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自2016年我国缺陷消费品召回制度实施以来,我国缺陷消费品召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近些年频发的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来看,我国缺陷消费品召回制度并不完善,尤其是在消费品市场缺陷调查方面,由于制度保障不健全、缺陷信息来源不充分、技术支撑能力不强等原因,制约了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以期完善我国消费品市场缺陷调查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缺陷消费品召回是一项保护消费者安全的国际通行做法,也是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的一种重要方法。准确、及时地获取消费品缺陷线索,然后系统深入分析其存在的潜在风险,才能快速定位消费品缺陷问题并实施召回。消费品具有种类多、故障问题杂的特点,高效、科学的缺陷线索综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内容包括线索采集、数据处理、关联分析等,为消费品潜在缺陷挖掘提供技术参考,为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提供信息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3.
国内     
《认证技术》2014,(2):16-17
正家电及儿童用品今年拟建召回制度日前召开的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上发布消息,我国今年还将加快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建立进口食用饲用农产品以及儿童用品、家用电器产品等关系人身财产安全的消费品召  相似文献   

4.
<正>"中外有别""区别对待""一碗水端不平"……一系列国外企业开展消费品召回行动却忽略中国市场的不合理现象频频上演,将矛头指向了我国缺陷消费品召回制度一的"漏洞"。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制度,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去年3月15日,我国新颁布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对所有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实施召回并规定了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上述种种,显示出国家和社会对召回工作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5.
曾征 《标准生活》2016,(5):30-31
正2015年12月2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总局令2015年第151号),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旨在"规范缺陷消费品召回活动,预防和消除消费品缺陷可能导致的伤害,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将儿童家具、照明电器等品类纳入召回范围之列。"召回"并非"生产者将卖出去的缺陷产品重新返厂"。《缺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规定,"召回"是"指消费品生产者对存在缺陷的消费品采取措施消除缺陷或降低、消除安全风险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消费品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一旦发生质量安全问题,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更会打击消费信心。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要不断完善缺陷消费品召回制度,科学制定召回目录,逐步把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消费品全部纳入召回范围。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消费品全部纳入召回范围  相似文献   

7.
缺陷产品召回程序是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实施的关键性环节,对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此,首先分析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的基本程序及国外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比较成熟的国家的产品召回程序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外缺陷产品召回程序的几点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世界标准信息》2009,(5):12-19
在我国,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长期以来一直是依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但这两部法规仅限于原则性的规定,在解决日益增多的产品质量投诉时,其框架大、线条粗、可操作性差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尤其是当产品有足以造成对消费者安全与健康的危险,这两部法规均未做出相应规定。如近期在国内外造成了极其恶劣影响的“婴幼儿奶粉事件”、“有毒饮水机事件”等,都从某个侧面暴露出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着严重的漏洞,使消费者因缺陷产品所受的损害无法得到保护。与此同时,"中国制造"在国外频频遭遇召回,产品安全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软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设置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产品质量与安全的保障,是完善我国产品安全管理法律体系的重要环节。2004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等四部委联合签署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标志着我国开始了以缺陷汽车产品为试点的产品召回制度的探索和实践。2007年,国务院颁布施行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明确了企业召回义务;同年,质检总局又颁布实施了《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这些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是对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与推进。2008年12月“全国产品缺陷与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使汽车风险评估、产品召回有效性、产品召回追溯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已进入快车道。现在,《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已经对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该条例已报送国务院法制办,并列入2009年国务院立法程序。至此,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法规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9.
产品伤害事故收集、消费品召回监管、预防产品伤害事故发生,长期困扰产品安全监管部门。文章以日本《生活消费品安全法》修订前后的日本产品伤害事故数据和消费品召回数据为基本素材,分析日本产品伤害事故信息报告和公告制度对消费品召回的影响,以期对我国产品安全监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近三年了,在这年三年时间里,我国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配套办法的制定、汽车缺陷信息收集、信息系统建设、缺陷的调查、取证、认定、管理机构、专家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更有效的推进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本文在总结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实施情况基础上,借助经济学相关理论,系统分析了我国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三年以来取得成效和不足,通过相关计算验证了该项制度有效性,文章最后提出改进和完善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开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共管理机构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思路和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将风险管理的概念引入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可以使监管方式由被动的“事后处理”转变为主动的“事前预防”,提升监管水平。缺陷产品召回是产品质量安全后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概念上分析缺陷产品召回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以汽车产品为例比对风险管理的过程和产品召回的流程,提出基于风险管理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流程和注意事项,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领域实施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缺陷产品造成安全事故频发对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针对产品召回的监管问题,考虑参与各方主体利益最大化,构建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博弈策略收益矩阵,对比分析各博弈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均衡,分析三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找出破解当前召回监管模式弊端的突破口。研究表明:对于政府,提高政府行政处罚力度、优化政府监督流程,将提高政府召回监督工作效率;对于企业,设立缺陷召回信用机制、提高对消费者损失的赔偿,将提高企业积极配合、主动召回的积极性;对于消费者,搭建缺陷召回信息平台、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和提高维权所得的赔偿,将有助于消费者主动上报缺陷产品信息、积极参与缺陷产品召回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社会、法制和运作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产品召回保险发展落后的原因,提出我国应将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设计为强制险,在法制建设中应提高违法成本以引导义务主体投保,给予财政支持以提高保险公司开办该险种的积极性,提高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以使该险种能发挥其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14.
There are no explicit laws concerning food recalls in China; moreover, some related regulations have weaknesses. China should first create a system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governing food recalls, establish a system to recall defective food, and strengthen administrative and legal remedial mechanisms related to consumer rights.  相似文献   

15.
根据缺陷汽车召回与消费者心理相关理论,构建了缺陷汽车召回制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概念模型.以378份有效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研究了缺陷汽车召回制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召回制度对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与提升汽车企业的产品供给水平均具有积极影响.利用行政权力对汽车安全进行后市场监管,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显著影响;汽车企业召回策略的制定,与汽车召回制度下的技术监管关系更密切.汽车企业在应对召回过程中采取的策略越积极主动,越有利于提振消费者信心.  相似文献   

16.
产品伤害是全球最为关注的市场风险和公共安全问题之一。美国作为全球最早建立产品伤害监测体系的国家,其国家电子伤害监测系统可提供来自医院急救室概率样本的具有统计意义的全国产品相关伤害估计值。基于伤害信息,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经安全评价后制定有针对性的伤害预防措施,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安全。美国实践经验对于我国开展产品伤害监测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召回追溯是有效执行召回活动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阐述了消费品召回追溯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基本构成,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深析其痛点和难点,分析了消费品召回追溯体系与供应链追溯体系的战略考量和融合机制,并探讨消费品召回追溯体系建设中的关键要素和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我国缺陷产品召回中占比较高的厨房用电器为研究对象,将风险矩阵评估模型在缺陷产品风险评估中得到实际应用。通过对国内外产品召回信息、预警信息,国内产品监督抽查信息等的收集、汇总和分析,确定部分厨房用电器产品风险评估重要程度的相关参数。最终建立厨房用电器的缺陷产品风险矩阵评估模型,为厨房用电器的缺陷产品风险评估及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Refurbishment and quality recovery, as two important strategies of reverse logistics, have been widely used for consumer durables, especially consumer electronics. This trend is driven by manufacturers’ profit-seeking behaviours and the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of societ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nd compares the optimal emergence of these two strategies when product quality is endogenous. Model analyses provide several notable insights. First, we find that the refurbishment strategy dominates the quality recovery strategy when the fraction of the recoverable quality-inducing components in the defective product is low enough. Moreover, when the refurbishment strategy emerges as the optimum, the quality and price of the new product as well as the total realised sales of both new and refurbished products are consiste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the quality recovery strategy. In addition, when either the refurbishment or quality recovery strategy emerges as the optimum, the overall consumer surplus is also enhanced. Finally, in the model generalisation, we show that a synthetic strategy with which some of the returned defective products are refurbished and others are remanufactured through quality recovery can certainly increase the manufacturers’ profit compared to either one of them when the fraction of the recoverable quality-inducing components in the defective product is moderate.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排放缺陷而引起的召回活动频发,加强机动车排放监管愈发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美国作为汽车排放法规与汽车产品召回的先驱者,已形成一套完善且独具特色的机动车排放监管模式——美国联邦政府与加州地区机动车排放监管并行.明确联邦与加州监管模式的异同,对于我国机动车排放召回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将从美国机动车排放召回主管部门、排放立法、排放标准、排放召回监管流程4个方面,对美国联邦政府与加州地区机动车排放监管进行比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