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的短缺,雨洪资源的依法利用,早已在国外广泛展开。但受制于传统防汛观念等多重影响,国内的雨洪资源利用,虽已展开,但还面临着重新对每个水库科学、合理地计算出每个时段的汛限水位高度,然后再依法予以重新确认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在论述传统的实时洪水调度方案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库超汛限水位蓄水方案的新理念,以及对如何评价方案的风险和效益,如何选择合理的汛限水位,如何建立风险管理程序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柘溪水库为例,对不同汛限水位蓄水位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在获取一切准确信息和加强调度风险管理的前提下,柘溪水库在4种超汛限水位蓄水方案中,在风险增加不是很大前提下,主汛期的汛限水位调整应以164.00 m的蓄水方案为最理想,它可多蓄水量1.7699×108m3。  相似文献   

3.
王美茹  马骥 《吉林水利》2009,(11):43-44,49
针对星星哨水库控制运用中由于汛限水位保持不变而导致洪水资源浪费问题,从净雨预报和调度方案方面研究动态控制水库汛限水位的方法.首先研究净雨预报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水库洪水调度方案,解决了水库在实际运行中汛限水位突变的关键问题,增加了水库蓄水量和汛后蓄满的几率,发挥水库兴利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日照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必要性论述,提出其对保证工程安全、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日照水库工程条件和洪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安全因素、风险度确定、自动化水平、滞洪区使用等风险分析,得出其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可行性及研究方向,为科学合理调度水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于桥水库多级汛限水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汛限水位是综合利用水库运行和调度的重要参数之一,汛限水位设置目的是协调水库运行管理中防洪与兴利之间的矛盾。从模糊理论讲,汛限水位在水库中应是一段连续的“抛物线型”水位值,而不是某一特定的固定值,是一个模糊概念。于桥水库是一座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整个汛期采用一个固定汛限水位,蓄水量往往达不到兴利要求。为此,采用汛期描述的模糊集理论,把于桥水库汛期划分为汛前期、汛前过渡期、主汛期、汛后过渡期和汛后期,并确定了不同时节水库的汛限水位。这有利于拦蓄汛末雨洪资源,增加水库蓄水量,减少弃水量。  相似文献   

6.
汛限水位是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在防洪中具有法定地位,是协调水库防洪与兴利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水库效益发挥。近年水利和应急管理部门落实强监管措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强制要求水库汛期不超汛限水位的情况,导致相当多的水库汛期过度弃水、汛后无水可蓄。我国许多省份发生干旱时出现无水可供的困局,2022年长江流域历史性特大干旱情况尤甚。本文通过回顾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论述汛限水位设置依据和实际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开展汛期水位动态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归纳总结梯级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分期汛限水位和汛期水位动态控制的理论及方法;提出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最后建议加强水利工程基础措施建设,修改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设计洪水计算等规范,建立符合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运行机制,统筹协调防汛抗旱和洪水资源高效利用,实现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  相似文献   

7.
海河流域大中型水库雨洪资源利用潜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缺水地区,增加汛期雨洪资源利用率,已经成为洪水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参考当前国内雨洪资源利用相关成果,结合水库特征参数(正常蓄水位、主汛期汛限水位、后汛期汛限水位、历史最高水位及其相应库容)及合理性假定,分析了海河流域大中型水库提高汛限水位增加雨洪资源利用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北方大多数水库在主汛期由于汛限水位的制约经常发生汛期空库迎汛造成弃水,而汛后又无水可蓄,使得相当一部分雨洪资源不能得到很好利用的矛盾局面.在分析流域水情的基础上,结合水库汛期分期,在考虑水库大坝安全和下游防洪标准的前提下,运用数理统计法和多方案、多层次分析法对动态提高水库汛限水位的风险效益进行分析,最终给出不同汛限...  相似文献   

9.
水库汛限水位设计和汛末蓄水问题是水库调度工作中的关键问题,水库汛末蓄水直接影响枯水季节的正常供水,汛限水位又是汛期水库调度必须严格遵守的调度依据,如何解决好供水和汛限水位之间的矛盾,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关键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0.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4):F0003-F0003
项目简介 该项目进行了水库规模功能研究、超定量法设计洪水研究、L-矩法设计洪水研究、利用净雨控制调度法讯限水位调整研究、低标准仿真调度法汛限水位调整研究、峰量不同频率变时段同倍比放大法汛限水位调整研究、预报预泄法汛限水位调整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玉荣  张俊  张潇 《人民长江》2017,48(24):1-5
2013年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完成后,遭遇连续枯水,各年度蓄水严重不足,2017年发生明显秋汛,防汛部门科学调度,取得了统筹防洪、大坝蓄水安全与监测试验等多目标共赢的成果。通过分析汉江2017年秋汛的水雨情发展、洪水地区组成、水情预报及水库调度等,解析了汉江此次秋汛过程的降雨、洪水特性,水情预报精度水平及水库调度的成效。分析表明:汉江9月上中旬降雨起筑底作用,9月23日开始的连续强降雨过程累计雨量大、覆盖面积广,直接导致汉江连续涨水过程;丹江口入库洪水最大15 d洪量接近秋季10 a一遇,丹皇区间最大7 d洪量超过秋季20 a一遇;丹江口水库实施拦洪削峰调度,削峰率均在50%以上,削减中游干流主要站洪峰水位约2 m,避免了中下游分洪民垸和杜家台分洪。  相似文献   

12.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指依据不同信息与方法设计出汛限水位域值,且运用中允许根据实时水、雨、工情及可利用的预报等综合信息,在此域值内上下浮动.对于葠窝水库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效益分析,对于合理利用洪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地设计与运用汛限水位,是提高洪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利用率,发挥水库综合利用效益,缓解水资源与水能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极端气候越发频繁、水资源时空分布更加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为充分利用水库调控水资源能力和发挥工程效益,采用预蓄预泄法对燕山水库汛限水位进行动态控制方案研究,首先基于下游防洪安全,根据降雨与洪水预报信息,采取预蓄预泄方案确定汛限水位上限值;再基于大坝自身安全和水库超泄能力分析确定了主汛期与后汛期的最高汛限水位。与原汛限水位104.20 m相比,考虑洪水预报信息情况汛限水位可调整至104.77 m,考虑降雨预报信息时可调整至105.36 m。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后的动态汛限水位对大坝自身安全及下游防洪安全影响较小,提高了水资源可利用率,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4.
为缓解水资源缺乏以及发展区域经济,人们在流域内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改变了流域的下垫面条件,从而影响了蒸发、入渗、产流、汇流等特性,导致传统的洪水预报模型难以反映流域产汇流规律。文章文通过决策树技术,挖掘上游水库群拦蓄或泄放洪水的规律,建立场次洪水拦洪比推理模型,对洪水预报予以修正,有效提高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5.
滨海平原河网洪水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方滨海河网地区多为经济发达地区,缺水形势严峻,开展该类地区的洪水资源利用研究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主要从河网目标控制水位动态优化控制角度出发,提出了河网目标控制水位优化计算模型,以实现洪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该模型针对现状工况条件,依据对后续控制时段内洪涝灾害风险频率、水资源需求及历史灾情的计算分析,建立河网目标控制水位与潜在损失的风险函数优化模型,寻求洪水风险损失和水资源利用这对矛盾体之间的平衡点,该平衡点即为目标控制水位的优化值。2005年台州市温黄平原河网调度的实践表明,该方法对河网优化调度和洪水资源利用具有很好的辅助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高效的运用水库水资源,实现多蓄水多发电的目的尤显重要。水库的汛限水位直接关系到水库发电效益与水库防洪安全两个方面。汛限水位越低,预留的水库调洪库容越大,对水库防洪较为有利,但是从其发电效益角度讲就会造成浪费。从星星哨水库存在问题、现状供水与灌区需水情况入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1],从其他角度来补充论证,提出了抬高汛限水位、增加水库供水能力的必要性,并分析讨论了抬高汛限水位对水库防洪标准及枢纽建筑物的影响,论证了提高星星哨水库汛限水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在确保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卡伦水库适度承担风险进行水库洪水调度,既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又尽最大可能变水害为水利,实现雨洪资源化,达到人、水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嫩江流域暴雨洪水成因、洪水统计规律以及尼尔基水库的特性论述了尼尔基水利枢纽汛期洪水的进一步分期,为充分发挥尼尔基水库的防洪和兴利作用,解决好防洪与兴利矛盾,合理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水库安全运行提供基本条件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柳河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为严重的多沙河流,本文通过对柳河多年水文泥沙特性和库区冲淤特性以及水库壹水排沙特性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基于洪水预报和暴雨径流预报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运用方案,有效的解决了水库蓄水与排沙问题,为洪水资源安全利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对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运用进行了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基于洪水资源利用的汛期分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许多流域水资源短缺,而年内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几个月。传统的汛期划分方法常常造成汛期大量弃水、汛末无水可蓄现象,影响了水库兴利功能的发挥。为此,从洪水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常用的汛期划分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基于降雨、径流规律分析的定性统计法与Fisher最优分割方法相结合的汛期划分方法,并以跋山水库为例进行了汛期分期划分,划分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