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凹凸棒土填充SBR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不同硅烷偶联剂改性凹凸棒土(简称AT)填充SBR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并以结合橡胶研究补强机理.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Si69能明显提高AT/SBR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热重分析显示这些偶联剂提高了AT/SBR混炼胶的结合橡胶含量,增强了AT与SBR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AT经偶联剂Si69改性后可以部分替代炭黑和白炭黑用于填充SBR.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和钛酸酯偶联剂TM-38S对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相应的聚苯硫醚(PPS)尼/龙(PA)66/T-ZnOw复合材料,研究了两种偶联剂及其复合体系对T-ZnOw表面改性效果和相应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断面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TM-38S对T-ZnOw的表面改性效果要优于硅烷偶联剂KH-560;两种偶联剂均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但对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影响不大。其中TM-38S改性T-ZnOw与PPS/PA66复合后所得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KH-560改性T-ZnOw的材料。两种偶联剂的复合体系虽然可以弥补KH-560副反应对T-ZnOw表面改性的不利影响,但对改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协同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硅烷偶联剂对OMMT/NR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晶  戈明亮  贾德民 《橡胶工业》2008,55(5):275-280
采用混炼插层法制备有机蒙脱土(OMMT)/NR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硅烷偶联剂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R相比,OMMT/NR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热稳定性和动态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的OMMT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各项性能均优于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的OMMT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4.
将NR和SBR与改性羰基铁粉机械共混制备磁敏NR/SBR并用胶,研究偶联剂KH-550,KH-560,KH-570和NDZ-401改性羰基铁粉对磁敏NR/SBR并用胶的物理性能和磁流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偶联剂改性的羰基铁粉对NR/SBR并用胶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采用偶联剂KH-570改性的羰基铁粉填充的NR/SBR并用胶表现出较好的物理性能和磁流变效应。  相似文献   

5.
杨林泰  周丽玲  付丙秀 《橡胶工业》2008,55(12):725-729
试验研究改性叶蜡石对N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常用改性剂对叶蜡石填充NR硫化胶物理性能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硅烷偶联剂KH-560、钛酸酯偶联剂NDZ-201,硅烷偶联剂KH-55O、钛酸醇偶联剂NDZ-101、硬脂酸;采用1.5份硅烷偶联剂KH-560对叶蜡石进行表面改性,当改性叶蜡石/炭黑N330并用比为30/30时,NR硫化胶的综合物理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纳米SiO2粉体有机化程度的表征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分析法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70、KH-590、KH-792与纳米SiO2粉体间的缩合反应过程,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KH-792用量与纳米SiO2粉体表面硅羟基峰面积之间的关系,考察了KH-570、KH-590、KH-792改性纳米SiO2粉体填充溶聚丁苯橡胶(SSBR)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与纳米SiO2在90℃左右发生缩合反应,用缩合度可表征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粉体的改性程度;KH-792的用量为1~3份时,改性纳米SiO2粉体表面的硅羟基缩合度显著增加。3种偶联剂改性纳米SiO2均能改善SSB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KH-570的改性效果较差;当KH-590或KH-792用量为3份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KH-590或KH-792改性的纳米SiO2粉体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明显得到改善,用其填充SSBR复合材料在应变试验范围内的储能模量变化值、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均低于纯SiO填充SSBR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
杨磊  吴友平 《橡胶工业》2011,58(10):581-585
采用改性淀粉部分替代炭黑制备淀粉/炭黑/SBR/BR复合材料,研究间苯二酚-甲醛(RF)树脂或偶联剂KH-550改性淀粉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KH-550的改性效果优于RF树脂;RF树脂或偶联剂KH-550能够对淀粉和橡胶基体的界面起到增强作用;与加入RF树脂改性淀粉的复合材料相比,加入偶联剂KH-550改性淀粉的复合材料耐磨性能较差,但抗湿滑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3种不同性质的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KH-570分别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亲油化度及表面羟基数的实验,筛选出改性效果最好的偶联剂KH-570。实验得出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改性偶联剂浓度为10%,溶液pH值为6,水解时间为1h,改性温度为80℃。结合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仪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70可有效进行Fe3O4表面改性。  相似文献   

9.
硅烷偶联剂对蒙脱土/NR纳米复合材料气体阻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硅烷偶联剂对蒙脱土(MMT)/NR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MT/NR复合材料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耐热空气老化性能、气体阻隔性能和热稳定性。硅烷偶联剂KH-560的改性效果最好,其最佳用量为3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4种偶联剂KH-550、KH-792、WD-60和HG-305对白炭黑/SB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KH-550用量为4.0份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与未改的白炭黑/SBR复合材料相比,其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提高了77%和24%;复合材料的老化实验结果表明,经偶联剂改性的复合材料的耐热老化性能有所下降,其中HG-305改性的复合材料抗老化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稀土偶联剂、铝酸酯和硬脂酸对CaCO3进行表面改性,测试其吸油值和黏度;表征了稀土偶联剂改性CaCO3抽提前后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测定了稀土偶联剂改性CaCO3共混PP的抗冲击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偶联剂对CaCO3具有较强的偶联作用,稀土偶联剂可在CaCO3表面形成较牢固的物理和化学配位,获得的稀土“壳-核”CaCO3可提高PP的抗冲击强度。当稀土偶联剂的质量分数为3%时,其增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稀土偶联剂对PP/CaCO3复合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高分子材料自然老化实验前后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了稀土偶联剂WOT对PP/CaCO3复合体系的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机粒子经WOT处理后,体系的力学性能和老化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老化180d后,经WOT处理的PP/CaCO3复合体系拉伸强度均高于未经WOT处理的体系,冲击强度均高于纯PP。在高填充情况下,WOT用量高的体系的冲击强度在整个老化过程中一直较高,老化180d后,其冲击强度是PP的1.8~2.4倍,性能保持率可达55%~74%。可以看出,WOT处理无机粒子不会加速PP的自然老化。  相似文献   

13.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硅橡胶)为基胶,纳米碳酸钙为填料,添加硅烷偶联剂等制得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研究了纳米碳酸钙、硅烷偶联剂种类和基胶黏度对硅橡胶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由60 nm减小到30 nm,硅橡胶的拉伸强度从1.30 MPa上升至1.45 MPa,拉断伸长率从7...  相似文献   

14.
纳米碳酸钙/炭黑并用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纳米碳酸钙/N330炭黑并用比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CO3/N330并用比的改变,材料的强度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CaCOa/N330并用比为20/30(质量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了20MPa以上,同时材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较低的硬度;两种处理剂相比,树脂酸处理的碳酸钙具有较好的性能;表面处理的纳米炭酸钙与炭黑并用,可以降低炭黑填充橡胶的动态滞后,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的加工性能比纳米炭黑好,可以通过并用纳米碳酸钙来改善炭黑胶料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稀土发光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将苯乙烯、改性后的稀土发光材料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到聚合反应装置中,进行原位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PS)/稀土复合发光材料。红外光谱、热失重和显微镜分析表明,PS已经成功接枝到稀土发光材料表面,并以片状均匀地包覆于稀土发光材料表面。通过测试PS/稀土复合发光材料的表面接触角,发现PS/稀土复合发光材料有着优异的耐水性能。荧光光谱分析表明,乳液聚合过程中PS/稀土复合发光材料没有改变稀土发光材料的基质,PS/稀土复合发光材料的发光中心与稀土发光材料的相同。  相似文献   

16.
用市售改性剂对自制的针形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将改性纳米碳酸钙填充到聚氯乙烯(PVC)材料中,研究了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未填充纳米碳酸钙的PVC相比,添加质量分数为5 %改性针形碳酸钙的PVC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了10 %、冲击强度提高了7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改性纳米碳酸钙在PVC体系中分散均匀,冲击试样断面和拉伸试样断面均呈现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7.
使用甲基丙烯酸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并研究改性碳酸钙对氯丁橡胶物理性能(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伸长率、应力弛豫)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改性纳米碳酸钙能明显增大氯丁橡胶的撕裂强度,提高其体积电阻率和介质损耗,并改善其抗老化性能。但改性纳米碳酸钙会延长硫化氯丁橡胶体系硫化时间,且对其体系的补强作用只限于一定范围。  相似文献   

18.
纳米碳酸钙增强聚丙烯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分散剂、纳米碳酸钙和聚丙烯(PP)切片按一定比例混合纺丝制得改性PP纤维。并研究了改性PP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当分散剂与纳米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3,纳米碳酸钙质量分数为0.3%时,改性PP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最大,分别为7.97,90.36 cN/dtex.纳米碳酸钙在改性PP纤维中分散均匀,且粒径为40~80 nm。与PP纤维相比,改性PP纤维的取向度变化不大,结晶度有所提高,但当纳米碳酸钙质量分数大于等于2%时,其结晶度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具有反应性的改性剂,在纳米碳酸钙水悬浮液中进行改性,制备一种新型改性纳米碳酸钙(简称M-CaCO3)及其与NR的复合材料,对改性前后纳米碳酸钙的结构和形态进行分析,并对NR/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纳米碳酸钙相比,改性纳米碳酸钙的透过率下降,在正己烷中的分散性明显提高;NR/M-CaCO3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和耐热分解性能、较高的交联密度以及优良的综合物理性能和耐老化性能,M-CaCO3的最佳用量为8份.  相似文献   

20.
闵敏  戴厚益  王鑫  高勇  陈新拓  张勇  冯杰 《塑料工业》2012,40(3):65-68,80
采用稀土表面改性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并表征;考察了稀土纳米母粒含量对聚苯硫醚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聚苯硫醚/纳米母粒/玻纤(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性能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经稀土表面改性剂处理制备的稀土纳米母粒加入量及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对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稀土纳米母粒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电绝缘性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