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循环水系统是发电厂的重要辅助单元。循环水泵属于大流量低扬程电泵,是电厂主要耗能设备,同时也是机组运行节能的主要环节。文章介绍了定速泵无法满足机组最佳节能要求,并且从机组运行特性、安全性以及自动控制等方面,对定速循环水泵和变频循环水泵的运行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配置变频循环水泵的结论并提出最佳配置方案,为相关单位基建期设备节能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压变频器在电厂循环水泵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高压变频器在广西信发铝电集团电厂循环水泵机组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水泵变频改造方案的介绍及改造后运行效果的比较分析,表明电厂循环水泵机组变频改造节能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包治光 《电子测试》2021,(2):107-108,75
针对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325MW机组运行中开式水系统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实现开式水泵间断运行或连续停运,节约厂用电,降低检修维护费用,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高压变频器在广西信发铝电集团氧化铝循环水泵机组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水泵变频改造方案的介绍及改造后节能效果的比较分析,表明氧化铝企业循环水泵机组变频改造节能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2017,(4):57-60
根据中国城市的供水特点,设计了一套基于PLC和变频器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它由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3台水泵机组、压力传感器、工控机等构成PID闭环控制。系统中变频器实现对三相水泵电机的软启动和变频调速,运行切换采用"先启先停"的原则,实现变频循环运行工作方式。压力传感器检测当前水压信号,送入PLC与设定值比较后进行PID运算,从而控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进而改变水泵电机的转速和供水量,具有控制方便和节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工艺和凝结水泵运行方式.高压变频技术改造一次主回路方案和逻辑控制方案,以及改造前后凝结水泵运行效果对比,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进行变频应用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种实现火电厂循环水泵变频调速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火电厂循环水泵节能控制。在详细分析循环水系统的运行特点的基础上,以调节循环水流量,实现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某制药厂车间中央空调系统中制冷机组主机的负荷随季节气温变化自动调节负载广与制冷机组主机相匹配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满载运行,造成能源浪费。通过对中央空调水系统变频改造,使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变频运行,降低能耗,节约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9.
永磁调速是当前最前沿的非机械连接调速节能技术,其在大功率循环水泵中的应用能够极大提升设备运行状态对运行环境的适应性,确保在满足循环水泵功率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水泵运转的节能效果。本文将立足于大功率循环水泵的工作实际,从永磁调速节能技术的角度出发,对永磁调速节能技术在大功率循环水泵上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谭健 《电子世界》2014,(18):378-379
机组运行中维持汽包水位稳定对保证锅炉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炉水泵试运会导致汽包水位产生很大的波动,直接威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炉水泵多次试运操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运行操作及控制调整策略,以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陈海霞 《电子世界》2013,(19):32+34-32,34
通过对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苇湖梁电厂(以下简称苇电厂)125MW#2机组2-1循环泵电机双速调节改造前、后运行分析,论述改造为双速电机后,运行人员可以根据机组负荷和环境温度的变化,灵活地改变循环系统水泵的数量和转速,达到最有利真空的控制目的,从而改变了原循环水系统的工作状况,实现了汽轮机真空度高精度控制和经济运行,且投资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循环水泵改造前的运行情况和变频技术节能的理论依据以及在循环水泵上进行改造的方法,并对变频改造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剖析,结合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在循环泵变工况运行方式中的应用,从另外角度分析实现机组经济性优化运行的方式方法。阐述循环水系统进行变频节能优化的可行性,为循环水变频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毛细管辐射空调将空调区域的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分别处理,可以节省空气处理过程中的大量能耗。对上海某建筑设计一套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以其中的某一会议室为例进行说明,系统主要由毛细管辐射末端,热泵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地埋管地源热泵机组构成。并简述该系统的负荷计算、风系统和水系统及冷热源的设计计算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李云  李曼  曹傧  王勇  刘文晶 《中国通信》2013,10(1):56-71
In order to achieve dynamical optimization of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we analyze the conflict between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and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caused by the improper operation of handover parameters. To this end, a method of Handover Parameters Adjustment for Conflict Avoidance (HPACA) is proposed. Considering the movement of users, HPCAC can dynamically adjust handover range to optimize the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The movement of user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handover, which has a dramatic impact on system performance. The numerical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e proposed approach outperforms the existing method in terms of throughput, call blocking ratio, load balancing index, radio link failure ratio, ping-pong handover ratio and call dropping ratio.  相似文献   

16.
二冷水的主要作用是为连铸二冷段提供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冷却水,针对此介绍了二冷水L1和L2控制系统数据通讯的优化模式,及对现有二冷水系统的升级改造。系统升级后提高了铸坯的表面和内部质量,并且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变频技术对换热站机组换热系统进行改造,循环泵电机加变频器可以控制二次侧供水管道流量,达到节能降耗改善系统性能。补水泵电机加变频器可以自动调节泵的启停,跟踪二次侧回水管道压力进行补水,实现无人值守,进而节约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18.
中央空调的冷负荷随环境温度和使用面积的变化而改变,定流量水系统的水泵电机基本是满负荷运行,形成大流量小温差的现象。针对这种效率低,能耗大的情况,本文采用变频器控制冷冻水泵电机运行,使冷冻水的流量与冷负荷成正比例的变化,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In universal-line ac/dc converters that requir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 maintaining a high efficiency across the entire line and load ranges poses a major challenge. Typically, a boost PFC front end exhibits 1%–3% lower efficiency at 100-V line compared to that at 230-V line. It is shown in this paper that a buck PFC front end with an output voltage in the 80-V range can maintain a high efficiency across the entire line and load range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buck PFC converter operation and performance along with design optimization guidelines are presen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on a 90-W notebook adapter are provided. A loss analysis based on SIMPLIS and PSPICE simulations is also included. Major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d efficiency of the buck PFC versus the boost PFC are briefly expl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