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南油田开发中后期沉积微相精细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重新认识处于开发中后期油藏的沉积环境、沉积微相及其特征,建立准确的储集层模型,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东膜凹陷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储集层岩性特征、粒度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其沙二下亚段为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的间歇性涨缩浅湖环境下发育的浅水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体系;划分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溢岸砂、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前三角洲砂泥、滨浅湖泥等6种沉积微相类型;分析各沉积微相特征,指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物性最好,水下送岸砂次之。图5表1参13  相似文献   

2.
文南油田文33断块沉积微相与水淹规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东濮凹陷文南油田文33断块沙二下亚段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微相类型有上分支河道、分支河口坝、水下天然堤、决口扇、远砂坝等,微相分布控制主力油层的发育和物性分布。主要依据沉积微相将储集层分为3类,它们的储量动用程度、水洗强度、驱油效率明显不同,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最易水淹,水下分支河道侧缘、分支河口坝次之,水下天然堤、决口扇及滨浅湖砂体水淹最弱。  相似文献   

3.
结合岩性及其组合特征、综合电性特征等,对濮城凹陷白庙气田沙三上亚段沉积相、空间展布及其与含油气性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白庙气田沙三上亚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扇三角洲平原相不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洼地及前缘席状砂微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前缘席状砂体为主要骨架砂体。其中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在油气储量中所占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4.
由于对青东5块沙四段上亚段沉积类型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认识不清,制约了研究区储层精细预测和投产方案制定。根据岩性、电性和古生物等特征,将青东5块沙四段上亚段划分为3个砂组。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和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运用地质相、测井相和地震相分析,认为青东5块沙四段上亚段沉积类型为扇三角洲相,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扇三角洲亚相,扇三角洲平原亚相不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微相和前扇三角洲亚相中的碎屑岩滩、坝微相和碳酸盐岩滩微相为主要储层发育区;其中,水下分流河道主河道中游和下游、河口坝及滨浅湖滩坝为有利储层发育区。青东5块沙四段上亚段储层发育主要受同生断层和沉积微相控制。  相似文献   

5.
文留地区文79断块沙二段下亚段沉积微相与含油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文留地区文79断块区沙二段下亚段的岩性特征和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区沙二段下亚段为浅水三角洲环境。在此基础上,识别出了水下分流河道、分支河口坝、支流间湾和远砂坝等微相类型;分析了各旋回沉积微相的分布,并对沉积微相与含油性关系进行了探讨,为该块的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吴起地区长8段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储层主要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区内长8段油藏具有储量规模大、储层渗透率低、砂体变化快、油层连续性差、单井产量较低等特征,为实现水平井规模效益开采,在水下分流河道带砂体内储层构型要素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构型要素电测响应模式,重点开展了水下分流河道带单砂体构型解剖研究,分析了储层构型、砂体展布特征,提出了区内长8段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单一水下分流河道带和复合水下分流河道带的沉积模式,建立了一套分流河道型浅水三角洲储层构型解剖方法,为研究区水平井部署和水平段轨迹优化调整及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安棚深层系主要指埋深大于2800m的地层,层位以核三下亚段为主的勘探目的层系。沉积模式为靠山型扇三角洲复合体,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两种亚相,进一步细分为近岸水下分流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河道间和前扇三角洲泥六种沉积微相。近岸水下分流河道和远岸水下分流河道在研究区的分布较广。致密低渗是该套储层突出特点,砂体类型对储层物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区中远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的储集性能较好,是安棚深层系的主力油层。  相似文献   

8.
杨竞旭 《石化技术》2021,(2):137-138
在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高尚堡油田高5断块沙三段的岩石学特征、粒度分布、沉积构造、泥岩颜色以及生物化石等方面研究,明确高尚堡油田高5断块沙三段为一套近源陡坡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有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间。  相似文献   

9.
赵凹油田安棚深层系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棚深层系主要指埋深大于2800m的地层,层位以核三下亚段为主的勘探目的层系。沉积模式为靠山型扇三角洲复合体,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两种亚相,进一步细分为近岸水下分流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河道间和前扇三角洲泥六种沉积微相。近岸水下分流河道和远岸水下分流河道在研究区的分布较广。致密低渗是该套储层突出特点,砂体类型对储层物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区中远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的储集性能较好,是安棚深层系的主力油层。  相似文献   

10.
川中-川南过渡带须家河组二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了解区域沉积背景的情况下,通过对大量野外剖面观察、地震剖面资料、测井资料、取心井段和单井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区须家河组二段为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3种沉积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占优势,先期形成的河口坝往往受后期水下分流河道冲刷侵蚀而得不到完整保存,所以须家河组二段河口坝不甚发育,在剖面上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多呈冲刷截切叠置关系。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长6 油层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 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文章依据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对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 期的沉积类型、沉积微相特征及时空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 油层组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缺前三角洲亚相;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为储集层骨架砂体;长6 油层组各微相经历了从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到混合载荷高弯度河的沉积演化过程。同时对长6 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的分流河道微相是砂岩储层分布和发育的最有利相带,也是今后勘探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是中国主力油田增储稳产的主要对象,为了深入探究储层砂体分布特征,以大庆长垣萨北油田北二区萨葡高油层为例,采用密井网资料对65个时间单元沉积微相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该区物源供给充足和物源供给不充足2种情况下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砂体沉积模式.结果表明:①萨葡高油层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具有岩性...  相似文献   

13.
以X油气田FHT地区PH组储层为例,通过岩心、粒度分析及测井曲线特征明确了主力储层的沉积微相的类型、特征及垂向发育规律。该区储层较发育的微相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混合坪、砂坪及潮道,在地层划分基础上厘清了主力储层不同微相的垂向发育规律,PH组下部储层主要为潮道、混合坪与砂坪砂体,向上演变为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在PH组顶部储层主要为分流河道砂体,其中潮道、水下分流河道与分流河道砂体是该区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统延长组长 101 期发育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河流相中辫状河道和曲流河道,三角洲相中辫状水下分流河道、陆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沉积均发育砂岩。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各沉积微相砂岩的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辫状河道、辫状分流河道及辫状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主要发育有冲刷面、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等,以向上变细的正粒序为主,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盆地东部的曲流河道、陆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岩主要发育有冲刷面、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砂纹层理等,以向上变细的正粒序为主,见向上变粗的逆粒序,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可见四段式。通过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认为盆地内长 101 期辫状河道、辫状分流河道、曲流河道和陆上分流河道中砂体较发育,辫状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次之。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水磨沟区块长8油层组储层以细砂岩、粉–细砂岩为主,分选磨圆度中等,颗粒为孔隙式胶结,结构成熟度中等。该区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细分为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类亚相,在此基础上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及前三角洲泥三类微相。主力小层长8_2~1处于三角洲前缘建设期,大规模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油气储集层,储层展布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  相似文献   

16.
以吉林油田大208区黑帝庙油层为例,从岩心、测井等资料入手,通过各种相标志的识别,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区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水下溢岸砂等5种微相较为发育。在此基础上,通过横向对比,勾绘了不同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从而在宏观上展现出该区沉积微相的展布及其演化特征,为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低弯度分流河道砂体在大庆油田北部萨葡油层中占有重要比例,深入研究这类砂体的非均质特征,对油田调整挖潜具有实际意义。以沉积学知识为指导,应用密井网的测井资料和取心资料,结合微相平面展布组合特征识别出主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水道、河间薄层砂、泥岩等五种主要微相,并应用水淹层解释及各种动态监测资料开展了水淹变化特征研究。认为砂体层内非均质性,窄条带的河道砂体几何形态及微相间的物性差异是影响平面及纵向水淹变化特征的主要因素;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续和强度的增加,不同微相水淹面积和水淹程度变化各不相同;剩余油主要分布在远离注水井的决口水道和河道间砂体中。  相似文献   

18.
以沉积学 、储集层地质学和测井地质学为基础,依据岩心观察,结合沉积物粒度等沉积相标志的再认识,研究了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扇三角洲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微相特征。该油田的扇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细分为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2个亚相及6个微相,详细阐述了各徽相的沉积、物性特征以及展布规律,总结了微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指出中远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微相。  相似文献   

19.
以岩心分析资料及大量测井与录井资料为基础,在沉积特征分析基础上,认为英台—大安地区泉四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2种亚相,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和席状砂6种微相。通过对沉积微相研究,揭示了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确定了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沉积相带物性及含油气性差异明显,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物性好,是油气聚集的主要相带,是今后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