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酸盐岩的孔隙类型多,孔径变化范围大,孔隙系统结构复杂,研究难度大。长期以来,是利用光学显微镜法、毛细管压力分析法、岩石孔隙系统复制法和图像分析仪法等方法或其中几种方法配合来研究碳酸盐岩孔隙系统。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益完善,借助该项技术通过碳酸盐岩孔隙系统数字图像来研究碳酸盐岩孔隙系统已经成为现实。文章提出一种研究碳酸盐岩孔隙系统数字图像的新方法。通过样品光薄片的光学显微镜(OM)数字图像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数字图像二值化识别孔隙;构造孔隙度、孔隙贡献率和孔隙形状参数的计算公式用于数字图像分析,得到孔隙大小分布和孔隙形状分布。在此基础上,总结碳酸盐岩孔隙参数对其渗透率的控制作用。与传统的孔隙系统研究方法相比,该方法与计算机图像技术紧密结合,具有定量、快速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正> 通常是用染成兰色的环氧树脂浸染薄片观察岩石的孔隙结构。可是,在观察有狭小的似裂缝孔隙或微孔隙的岩石和不透明的物质(如煤)时,这种兰色的环氧树脂就有局限性.在直径1μm或更小的孔隙,染成兰色的塑料一般颜色太暗淡。用兰色塑料浸染的花岗岩和许多致密砂岩,很难观察出狭窄的似裂缝孔隙.加拿大的Hunter勘探有限公司发明了一种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致密气砂岩小孔隙的方法.用颜色鲜明的荧光染料岩冈明B代替兰色染料加到浸染到环氧树脂中。用这种方法浸染的薄片能用装有独特照明装置和滤光。  相似文献   

3.
铸体薄片孔隙参数提取及其对饱和度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充分挖掘铸体薄片中的孔隙结构信息,采用数字图像技术对铸体薄片进行形态学滤波处理,结合两点相关函数理论得到样品的面孔隙度、比表面、平均孔隙半径、平均颗粒半径等参数,分析了饱和度指数与面孔隙度、比表面、平均颗粒-孔隙半径比之间的关系。通过铸体薄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的面孔隙度和平均孔隙半径分别与氦气法孔隙度和压汞法平均孔喉半径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饱和度指数与面孔隙度、比表面、平均颗粒-孔隙半径比均呈良好的幂指数关系。通过多因素拟合法建立的饱和度指数模型与实测饱和度指数吻合性好,精度高。  相似文献   

4.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透及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造成其孔隙结构复杂。深入研究孔隙结构参数对提高低渗透储层的油气采收率、改善储层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岩石铸体薄片分析是研究孔隙结构最基本的方法,但其通过人工鉴定,随机误差较大且耗时费力。为充分挖掘岩石铸体薄片中丰富的孔隙结构参数信息,选取姬塬油田长9油层组6个岩石铸体薄片样本,采用基于RGB彩色空间的贝叶斯分类方法,根据得到的高信噪比孔隙-骨架二值化图像进行孔隙提取,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获得样品的孔隙直径、孔隙形状因子和孔隙度。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图像分析方法计算的孔隙度与实测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与压汞法测试的结果对比,二者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超过0.8。因此,该方法可以得到较准确的孔隙结构参数,提升了岩石铸体薄片图像分析的效率,是针对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参数表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油、气、水)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确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充分发挥油气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根据岩心分析、铸体薄片和岩石图像分析方法,尤其是运用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三维图像分析方法,对大情字井地区白垩系下统青山口组高台子油层低渗透孔隙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重点讨论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孔隙结构对渗透率的影响以及影响储层储集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有机质页岩中广泛发育的孔隙是页岩气的重要赋存空间,本文采用扫描电镜、薄片粒度统计、孔隙度测量等研究方法,对研究区样品的微观孔隙进行结构特征研究,探讨影响页岩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间相沥青显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红岩  冀勇 《石油沥青》1998,12(2):25-28,34
用热台偏光显微镜(HSMO)对乙烯渣油中间相沥青(ETMP)和澄清油中间相沥青(DOMP)的显微结构进行了静态观察,对ETMP和DOMP经四氢喹啉(THQ),加氢改性后氢化沥青热动态中形成的显微结构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用X-光衍射(XRD)技术研究了中间相沥青,氢化改性中间相沥青的晶格参数及变化;通过显微结构的研究,对制备高性能碳纤维的原料-中间相沥青作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对于富含蒙皂石的粘土砂岩,按常规方法钻取岩心、洗油、烘样,制出来的铸体薄片往往形成人为裂缝,不能真实地反映孔隙特征。为此,提出了一种高蒙皂石砂岩铸体薄片制片新方法,此方法所制出的铸体薄片,反映出的孔隙特征具有保真性,避免了高蒙皂石砂岩样品因脱水收缩造成人为孔隙、人为裂缝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铸体薄片孔隙结构分析方法仅局限于对铸体薄片照片进行定性描述,而应用图像处理技术, 可凸显和挖掘铸体薄片孔隙结构的有效信息,并可计算出其分形维数,建立分形维数与岩心孔隙度、沉积 微相及采油指数的定量关系。 分形维数是铸体薄片孔隙性和分选性的综合反映,孔隙度越大,分选性和 连通性越好,分形维数则越大。 柴达木盆地昆北新区切 6 油藏储层中,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的分形维 数界限为 1.83,利用它可以判别沉积微相类型。 孔隙结构分形维数与相应层段的采油指数具有正相关 性,可用来定量预测采油指数。 利用分形几何学方法可实现对铸体薄片孔隙结构的半定量刻画。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分形砂岩孔隙的扫描电镜(SEM)半自动分析方法。此方法包括拍摄砂岩断面的扫描电镜图片、图片数字化、数字滤波、统计特征体和拟合特征体直方图等步骤。根据分形结构的一般特征,导出了特征体分布的理论公式,给出了观测特征体概率的经验公式。此方法可精确地测定分形砂岩孔隙的分形维数和分形的上截止尺度,且简便易行,便于推广。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了分形结构不同的3类砂岩,并给出了确定分形域上截止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۷Ǿ����Եķ��������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影响储层储渗特性的重要因素。很多研究表明,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具有分形特征。但是,由于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不易用肉眼去分辨,所以使得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一直难以深入进行下去。文章将PIA技术与分形理论相结合,在“计盒法”的基础上推导出了一种新的分形分析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且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利用该方法,对某油田三口井共16个砂岩薄片和2个碳酸岩盐薄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该方法较传统非均质性分析方法更能准确地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程度。  相似文献   

12.
SH9402微波消解系统在石油及其产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自行研制的SH9402微波消解系统对石油及其产品(添加剂、润滑油、润滑脂、原油、渣油、蜡油)进行了微波消解,在AAS、ICP-AES仪器上测定S、P、B、Ca、Ba、Zn、Fe、Ni、Cu、V、Na、Cr、Pb、Al、Mn、Mo、Si、Ti、Mg的元素含量。试验证明微波消解方法比常规消解方法的速度快4倍以上,分析结果一致。这种方法对于应急样品的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南浅3-6井岩石薄片鉴定、荧光薄片鉴定、铸体薄片图像分析成果,对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构造油气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南浅3-6井下油砂山组(N2^1)上部、上油砂山组(N2^2)浅油藏油气储集空间是以溶蚀孔、裂缝为主,微孔隙发育,孔隙分布不均,储层物性较为复杂的储集层,在进行油气藏和油气资源评价时,岩石铸体薄片鉴定及图像分析成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成象测井提供的基本信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立志.磁共振成象测井提供的基本信息及其应用.测井技术,1997,21(2):79~89当前的磁共振成象测井(MRIL)有C型和C/TP型两种型号。C型有3种不同的观测方式,即标准T2测井、TR测井和TE测井。T2测井直接提供的信息有:有效孔隙度MPHI、束缚水孔隙体积MBVI、自由流体孔隙体积MBVM、渗透率,结合电阻率测井确定的地层电阻率以及中子/密度交会总孔隙度,可以计算出油水饱和度。TR测井与TE测井根据油气水各相纵向弛豫时间、横向驰豫时间以及扩散系数的差异,对孔隙流体的类型及油气层界面进行定性识别,并且正在发展相应的定量计算油气饱和度的方法。C/TP型仪器在C型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除了提供上述信息外,还能够测量泥质束缚水,进而得到地层总孔隙度。弄清这些信息的来源和含义,对正确运用MRIL资料解决油藏地质与开发工程问题将是必需和有益的。文中通过典型应用实例,介绍了这些信息的含义与用途。  相似文献   

15.
多煤组份荧光变异(FAMM)技术与镜质体反射率密切相关。直到目前,沉积岩中分散有机质(DOM)的荧光变异研究被认为还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难题。随着光学显微探针的引进,配以小型连续波的气体激光发射稳定的兰色射线,聚焦到样品1-2μm点上,已成为常规分析方法。FAMM技术比镜质体反射率更先进,这是 将资料分为二个参数,一个参数与成熟度有关;另一个参数与煤组分的氢丰度有关。这就使得应用单一参数的镜质体反射  相似文献   

16.
运用光学显微镜(OM)、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光层析图像(CT)等数字处理技术,并运用岩相学分析研究了佛罗里达州南部孔洞性碳酸岩孔隙系统的孔隙空间。分析结果为NMR测井标定而进行的核磁共振测井特征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对饱和及欠饱和岩心进行了核磁共振测量。估算了岩民束缚水(与基质孔隙度有关)及对核磁共振测井标定的T2截止值,建立了佛罗里达州南部区域NMR测井渗透率经验公式。对核磁共振特征的综合分析,描述了碳酸盐岩彼皮相互连通孔洞引起的声波变化特征。依气流动地层标志,用超声波和其他地质数据建立波速与孔隙度的对应关系,把这种关系输入到多孔弹性模型程序,能确定出基质和孔洞之间以有孔和孔洞之间流体流动有关的流动长工。在声波测井的频率范围内,对孔洞性碳酸盐财衰减和频散曲线进行了模拟,表明全波列声波可给出孔洞性碳酸盐岩的图像。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5年里,我们已利用高分辨率地球物理方法(井间地震和电磁波EM以及无震源技术(D SanJoaquin山谷绘制油藏特征图以及用来监测二次开采中的变化。这两种技术提供了相互补充的信息。地震数据展示储藏结构,而EM测量对一孔隙充体分布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陈杰  周改英  赵喜亮  何成 《特种油气藏》2005,12(4):11-14,i0007
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油、气、水)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确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充分发挥油气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介绍了研究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的方法:室内实验(毛管压力曲线法、铸体薄片法、扫描电镜法及CT扫描法)和利用测井资料(电阻率测井资料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岩石孔隙结构的两大类方法,综合分析这2类方法的优越性和不足,并指出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正把松散、碎小岩屑样品首次成功制成岩屑铸体薄片,破解了超深井钻探取芯难题。这是前不久塔里木油田实验检测研究院地质实验中心取得的科研成果。地质界有"通过一张薄片看穿一座山"的说法。磨片人员将岩石标本磨制成厚度约0.03毫米的薄片(大约是头发丝直径一半的厚度),供地质研究者在显微镜下"透视"地层,观察岩石矿物的成分、结构、孔隙等。随着油气勘探向深层、超深层领域挺进,取芯钻进成本高、效率低,是困扰钻探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0.
用于生产高纯度异丁烯的高纯度MTBE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郝兴仁  王伟 《齐鲁石油化工》1998,26(3):159-161,169
合成MTBE是从混合碳四中分离异丁烯的最有效方法,但在MTBE合成过程中生成的甲基仲丁基醚(MSBE)是影响MTBE分解制高纯异丁烯的主要杂质。控制MTBE合成的工艺条件能控制MSBE的生成量(小于1000ppm)。同时提出了几种工业生产高纯MTBE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