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系荷露茶     
我爱喝茶,在我此生的喝茶生涯中,有一杯茶,令我无法忘怀。那就是荷露茶。  相似文献   

2.
何昕 《饮食科学》2007,(4):52-52
齐鲁之乡向来重礼仪,我的家乡便有一种礼节:那就是来了客人一定要泡茶,不管来的是亲戚、朋友,还是左邻右舍、乡里乡亲,不管是上午、下午、晚上,只要客人坐下,主人一定要泡上一壶茶.即使茶叶只有几元钱一斤,即使主人不喜欢喝茶,也要殷勤地给客人一次坎的添茶.否则,就是很大的失礼。而父亲在这种情况下会格外热情,因为他喜欢喝茶,喜欢喝着茶闲聊,客人的来访于他是一次“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享受,特别是他的好朋友来的时候。冒着热气的茶水倒在杯子里,父亲总忘不了问问那时还只有桌子高的我:“你喝不喝?”而我也总是毫不客气地端一杯,一来二去,竟喜欢上了茶苦冽的味道。一直到现在,茶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惦记着父亲烟酒不沾,只嗜好茶.逢年过节回家.总要给父亲带上一包茶叶.比父亲自己买的要好一些.劝他换换口味.父亲却不认账,一直坚持说我买的还不如他自己喝惯的好。于是.我便会想起父亲多年淡泊如茶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记得我小时候,母亲每天再忙,也不忘提前泡壶茶,让下班回家的父亲第一时间喝上。那时虽然家里的日子过得很紧巴,但是善于精打细算的母亲总是想法设法从牙缝里挤出钱,给父亲买上二斤茶。父亲不吸烟,不喝酒,但是酷爱茶,并且喜欢喝浓茶。一壶茶,沏到第三次,便嫌其清淡乏味倒掉重沏,为此母亲没少唠叨他浪费,不会过日子。可是父亲根本不在意母亲说什么,依旧我行我素地泡酽茶,喝浓茶,母亲也一如既往地每月给父亲买茶,这已经成了我们家每月固定的开销,雷打不动。望着父亲喝茶后心满意足的神态,母亲脸上也缀满幸福的笑容。回想起来,在那经济匮乏,温饱尚不能全部解决的年代里,喝茶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真的是奢侈品。当时商店不像现在什么茶都有,唯一能买到的就是花茶,并且是茉莉花茶。在我的印象中,那时的茉莉花茶色泽黑褐油润,冲泡后香气鲜灵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喝后特别解渴。在外疯玩渴了的我们,回家后往往不管是茶还是水,端起来就喝。刚开始喝到嘴里就吐,觉得茶苦且涩,比吃药好不了多少,喝的次数多了慢慢地感觉到茶水不再那么苦,也不再那么涩了,再后来竞也闻出了茶香,品出了浓郁醇厚。就这样,一家人被浓浓的茶香包围着,其乐融融地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喜爱上了茉莉花茶。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清福     
张玉兰 《饮食科学》2007,(10):52-52
老队长说,茶在中国是一种文化,那么,罐罐茶无疑是茶文化中的一种特色文化。”父亲说过的这句话,我是潜心钻研了茶文化后才读懂的。  相似文献   

5.
鸽子 《饮食科学》2006,(8):51-51
作为一个爱茶的人,我常自称为茶痴:听到有人说茶会动心.闻到茶香清盈四溢,见到好茶当然眼睛会发亮,好朋友有了好茶总是千方百计要去蹭点来喝喝。自然,离家出差总爱自带茶自备茶,对宾馆酒店里备好的各种袋装茶我总是嗤之以鼻:”那还叫茶,那能叫茶!要茶形没茶形.要茶味没茶味,能叫茶吗?”是啊,从行李箱里轻轻翻出自带的茶,或绿茶,或普洱.小心翼翼、轻手轻脚打开.贪婪地深吸一口:这才是真正的茶啊!未泡茶,我那副迷醉的神仙样早让同事们欣羡不已!人生匆匆忙忙,这家伙还能有如此闲心如此乐趣!是啊,有茶相伴的日子是快乐的、悠闲的,离开家在外的日子也是最想念茶的日子。想念茶的日子.日里梦里都想见到茶!  相似文献   

6.
父亲再婚前,征求过我的意见,我心里虽然老大不乐意,还是点了头。父亲是出租车司机,每天早出晚归,自从妈妈去世以后,他回家连口热饭都吃不上。看着父亲日益消瘦的身体和渐渐斑白的双鬓,我也很心疼,也觉得需要有个人来照顾父亲。我寻思着,我上高三,住在学校宿舍,两周才回一次家,在家又能呆几天?只要继母对父亲好就行了。  相似文献   

7.
在西海固生活过的父辈们,似乎都特别钟爱罐罐茶,我的父亲也不例外。从我记事起,父亲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喝罐罐茶,喝完才上山干活,雷打不动。那时候家里穷,没有电炉子,父亲每次喝茶之前都得先生火,烟熏火燎的,呛得人直咳嗽。要是遇上阴雨天,木柴湿漉漉的,不易点燃,家里更是被父亲折腾得乌烟瘴气。这时候,母亲往往会埋怨几句,但父亲不急不恼,眯着眼,继续捣鼓他的火炉子。直到红红的火苗呼呼窜到外面来,他才不紧不  相似文献   

8.
细品香茗     
清水 《饮食科学》2006,(11):51-51
我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上那缕茶的清香的?自己也说不清。家父向来喜欢饮茶,惯用的杯子和茶叶就放在他常坐的单人沙发旁的茶几上。早晨起来,喝杯茶后父亲才去上班,下班回来,当我在院子里玩耍或在书桌前做功课时,父亲总是坐在窗下,静静地喝一杯茶。  相似文献   

9.
夏日的余晖透过店铺的玻璃照射进来,我刚刚送走了一位配眼镜的顾客,便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她在电话里告诉我,今天是父亲的生日,要我晚上早点关门回家为父亲庆祝生日,并特别叮嘱我说:“玲子,该回家看看了,你爸其实挺想你的。”我鼻子一酸,匆匆地跟母亲说了一起“我知道了”便收了线,我怎么会不记得父亲的生日呢?我怎么会不想回家看看双亲呢?但是父亲会接纳我吗?  相似文献   

10.
馋茶     
我的上海外公非常喜欢喝茶,上海人把喝茶说成“吃茶”,也许很多地方的方言都把喝茶叫作“吃茶”,听起来一方面感到亲切,另外有一层市井中的朴素之感。外公吃茶一天早中晚总要泡上三遍,茶泡得多而且浓。小时候的大热天,我从外面玩了一身汗地跑回家,嚷着要喝水。外公认真地端来他的茶杯给我喝,我喝了几口后,苦得差点想把自己的舌头吐掉。我从小就  相似文献   

11.
闲话秋藕     
正民间谚语话:"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风吹,残花败,荷塘的莲藕恰是成熟采收的季节。那荷塘水面下藏着的惊喜——秋藕,经过一春的繁茂,一夏的沉淀。此时的莲藕最为硕大肥美。那天秋晨,我来到菜市场就欣喜地选购了新上市的秋藕,回家烹饪加工成莲藕排骨汤,一饱时菜佳蔬的口福。这,勾起了我儿时故乡荷塘的回忆。记忆是那么清晰,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2.
别样茶     
正有别于米汤、菜汤、面汤,用粗粮、杂粮、果蔬略添些水,煮出来的汤汁,在我的老家一律叫"茶"。更有意思的,清早起来吃的点心、干丝、粉丝小肉丸叫早茶,午后解馋的小馄饨、豆腐花或桂花糕,叫晚茶——汪曾祺写过:"我的家乡有‘吃晚茶’的习惯。下午四五点钟,要吃一点点心,一碗面,或两个烧饼或‘油端子’。"就是过大年时热气腾腾的年蒸也叫"做茶",问问乡亲们,振振有词地答:茶饭、茶食,茶就是饭,食就是茶啊。  相似文献   

13.
工作了一周.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回家.一来看看母亲.二来也享受一下母亲的厨艺,那感觉就像是小时候在母亲怀里撒娇。这个周末照例回家.我却发现家里冷锅冷灶.父亲愁眉苦脸,母亲却躺在床上一脸病容。父亲告诉我,母亲已经病了两天了.怕影响我们工作,没敢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4.
老派知识分子均嗜茶,我的父母亦然。受父母影响,我可能从刚学会走路就开始喝茶了。茶在我家,是不可或缺之物。父母都是教师,双职工,我读小学时就要做家务,其中一项工作就是放学后烧一壶开水,冲进热水瓶,然后在老爸老妈的茶杯里放入一撮炒青、龙井或毛峰,用少量开水冲泡出碧绿的浓稠茶汁,等他们下班回家,甫坐定,再在茶杯里注入开水,就可以立刻喝茶了。父母喝茶,我也时时凑上去喝上一口,久而久之,养  相似文献   

15.
杯酒故事     
正春节一回家,父亲嘱咐我最多的就是:少喝酒。我实在记不得我到底做过什么事情,给父亲留下了嗜酒如命的酒鬼印象。我确实喜欢酒场,但不是贪杯,而是喜欢把酒言欢的那种氛围,尤其是喜欢微醺之后,停杯举箸时,从记忆深处跑出的陈年往事。对我这类内敛的人来说,平时拙于言辞,倒是需要靠酒精调动一下懒惰的语言神经。忘记在哪里看到的,林语堂老先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与一位朋友吃饭,恰好父亲来看我,我便把父亲接来一起吃。父亲是个寡言之人,吃饭时,他一直静静地听我们聊天,很少置喙。回家的路上,父亲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我愕然,问道:"爸,为什么?"这个朋友是做生意认识的,我与他合作过几次,对他印象不错。  相似文献   

17.
千禧年伊始,辽宁省鞍山市的一名女童因吞食果冻而险些丧命,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对于年仅3岁的她来说,这个考验未免太过残酷了。事故发生后,患儿出现了因窒息造成的脑乏氧、脑水肿症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治,小女孩终于脱险。 无独有偶,这也是一个关于孩子、关于果冻的真实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南京一名姓叶的5岁小男孩却没有鞍山那名小妹妹幸运。那日,小男孩的父亲将他从幼儿园接回家,途中为他买了一包果冻。小家伙一到家就躺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大吃果冻。父亲在厨房忙碌约半小时后想起了儿子,叫了几声…  相似文献   

18.
慈母如茶     
我姥姥是青岛富商,母亲少女时代别说在故乡青岛,还去过京、津求学,因此言谈举止不是周围邻居所能望其项背的。我从记事起.就知道母亲爱喝茶。那时候,我已有两弟一妹.母亲虽然很操劳,但略有空闲,她就拿过写字台上放着的景德镇茶具,斟上半盏茶,浅浅地呷。我也跟着学会了喝茶。对此.母亲好像很欣赏,只是慈爱地嘲笑我:“茶哪好那么喝,岂不成饮驴了吗?”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茶杯     
正从我记事起,我就没见过父亲喝茶水,他喝的是白开水,但他从不喝冷水。父亲喝白开水时常用的是一个景德镇生产的白色陶瓷杯。那白色陶瓷杯上烧印上几朵开得鲜艳芬芳的花儿,花儿边上一对蝴蝶正翩翩起舞。虽是一个极普通的茶杯,但父亲特别看重它,喝完开水,就把茶杯放到靠墙壁最边上的那张桌子上,生怕我们碰坏。父亲从不拿其他茶杯喝开水,因此,这个茶杯是父亲的专用茶  相似文献   

20.
父亲与茶     
王涛 《饮食科学》2006,(12):53-53
每年谷雨前后.父亲总要从老家给我寄些新茶。我喜好喝茶.多半是受父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