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两相渗流阻力法在转注井吸水能力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未考虑平面上相态的变化和两相渗流阻力,吸水指数常规计算方法得出的值均为一个定值.与实际生产不符。为了研究注水井吸水指数随注水量的变化规律,在考虑平面上相态变化的基础上,应用两相渗流阻力法,建立了米吸水指数和米累计注水量关系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运用该模型计算的理论米吸水指数与实测值相差不大,且变化趋势一致。在注水初期,井底附近含水饱和度迅速增加,水相相对渗透率迅速上升,因此注水井米吸水指数迅速上升;当米累计注水量达到一定数值后,注入水波及区含水饱和度上升速度减小.水相相对渗透率缓慢上升.导致米吸水指数上升缓慢。该方法为注水井的合理配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水驱油过程中,随着累积注水量的不断增加,油相被水相逐渐驱替,靠近注入端的吸水指数也将不断增大,然而目前对这一变化规律尚无完整有效的定量解释方式.此文主要探讨了在水驱油过程中,注入端吸水指数随累积注水量的变化关系.主要以单向流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为基础,以相对渗透率曲线为依据,建立水驱油的单向流模型,分析推导水驱油过程中在定压差生产条件下,小层的吸水指数与小层累积注水量的关系.最后结合油田实际地层参数进行计算分析,为未来水并的合理配注及研究多层合采时不同小层间吸水情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北三区注水井吸水能力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三区西部自1974年以来经历了30多年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地下油水分布更趋复杂,注水井吸水能力变化和注水效率也呈现不同的特征。本文从油藏开发动态资料入手,结合该区注水井动态资料和注入剖面资料,从注水量、吸水剖面变化特征和吸水指数等方面着手,对注水井的吸水能力变化类型和产生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了该区注水井的吸水剖面特征,包括小层吸水厚度和吸水强度对比、底部油层吸水强度、正韵律油层底部突进、上部剖面周期性特征和小层吸水量分布特征等方面,进一步了解注入水的纵向分布。并通过分析注水井的视吸水指数变化规律和区块视吸水指数与含水率的关系,得出了整个注采系统流体流动性质的变化以及油层吸水能力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吸水指数是衡量注水井注入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渗流理论出发,根据油藏工程原理,以五点法井网为例,建立了无因次吸水指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并结合矿场实际,确定了喇萨杏油田不同含水阶段理论吸水指数和实际吸水指数的变化规律,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应用小井距实际资料计算的吸水指数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以为油田的合理配产、开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低-特低渗透油藏注水井吸水能力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新立油田注水开发矿场实际,通过对影响低-特低渗透油藏注水井吸水状况因素的研究与分析,系统阐述注水井吸水能力与储层渗透率、地层压力、注水压力及含水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注水井吸水厚度与注水压力的关系,总结出不同类型注水井吸水指数变化规律和产生原因,并对裂缝性低-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合理的注水调控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了胜坨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黄河水与地层污水混注时,地层水中的Sr2+、Ba2+与黄河水中的SO2-4反应生成BaSO4、SrSO4沉淀。通过试验研究,得出胜坨油田吸水指数的阶段性变化与注水水质的阶段性变化一致的规律。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胜坨油田吸水指数变化的问题,必须加强注水管理、提高注水水质、杜绝黄河水与油层污水混注。  相似文献   

7.
注水是保持地层压力、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开采策略;评价储层的吸水能力,对油田合理、高效注水开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从渗流力学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出了单层、多层、复合以及考虑启动压差等情形的水井吸水指数公式,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本文的研究对油田增注措施选井选层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指导油田精细注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水驱油水井压力与三元复合驱油水井压力区别,发现由于聚合物的黏弹性等原因致使三元复合驱中所测得油水井静压与实际值有显著偏差,从而使在水驱时正常使用的评价油水井生产能力的指数不能直接套用在三元复合驱中。通过研究提出了基于目前测试水平下的计算三元复合驱的吸水指数和产液指数公式,由此得到比吸水指数和比产液指数公式,并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新公式的计算结果较原有公式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9.
低渗透油田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低效注水井占注水井总井数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注水井视吸水指数逐年下降.低效注水井区地层能量不能及时补充,致使地层压力、原油产量下降较快.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注水水质对油藏开发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注水水质是影响开发指标的重要因素。在注水开发中,注入水水质的好坏不仅影响注水工艺系统的效率,还影响油藏的开发指标及开发效果。通过实验研究和经验公式计算进行了注水水质影响下的油藏开发指标(含水率、波及系数、吸水指数及采收率)的变化规律研究;并做出了相应的变化规律曲线,分析了水质对这些开发指标的影响。注水水质差会导致油相相对渗透率急剧下降,含水率增长迅速,波及系数减小,吸水指数下降,采收率也降低。研究结果为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规方法获取分层吸水指数存在的问题,结合渗流理论和注水剖面测井一次下井能连续测量流量和压力的特点,提出了测井时多次改变井口注水量,通过注水剖面资料的处理确定各储层的相对吸水量、确定各储层的地层压力和吸水指数的方法,由此还能掌握各储层地层压力和吸水能力的差异.理论分析和实例表明该方法实用可行,克服了传统方法不能分层求取地层参数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调剖技术是非均质油藏稳油控水、提高水驱效率的一项重要手段。S油田不同区块调剖效果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理论图版揭示了不同油藏条件下调剖效果差异的原因,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渗透率级差、原油黏度及调剖半径等因素对调剖效果的影响。研究认为,达到相同增油效果时,渗透率级差越大、原油黏度越高,调剖半径越大。针对调剖井吸水剖面变化的问题,结合调剖作用机理,建立包含调剖层和非调剖层的多油层理想地质模型,提出了以吸水指数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的调剖效果评价方法。2014年S油田实施调剖措施两井次,单个井组平均含水下降7%~8%,累增油达到1.6×10~4 m~3。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海上气田生产零污染的目标,在没有现成研究流程和模式的情况下,以浅层封存地质条件研究为基础、以回注层注入指数为桥梁、以地层破裂压力为约束,对A气田分别从浅层断裂系统、回注层位优选、回注层注入能力分析等方面开展生产水回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A气田浅层地层形态较为完整,断层发育较少,从三潭组至海底未见断层发育,气田生产水回注对断层影响较小,不存在断层溢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Commingled injection of seawater with produced water is an option for offshore fields submitted to waterflooding. It resolves the problems of produced water disposal and of the reservoir pressure maintenance.The presence of barium (strontium) in the formation water and consequent sulphate scaling with seawater flooding is a wide spread phenomenon. In this case, the produced water also contains some barium, which results in sulphate scaling in injection well during commingled injection with seawater.One of the ways around to avoid injectivity damage during the commingled injection of incompatible waters is using a sulphate reduction plant. Being mounted on sea platform, the plant significantly reduces sulphate concentration in seawater and allows using it for commingled produced water re-injection (PWRI). Low sulphate seawater injection together with PWRI causes low injectivity decline and makes it feasible to apply in offshore waterflood projects.Planning and design of commingled PWRI with low sulphate seawater injection includes choice of the ratio “produced water:seawater”, determination of maximum allowed sulphate concentration in seawater after treatment, and injectivity decline prediction. The reliable design and plan is based on mathematical modelling with well-known model coefficients.In the current paper we derive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the co-injection of low sulphate seawater with barium-containing produced water. Reagent and deposit concentrations along with the injectivity index are expressed by explicit formulae. It was found out that bulk sulphate deposition occurs in the 10–20 well radius neighbourhood. The injectivity decline is one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e productivity decline under similar reservoir conditions. Calculations for sulphate reduction plant have been performed for six fields of Campos Basin (Brazil).  相似文献   

15.
在矿场实际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杏树岗油田南部更新注水井的吸水能力,结合室内室资料,指出了影响更新井吸水能力的主要因素及改善更新井吸水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绥中 36 1稠油油田试验区注水井吸水能力分析结果表明 ,吸水能力随井组含水上升增大并呈指数递增关系。据此设计了注水模式 ,其特点为 :地饱压差较小的稠油油田应早期注水 ;注水初期应采取较小的注水强度 ;注水强度应随含水上升逐渐增大 ;保持地层压力在泡点压力以上。该注水模式与传统注水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即重视对注水井动态资料的管理与分析 ,在考虑到注水起始时间和压力保持水平的同时 ,根据地层实际吸水能力确定配注量。开采实践证明这种注水模式行之有效。该注水模式对其它油层多、厚度小的稠油砂岩油田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