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SWMM模型对城市内河典型区域(清湖周边区域)暴雨径流及水质进行模拟,考查不同重现期和不同透水面积条件下暴雨径流及水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重现期和透水面积的增大,地表的渗透能力下降,径流总量和径流峰值都增大,增长幅度逐渐减少。而且,污染物浓度,随着重现期和透水面积的增大,都呈现出前期逐渐增大,中期出现峰值,后期逐渐减小的趋势,污染物冲刷效果越明显。重现期小、城市化进程快的区域,地表渗透能力减弱,径流峰值和径流总量上升,洪涝灾害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雨水利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北京水资源短缺,而仍有大量暴雨径流出境而未加有效利用。城市化发展又使暴雨洪峰增加,加大了河道防洪负担。利用小区开发建设中的绿地滞蓄雨水,是增加对地下水的补给,减小暴雨径流的峰值,减轻河道防洪负担的有效途径。经模拟计算,分析了绿地对减小径流系数和削减暴雨径流峰值的作用,对暴雨径流水质用于绿地入渗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柳敏  王如松 《给水排水》2012,(Z2):240-244
暴雨径流引起的城市雨洪灾害引起城市居民和建设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针对我国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建设不足和超负荷运转的现状,如何构建有效的生态化排水系统在短期内实现对城市区暴雨径流的管理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把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可同时在我国也具有一定实践、应用的下凹绿地工程、普通植草沟、渗透型植草沟和生态水塘工程与地下雨水管网系统进行耦合,构建了包含地表生态工程系统与现状地下雨水管网工程在内的复合排水系统模式(E-CSO),并利用城市暴雨处理及分析集成模型系统(SUSTAIN1.2)比较了复合排水系统模式(E-CSO)与现状地下雨水管网排水系统模式(CSO)和研究区开发前的自然排水系统模式(N-CSO)对研究区暴雨径流的管理效果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4.
该文借助ArcMap与GRIDATB计算地形指数-面积分布函数,运用TOPMODEL模型对广东省韩江棠荆流域的暴雨径流进行研究,利用该流域1989-2004年的降雨、蒸发与流量资料,采用地貌参数法与人工调参法对其中的6场洪水进行模型参数的率定,使用另外的6场洪水进行模型的验证,并对影响模型模拟精度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在参数率定期及验证期的确定性系数平均值可达82.05%和76.58%,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韩江棠荆流域的暴雨径流模拟。该研究成果对广东省中小流域的洪水预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变化会对流域水文和生态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将土地利用变化经验模型和降雨径流模型相结合,量化拉伊河(Lai Nullah)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暴雨径流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出口模拟和实测流量过程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基于伊斯兰堡总体规划和经济增长模式预测未来土地利用情景,应用率定的HEC-HMS模型评估潜在的土地利用对暴雨径流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土地利用情景估计将使径流总量和洪峰流量增加,洪峰流量增量大小与建筑面积扩张率有关。  相似文献   

6.
可视化地模拟城市暴雨径流可以揭示不同重现期下城市汇水区径流、节点溢流、管网排水和内涝风险的时空规律。以银川市金凤区中部为研究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SWMM模型,模拟了不同重现期下的子汇水区径流、排水管网排水能力和城市内涝风险。结果表明,总降雨量、地表蓄水量、地表径流量、径流系数均随重现期增加而增加,节点积水深度、积水时间、积水面积、内涝高风险区域面积、管网的最大满流深度和满流时长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节点溢流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汇流面积较大、人口密集、不透水面积较大的地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SWMM能可视化地模拟不同重现期下的城市暴雨径流,评估排水管网的排涝能力和城市内涝风险,研究成果可为城市管网维护、内涝灾害防治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研究是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提出了基于径流深和洪峰流量模数两个流域次暴雨洪水特征参数的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利用岔巴沟曹坪水文站1959至1990年间历年实测的次暴雨洪水径流泥沙资料,系统研究了该流域次暴雨径流侵蚀功率与流域输沙模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和验证了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的岔巴沟流域次暴雨输沙模型。结果表明,岔巴沟流域次暴雨径流侵蚀功率与流域输沙模数之间具有极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模型验证期的次暴雨输沙模数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LID设施组合对区域雨洪控制效果的影响,以南京市雨花台区一区域为研究区构建了暴雨径流管理模型,在模型中分别设定4种LID设施组合来模拟分析研究区2年一遇、3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降雨条件下的地表径流、排水管网溢流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LID设施组合对研究区均有减小径流量、缓解节点溢流和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作用,但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大,对雨洪控制效果降低;以绿色屋顶和透水铺装为主,加以适当比例生物滞留设施和雨水花园的LID设施组合对研究区的雨洪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暴雨径流模型已经发展到要求我们对模型作更加严格的评价阶段。为此,出现了多种误差评价方法,并用在洪水过程和污染过程中。我们还建议暴雨径流模拟模型的表层流和下水道水流部分分别评价。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黄埔区河涌规划中暴雨汇流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市黄埔区河涌规划中暴雨汇流按不同汇流区域分别采用《城市水文学》和《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中的推理公式法进行计算 ,再进行组合 ,并对成果进行了合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