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断路器产品的装配工艺特点和生产线现状,提出了一种面向生产平衡的装配工艺设计方法。在断路器产品装配工艺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生产线平衡因素,根据装配设计工艺和实际生产线情况分析得到出最满足生产线平衡的断路器产品装配工艺设计方案,从而提高断路器产品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分析了实现面向生产平衡的断路器装配工艺设计关键技术,并提出了面向生产平衡下生产工位确定方法。开发了一套面向生产平衡的三维工艺设计系统,并以某典型断路器产品的三维装配工艺设计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王成  许建新 《机械制造》2020,58(5):5-10
为了直观描述复杂产品的装配过程,体现复杂产品装配过程中装配单元的层次结构和装配顺序,保证装配物料清单数据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建立了复杂产品装配信息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消耗式物料清单转换的复杂产品图示化装配工艺规划技术。对复杂产品装配信息建模进行了介绍,对消耗式物料清单转换进行了论述,并对复杂产品图示化装配工艺规划技术进行了原理分析与实例验证。采用基于消耗式物料清单转换的复杂产品图示化装配工艺规划技术,可以简化复杂产品的装配层次结构和装配顺序,提高复杂产品装配工艺规划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智能水表机电转换装置的装配工艺问题,在对现有产品的全过程工艺路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产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并分析了智能水表机电转换装置装配工艺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运用ESIA流程优化分析法整合统一了部分测试工序和螺钉规格,然后通过员工技能矩阵图分选出各工序最优的“轮岗人员”并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考核,最后综合运用配置带有全过程工艺路线图的工序流转卡和设立线边库及工装设备库,对物料和工装设备的流转和存储进行规范,以此解决智能水表机电转换装置装配工艺流程长、装配人员综合素质差、现场环境混乱等问题,以提升智能水表机电转换装置的装配工艺管理。  相似文献   

4.
在电力行业中,断路器是主要用于故障电路关合和高压电源隔离,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断路器装配精度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开距、行程以及合闸时间。目前主要采用人工装配焊接的方式进行断路器装配,很难保证各零件间的装配精度。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断路器装配焊接工装,对传统装配焊接工装结构与关键技术进行优化,提升了断路器装配工艺。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重型汽车模块化、可视化装配工艺的特点及实施过程,基于三维可视化工艺设计开发了以工位来划分工艺模块的工艺编制模式,采用模块化、可视化进行整车装配工艺编制,并使用信息化工具实现工艺快速查询,大福提高了整车装配的工艺水平,降低了经营成本,实现了整车装配工艺状态的快速查询和生产中工艺的可读性及指导性。  相似文献   

6.
装配工艺规划后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配工艺规划是产品装配活动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装配费用。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规划 (CAAPP ,ComputerAidedAssemblyProcessPlanning)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装配工艺规划的效率 ,然而它并不能完成装配工艺规划中的所有活动。装配工艺规划后处理是装配工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作为CAAPP的有效补充 ,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一步提高了装配工艺规划的自动化水平。本文提出了装配工艺规划后处理的体系结构 ,并从装配信息建模、装配工艺文件的生成和装配资源共享与信息转换三个方面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断路器动弧触头在断路器开断故障电流时起着承载短路大电流的作用,它的装配质量将直接影响断路器的开断性能为保证动弧触头在装配过程中不变形特别是其掰状触指不变形需设计一种工装解决动弧触头安装过程的变型问题及拧紧工具拆卸时造成的拧紧力矩改变问题。  相似文献   

8.
包含产品几何与非几何信息的产品装配要求是装配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对装配工艺设计决策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装配工艺模型中描述产品的几何相关信息能够更好地表达如装配顺序,装配路径等内容,同时可以更好地辅助装配工艺决策,提高决策的自动化水平。提出一种几何增强的装配工艺本体模型,利用语义本体技术,建立产品几何信息在装配工艺中的描述方法,数据结构与关系描述。并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基于几何增强装配工艺本体的装配工艺决策框架。该框架分为两部分:一是采用几何增强的装配工艺本体模型描述产品几何信息和装配工艺信息的数据结构和相互关系;二是为了让几何信息与装配工艺信息之间存在的丰富的隐含关系显性化,对语义本体推理机制进行增强,提出推理单元的概念,使决策框架具有从产品几何信息中推理装配工艺相关信息的能力,有效地支持装配工艺决策。以针对某传动器产品装配顺序决策的过程,验证所提出的几何增强装配工艺本体模型与框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三维装配工艺设计系统能够将在传统的装配工艺规划中体现的内容,以虚拟仿真的形式表达出来,可视化地指导操作人员装配。本文以减速机为例,详细说明了三维装配工艺设计过程及工艺信息发布的方式。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通过模拟分析装配过程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优化装配方案;通过装配仿真,模拟和预估产品装配性能及可装配性,及早发现并更正潜在的装配冲突与缺陷。在现场实际装配中,装配操作人员可以清晰地按照装配工艺和看板提供的示例进行装配,使得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得到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制动夹钳单元是列车制动系统的执行机构,其产品性能会对列车运行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因而在进行产品制造时必须重点关注装配过程。因此,对制动夹钳的传统生产装配工艺进行全面分析,通过计算机辅助装配系统对夹钳装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生产改善,实现了制动夹钳的装配过程可管控、工艺可视化以及生产数据可追溯等要求,从而使产品的装配流程标准化,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质量,提升了工艺人员、质量人员和车间操作人员对产品工艺和质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直流断路器在开断过程中电弧熄灭比较困难的问题,对空气直流断路器的开断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如何有效的缩短电弧的燃烧时间,研究了时间常数对断路器开断能力、电弧电流上升率的影响及断路器开断电流的大小与燃弧时间的关系。基于上述研究分析,制造出了样机,并利用高压直流试验台模拟不同的短路故障电流对直流断路器进行了多次开断试验测试,获得了很多试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断路器在额定电压为DC1800 V,能够可靠切除短路故障电流达到80 k A,断路器开断电流随着时间常数的增大而减小,燃弧时间随着开断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公司进口断路器液压操动机构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从工作原理和产品结构上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问题的液压元件,找出了控制阀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控制阀改进的方案。同时,对新设计的电液控制阀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对改进前、后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改进后的电液控制阀不仅满足了断路器对机械特性的要求,保证了互换性,也显著提高了产品动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其结果对于其他断路器液压操动机构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真空断路器是一种绝缘强度很高的真空空间为熄弧介质的新型断路器,是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装置的关键设备。分析了真空断路器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自动过分相系统暂态过程产生机理的分析,提出了研制智能选相真空断路器的理论并进行改进,对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万能式断路器触头系统机械故障是一个从轻微到重度的演变过程,准确识别其运行状态可以大大提高断路器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单信号输入和多任务输出的MTL-SEResNet网络模型以兼顾故障诊断和程度评估。首先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对触头系统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得到相应的二维时频图像;其次将SENet结构引入到改进的ResNet18中,利用多任务学习共享机制构建MTL-SEResNet网络模型;并通过调整故障分类和程度评估两个任务损失函数的权重比例,对模型进行优化;最后,通过模拟的触头系统的故障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性能更佳,类型及程度准确率分别为99.78%和99.36%,可以有效地实现万能式断路器故障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15.
万能式断路器作为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其操作附件的剩余寿命预测对于维护断路器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为准确掌握操作附件剩余寿命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Wiener过程的万能式断路器操作附件剩余机械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对操作附件动作过程中线圈电流波形的分析选取了动作时间作为性能退化特征量;其次,考虑到断路器操作附件性能退化过程具有线性非单调的特点,采用Wiener过程建立了操作附件的性能退化模型,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退化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然后,基于首达时间的概念建立了剩余寿命预测模型,推导出剩余寿命概率密度函数解析式。最后对安装于万能式断路器上的分励脱扣器和释能电磁铁两种操作附件进行全寿命试验及其剩余寿命预测,预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提高输配电电网保护水平,隔离单相接地故障,本文论述了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系统接地电流大小、方向,形成原理,并介绍了一种初级配电自动化产品,阐述了发展单相接地保护断路器的必要性,在负荷末端、分支线路安装带接地保护功能的断路器能有效减少对主干线路的影响,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谢峰  江道灼  吴振梁  陈可 《机电工程》2017,34(3):287-292
针对现有的限流式混合直流断路器存在的损耗较高、控制难度较大的问题,对一种机械开关串小电感结构的直流断路器拓扑模型的工作原理、短路故障开断、控制保护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该新型限流式混合直流断路器的拓扑结构进行了低电压等级的单元样机研发,并完成了样机平台的搭建。对样机中不同控制模块的处理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最终,通过一整套合理的控制策略,在样机上进行了断路器的正常分合闸及短路故障开断等相关验证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限流式混合直流断路器能够凭借自身的优良特性,在短路换流过程中加速固态开关的导通,完成短路故障的快速有效切断,同时降低了断路器的设备复杂度和控制难度,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8.
电机电流信号常用于分析电动机本身的故障问题,但对其应用于与电机相连机构的故障分析的研究较少。提出一种基于储能电机电流分析的万能式断路器操作机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Hilbert幅值解调法和改进的小波包阈值法相结合获取交流电流信号的包络线,以解决随机噪声干扰造成的所提取包络线粗糙的问题;然后通过包络线提取电流信号的时间量、电流量以及峭度作为不同故障状态电流波形的特征参数;最后融合模糊聚类和量子粒子群优化的相关向量机实现对断路器正常状态、传动齿轮卡涩、储能弹簧卡涩以及脱落的4种状态的辨识。构建了基于电流分析的万能式断路器故障诊断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操作机构储能相关部件的故障特征,实现了对操作机构储能相关部件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矿井用电量也在快速的增长,对矿井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程度、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型高压断路器由于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渐替代传统高压油断路器。本文在对传统高压油断路器和ZF12-126GIS型高压组合断路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运行中对ZF12-126GIS型高压组合断路器进行维护和六氟化硫漏气的处理办法,为新型断路器的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