酸洗工艺、设备、车间管理进行了优化。优化后产品合格率、成材率提高,原材料消耗降低,并为实现产品结构重大调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