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Fe螯合物 UV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含聚污水,以降解污水中的聚丙烯酰胺(PAM)。考察了螯合剂类型对催化臭氧氧化效能的影响,优化了催化剂配比,并探讨Fe螯合物 UV催化臭氧的可生化性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与邻二氮菲相比,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Fe(Ⅱ)形成的螯合物催化臭氧降解PAM的效果较好,在Fe(Ⅱ)/EDTA 摩尔浓度比为1的条件下,在水力停留时间(HRT)达到120 min时,含聚污水的PAM去除率可达75%,生物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比也从0121提升至0423,可生化性显著提高。〖JP2〗此外,Fe螯合物 UV催化臭氧〖JP3〗氧化反应符合二级动力学反应, PAM初始质量浓度在 50~100 mg/L范围时,该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在(2195~3052)×10-4 L/(mg·min)之间,表明在有效的氧化降解时间内,金属螯合物 UV催化臭氧氧化工艺可以产生稳定的·OH。  相似文献   

2.
Fe2+/UV催化臭氧法降解腈纶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Fe2+/UV催化臭氧对腈纶废水的降解特性,分析了[Fe2+]/[O3]质量浓度比、气相臭氧质量浓度和光强各因素对Fe2+/UV催化臭氧降解性能的影响规律,讨论了Fe2+/UV催化臭氧工艺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法表征了废水中有机物基团的变化。结果表明,当[Fe2+]/[O3]质量浓度比为3.2~3.8、气相臭氧质量浓度为20~30mg/L和光量子流密度为8.62×10-12 Einstein时,催化效果较好。Fe2+/UV催化臭氧工艺降解腈纶废水符合类一级动力学反应,初始COD值在320~400 mg/L范围内,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1518~0.01762 min-1。温度对动力学影响具有双重性,温度为25~30℃反应最快。经Fe2+/UV催化臭氧降解后,腈纶废水中有机基团被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3.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高级氧化技术。本文使用浸渍沉淀法制备高效的CuO/Al2O3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实际含酚污水。通过考察CuO/Al2O3催化剂投加量,臭氧流量,初始pH等因素,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当催化剂投加量为30g/L,臭氧流量为0.3m3/h,pH为8.80(污水初始pH值)时,反应15分钟后,酚的去除率达到98%,得到最佳的处理效果。文中也考察了污水水质因素(例如盐度、硬度、氨氮浓度等)对含酚污水降解的影响。此外还探讨了不同反应体系对含酚污水的降解效果以及对含酚污水的矿化度。与单独臭氧氧化体系相比,CuO/Al2O3催化臭氧氧化体系的矿化度高15%左右。实验结果表明CuO/Al2O3催化剂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实际含酚污水在臭氧氧化体系中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4.
含酚废水毒性强,易污染环境且不容易处理。通过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处理苯酚模拟水,考察臭氧投加量、初始pH、膜通量和苯酚初始浓度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究其反应动力学以及机理。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3.55 mg/min、初始pH为10.02、膜通量为75L/(m2?h)和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时,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去除苯酚的效果最好,反应时间为45min时苯酚的去除率达到100%;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遵循表观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TBA(叔丁醇,羟基自由基抑制剂)的对照实验证明,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基本上遵循自由基机理。  相似文献   

5.
含酚废水毒性强,易污染环境且不容易处理。通过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处理苯酚模拟水,考察臭氧投加量、初始pH、膜通量和苯酚初始浓度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究其反应动力学以及机理。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3.55 mg/min、初始pH为10.02、膜通量为75L/(m2?h)和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时,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去除苯酚的效果最好,反应时间为45min时苯酚的去除率达到100%;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遵循表观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TBA(叔丁醇,羟基自由基抑制剂)的对照实验证明,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基本上遵循自由基机理。  相似文献   

6.
以FCC废催化剂作为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对含胺污水进行处理,考察臭氧浓度、FCC废催化剂添加量、污水pH、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含胺污水化学需氧量(COD)降低效果的影响,并与工业常用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进行对比,分析采用FCC废催化剂时臭氧催化氧化有机胺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因素,测定不同条件下的表观速率常数。结果显示:增大臭氧浓度和废催化剂添加量能快速降低污水COD;碱性条件会促进臭氧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OH),提高氧化反应速率;适当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但温度过高会降低臭氧溶解度;FCC废催化剂协同臭氧的催化氧化效果明显优于工业常用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动力学分析表明,在不同pH、温度和废催化剂添加量下臭氧催化氧化含有机胺污水过程均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在常温常压下对臭氧氧化降解水中苯酚的效能、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8.50 mg/min,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初始pH值为11和反应时间为40 min时,臭氧对苯酚的降解效果最好,苯酚从100 mg/L降至0.35 mg/L,降解率达到99.65%;且自来水本底比去离子水本底更有利于水中苯酚的臭氧氧化降解。在上述实验条件下,臭氧对苯酚的降解遵循表观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其相关系数R2=0.9929,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A=1.06×10-3 s-1。实验还发现,苯酚降解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随着臭氧投加量(4.25~8.50 mg/min)的增加而增大,在臭氧投加量为8.50 mg/min达到最大值1.06×10-3 s-1;随着苯酚初始质量浓度(100~250 mg/L)的增大,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1.06×10-3 s-1下降到0.39×10-3 s-1;随着溶液初始pH值(5~11)的升高,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22×10-3 s-1增加到1.06×10-3 s-1。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与臭氧投加量和溶液初始pH值成正相关性,与苯酚初始质量浓度成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对成品油库污水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内循环BAF组合工艺开展深度处理中试研究。调整臭氧催化氧化段的臭氧投加量和HRT,考察污水处理效果,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臭氧投加量=110 mg/L,HRT=2.5 h;考察内循环BAF不同HRT下的污水处理效果,确定最佳HRT=3 h。臭氧催化氧化—内循环BAF组合工艺处理二级生化段MBR出水,在进水COD>150 mg/L的水质条件下,出水可以稳定达到COD<80 mg/L,满足达标排放要求。臭氧催化氧化—合内循环BAF组合工艺作为一种集高级氧化和生化处理技术优势于一体的污水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可以作为水运油库现有污水处理场提标改造的参考工艺。  相似文献   

9.
光催化降解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废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紫外光作用下催化条件对光催化降解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影响,如催化剂的浓度、HAPM溶液的初始浓度、反应的pH值及NaCl浓度对光催化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催化剂TiO2用量为0.5g/L,HPAM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00mg/L的条件下,经180min光催化处理后的HPAM降解率可达到91.3%以上,表明光催化技术去除污水中HPAM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Fenton试剂法对化学需氧量(CODcr)为1000~2000mg/L,pH值为3—9的丁苯橡胶废水进行处理。在Fe^2+/H2O2(体积比)为9/8,初始废水pH值为3.00±0.15,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研究了Fe^3+,H2PO4^-;,Cl^-,CO3^2-,SO4^2-,NO3^-对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nton反应过程中,适当浓度的Fe^3+能够与Fe^2+协同作用,增强Fenton试剂的催化氧化能力,而当Fe^3+浓度过高时,反而会起到抑制作用;H2PO4^-,Cl^-,CO3^2-对Fenton试剂的催化氧化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SO4^2-,NO3^-的存在对Fenton试剂的催化氧化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A novel high gravity multi-concentric cylinder electrodes-rotating bed(MCCE-RB) was used in the electr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phenol wastewater with self-made RuO2-IrO2-SnO2/Ti as the anode, stainless steel as the cathode. The influences of current density, inlet liquid circulation flowrate, high gravity factor, sodium chloride concentration and initial pH value on degradation efficienci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opti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current density of 35 mA/cm2, inlet liquid circulation flowrate of 48 L/h, high gravity factor of 20, sodium chloride concentration of 8.5 g/L, initial pH value of 6.5, reaction time of 100 min, the phenol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500 mg/L,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henol reached 99.7%, which was improved 10.4%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gravity field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tendency of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phenol,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over time were studied. The intermediate products and degradation pathway of phenol were deduc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油田压裂废液COD高、难降解的特点,分别采用UV/Fenton和UV/H2O2/草酸铁络合物法对其进行氧化处理,并研究了废液初始pH值、H2O2投加量、n(H2O2)/n(Fe2+)、n(Fe2+)/n(草酸)对压裂废液CODGr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介质pH值为6.0、双氧水(H2O2)投加量为0.25%、n(H2O2)/n(Fe2+)为2.0,n(Fe2+)/n(C2O42-)为3.0条件下,UV/H2O2/草酸铁络合物体系对压裂废液的CODGr去除率达50%,与UV/H2O2氧化体系相比,去除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Fenton试剂预处理丁苯橡胶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试剂法预处理丁苯橡胶废水,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双氧水用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在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60 min,pH值为3~7,FeSO4·7 H2O用量为3.3 mmol,双氧水用量为4.0 mL,总离子摩尔浓度不变的条件下,Cu2+,BO3-3,Mn2+均能与Fe2+发生络合反应,达到较好的协同催化作用,化学需氧量(COD)出水效果得到提高;以Fe2+/Cu2+(摩尔比,下同)为1∶1或Fe2+/Cu2+/Mn2+为2∶2∶1复配,与单独使用Fe2+相比,COD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3,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